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河南 » 正文

2004年河南審定油菜、花生品種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027
 

1、品種名稱:雜雙1號
審定編號:豫審油2004001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科院棉油所
品種來源:22A×P205-2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油菜雜交種。全生育期230 天,中早熟;葉片深綠色,莖桿粗壯,抗倒性強。株高171.3cm,分枝高度57.2cm,一次分枝8.31個,角果數294,角果長度6.3cm,每角粒數21.4粒,千粒重3.13g。
品質分析:經2002年農業部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籽粒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18.55μmol/g餅,含油量40.46%。
抗性鑒定:經2003年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田間調查鑒定:菌核病病指平均為8.9,優于對照種(對照秦油2號為11.3),屬抗(耐)病類型;病毒病病指平均為5.2,優于對照種(對照為6.9),屬抗病類型。沒有發現感染霜霉病、白銹病。在試驗中凍害指數為8.9,對照種為14.7,表現出較好的抗寒性。
產量表現:2001-2002年度河南省油菜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4kg,比對照一豫油2號增產23.7%,比對照二秦油2號增產15.4%,居10個參試品種第3位, 10個試點8點比CK1增產2點減產,全部比CK2增產;2002-2003年度繼續試驗,平均畝產179.5kg,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8.33%,居6個參試品種第2位,8個試點7增1減。
2002-2003年度河南省油菜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42.1kg,比對照華雜4號增產0.71%,居6個參試品種第1位,5個試點3增2減。
適宜地區:適宜在河南省豫南油菜區和中北部油菜區種植,一般畝產160-180kg。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早播:直播田適宜播期為9月15日-30日;育苗田為9月10日-20日,以保證壯苗安全越冬。
2、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塊每畝1萬株, 中肥田塊1.2-1.5萬株, 旱薄地或晚播田1.5-2萬株。
3、加強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間苗, 五葉期定苗。及時中耕,剔除雜草,防止板結。12月澆越冬水,防旱防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澆返青水,以利早發。要求底肥足 ,苗肥輕,蕾薹肥早,三者比例為5:2:3.每畝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實。
4、病蟲防治:播前用毒餌誘殺地下害蟲。苗期防止菜青蟲、 蟋蟀、蝗蟲,春季防治蚜蟲,控制病毒病發生。苗期用菌核凈噴施,防止菌核病發生。
2、品種名稱:華油2000
審定編號:豫審油2004002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科院棉油所
品種來源:22A×P098-87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雙低半冬性油菜雜交種。全生育期230天,中早熟;株高170.2cm,屬中高桿品種;葉片深綠色,莖桿粗壯,抗寒、抗倒伏性強。分枝高度57.4 cm,一次分枝8.3個,角果數316,角果長度6.4cm,每角粒數22.5粒,千粒重3.2g。
品質分析:經2002年農業部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籽粒芥酸含量0.12%,硫甙含量18.30μmol/g餅,含油量42.09%。
抗性鑒定:經2003年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田間調查鑒定:華油2000菌核病病指平均為9.8,優于對照種(對照秦油2號為11.3),屬抗(耐)病類型;病毒病病指平均為6.3,優于對照種(對照為6.88),屬抗病類型;沒有發現感染霜霉病、白銹病;華油2000在試驗中凍害指數為8.8,對照種為14.7,表現出較好的抗寒性。
產量表現:2001-200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5.9kg,比對照種一豫油2號增產32.3%,比對照二秦油2號增產23.4%,居10個參試品種第2位,10個試點全部增產;2002-2003年度繼續試驗,平均畝產182.1kg,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8.3%,居6個參試品種第2位,8個試點全部增產。
2002-2003 年參加河南省油菜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36.9kg,比對照華雜4號減產2.9 %,5個試點2增3減,居6個參試品種第6位。
適宜地區:適宜在河南省豫南油菜區種植,一般畝產180 kg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早播:直播田適宜播期為9月15日-30日;育苗田為9月10日-20日,以保證壯苗安全越冬。
2、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塊每畝1萬株, 中肥田塊1.2-1.5萬株, 旱薄地或晚播田1.5-2萬株。
3、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間苗, 五葉期定苗。及時中耕,剔除雜草,防止板結。12月澆越冬水,防旱防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澆返青水,以利早發。施肥要底肥足 ,苗肥輕,蕾薹肥早,三者比例為5:2:3,每畝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實。提倡多施有機肥。
4、病蟲防治:播前用毒餌誘殺地下害蟲。苗期防止菜青蟲、 蟋蟀、蝗蟲,春季防治蚜蟲,控制病毒病發生。苗期用菌核凈噴施,防止菌核病發生。單收單藏、驗質收購:保證質量,優質優價。
3、品種名稱:華油雜6號
審定編號:豫審油2004003
選育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8086A×7-5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油菜雜交種,全生育期230天,中早熟。株高153.53cm,葉片深綠色,株型扇形,分枝高度46.72cm,一次分枝8-9個,角果數320.6,角果長度5.68cm,每角粒數21.62粒,千粒重3.14g。
品質分析: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武漢)品質測定: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27.87μ mol/g餅,含油量40.04%。
抗性鑒定:經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抗性鑒定:屬抗病類型,抗病毒病,較耐菌核病,抗寒性強。
