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名稱:酒試20
選育單位:酒泉市農科所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1
品種來源:以K12為母本,酒256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酒試20。
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紅色,葉片淡綠色。株高290cm,全株有19-22片葉,葉片上沖。株型緊湊。雄穗8-12個分枝,花藥黃色,花粉量大。穗位高150cm。花絲紫色。果穗長25-28cm,粗6.0-6.5cm,長錐形,穗軸紅色,穗行數18-22行,行粒數43-46粒。出籽率83-85%。籽粒馬齒型,黃粒側紅,千粒重320-360g,含粗蛋白質9.42%,賴氨酸0.34%,粗脂肪3.45%,粗淀粉73.47%,。生育期144天,中晚熟。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抗紅葉病,中感大斑病,感染絲黑穗病,高感矮花葉病。在2003-2004年全省玉米中晚熟組區試中,平均畝產806.76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17.42%。2004年參加全省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24.8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20.3%。
栽培要點:①. 密度,河西種植每畝以4500-4800株,河東每畝以3500株為宜。②.施肥,基肥畝施磷二銨或撒可復20-30kg,鉀肥10 kg;在拔節中后期畝追施尿素20kg,大喇叭口期噴施玉米健壯素對抗倒效果更佳。③.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大斑病和矮花葉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酒泉、張掖、蘭州、天水、臨夏及清水等地中晚熟玉米區種植。
(2)品種名稱:利瑪28
選育單位:法國利瑪格蘭遺傳公司選育,山西利瑪格蘭特種谷物研發有限公司引進。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2
品種來源:以SNI229為母本,L274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L28。
特征特性:幼苗淺綠色,拱土力強。葉形細長,葉鞘紫色。成株葉片稍上沖,單株葉片總數15-17片。株高230-260cm,穗位高90-95cm。雄穗分枝中等,花藥淺綠色。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筒形,長19.1cm,禿頂長1cm,穗軸紅色。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6.1粒;出籽率84.5%。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293g,含粗蛋白質8.78%,賴氨酸0.28%,淀粉72.52%,粗脂肪3.88%,。生育期在區試中平均136天左右,比酒單2號早熟5天。屬極早熟品種。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中抗絲黑穗病,感染紅葉病,高感大斑病和矮花葉病。在2003-2004年全省玉米早熟組區試中,平均折合畝產555.3kg,比對照酒單2號增產16.7%。2004年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6.2kg,比對照酒單2號增產24.2%。
栽培要點:4月中、下旬播種,畝保苗以6000-7000株為宜。并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矮花葉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臨夏、定西、渭源等地高海拔早熟玉米區種植。
(3)品種名稱:張單821
選育單位:張掖市農科所。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3
品種來源:以k12為母本,150(選)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張試821。
特征特性:幼葉細長,幼莖綠色。株高277cm,穗位高129cm。單株總葉片數20片。莖粗2.4cm。株型半緊湊。雄穗分枝20-25個,穎殼綠色,花粉量大。雌穗花絲黃色。果穗錐形,長21.8cm,粗4.9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2.5粒;穗軸紅色,粗3.0cm。出籽率85%。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75.5g,含粗蛋白質12.27%,賴氨酸0.36%,淀粉73.56%,粗脂肪3.59%。生育期131天,中晚熟。抗倒性較好。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抗紅葉病,感絲黑穗病,高感大斑病和矮花葉病。在2003-2004年全省玉米中晚熟組區試中,平均折合畝產784.71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14.18%。2004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782.1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14.0%
栽培要點:①.播期,4月20日前后播種;②.密度,單種每畝以4000-4500株,套種以5500株為宜。③.施肥,播前畝施優質農家肥2500kg,磷二銨15kg,尿素5kg作基肥;在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結合灌水分別畝追施尿素20和30kg。④. 全生育期灌水4-5次。⑤. 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大斑病和矮花葉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酒泉、張掖、武威、蘭州、臨洮、臨夏、清水等地中晚熟玉米區種植。
(4)品種名稱:