產量表現:2000-2001年度河南省油菜雜交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5.8kg,比對照一 豫油2號增產20.8%,比對照二秦油2號增產7.1%,居 9個參試品種第2位,11個試點6增5減;2001-2002年度繼續試驗,平均畝產162.9kg,比對照一豫油2號增產15.9%,比對照二秦油2號增產8.1%,居10個參試品種第6位,10點試驗全部增產。 
2002-2003年度河南省油菜雜交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41.1kg,比對照華雜4號增產0.01 %,居6個參試品種第4位,5點試驗全部增產。
適宜地區:適宜在河南省豫南油菜區和中北部油菜區種植,一般畝產180kg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直播田適宜播期為9月20-25日;育苗田為9月5-10日,以保證壯苗安全越冬。
2、栽培密度:高肥力田塊每畝1萬株, 中肥田塊1.2-1.5萬株, 旱薄地或晚播田1.5-2萬株。
3、加強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間苗, 五葉期定苗。及時中耕,剔除雜草,防止板結。12月澆越冬水,防旱防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澆返青水,以利早發。要底肥足、苗肥輕、蕾薹肥早,三者比例為5:2:3.每畝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實。提倡多施有機肥。
4、播前用毒餌誘殺地下害蟲。苗期防止菜青蟲、 蟋蟀、蝗蟲,春季防治蚜蟲,控制病毒病發生。苗期用菌核凈噴施,防止菌核病發生。
4、品種名稱:改良華雜4號
審定編號:豫審油2004004
選育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RGCMS-1141A×恢5900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油菜雜交種。全生育期235.6天,株高149.06cm,株型扇型,葉片深綠色。分枝高度46.50cm,一次有效分枝6.92個,全株有效角果數305,角果長度6.06cm,每角粒數17.69粒,千粒重3.05 g。
品質分析: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武漢)品質測定:改良型華雜4號芥酸含量0.36%,硫甙含量35.69μ mol/g餅,含油量45.24%;華雜4號芥酸含量0.22%,硫甙含量27.98μ mol/g,含油量41.58%。兩者對比改良型含油量提高,但芥酸、硫甙指標高于華雜4號。
抗性鑒定:經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田間抗性鑒定:菌核病病指為5.4,病毒病病指為3.1,均優于對照華雜4號,屬抗病毒病類型,耐菌核病類型;霜霉病、白銹病田間未見發生。是抗菌核病、病毒病有所提高的華雜4號改良類型。
產量表現:2002-2003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41.5kg,比對照華雜4號增產0.3%,5點試驗全部增產,居6個參試品種第3位。
適宜地區:作為華雜4號抗性、含油量提高的改良品種,適宜在河南省華雜4號推廣區域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早播,合理密植:直播田適宜播期為9月5-15日;10月下旬-11月上旬移栽,每畝密度8000-10000株,直播每畝密度控制在1.6-1.7萬株。
2、要求底肥足、苗肥輕、蕾薹肥早,每畝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實,追肥宜早。加強田間管理:苗床三葉期噴120-150ppm多效唑,以防高腳苗注意清溝排漬,花期防治菌核病。
花生品種
1、品種名稱:豫花9331
審定編號:豫審花2004001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棉油所
品種來源:鄭8236-6×魯資101
特征特性:屬中早熟類型,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幼莖微紅色、莖綠色,葉片橢圓形、中大、濃綠色;株型直立疏枝,主莖高30-45cm,側枝長32-50 cm,總分枝6-10條,結果枝5-8條,連續開花,結果數每株15-25個;莢果為普通型,果嘴鈍,網紋粗淺,果皮硬;百果重230g,籽仁橢圓形、粉紅色,種皮表面光滑,百仁重86g,出仁率68.5%。
品質分析:2002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仁蛋白質含量25.31%,粗脂肪含量52.81%,油酸含量43.8%,亞油酸含量34.1%。
抗病鑒定:2003年經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田間抗性調查:抗葉斑病、網斑病和病毒病,高抗銹病。抗旱性強,抗倒性好。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河南省麥套花生區域試驗,平均畝產莢果308.3kg, 畝產籽仁211.9 kg,分別比對照豫花8號增產12.1%和7.8%,均達極顯著水平,莢果居9個參試品種第1位,籽仁居9個品種第3位,八個試點全部增產;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莢果293.8kg, 畝產籽仁201.3 kg,分別比對照豫花8號增產11.5%和3.5%,均達極顯著水平,莢果居9個參試品種第1位,籽仁居9個品種第2位,九點全部增產。兩年17個試點平均畝產莢果300.6kg,畝產籽仁206.3 kg,分別比對照豫花8號增產11.8%和5.5%。
2003年河南省花生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莢果153.3kg, 畝產籽仁103.3 kg,分別比對照豫花8號增產14.8%和10.7%,莢果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籽仁居4個品種第2位。
適宜地區:適宜在河南省各地麥套或春直播種植,一般畝產莢果300kg。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麥壟套種在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
    2、密度:每畝10000穴左右,每穴兩粒,高肥水地每畝可種植9000穴左右,旱薄地每畝可增加到11000穴左右。
3、看苗管理,促控結合:麥壟套種,麥收后要及時中耕滅茬,早追肥(每畝尿素15kg),促苗早發;中期,高產田塊要抓好化控措施,在盛花后期或株高達35厘米以上時噴施100ppm的多效唑,防旺長倒伏;后期應注意旱澆澇排,適時進行根外追肥,補充營養,促進果實發育充實。
2、品種名稱:濮科花2號
審定編號:豫審花2004002
選育單位:濮陽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濮8719-0-2-4×8721-0-0-1
特征特性:屬中早熟類型,全生育期120天左右。莖綠色,葉橢圓形,淡綠色,葉片小;株型直立疏枝,主莖高35.9cm,側枝長40.7 cm,總分枝11條左右,結果枝6條左右,連續開花,結果數每株13個左右;莢果為普通型大果,果嘴銳,網紋粗深,百果重224.2g,籽仁橢園、粉紅色,種皮表面光滑,百仁重92.5g,出仁率73.5%。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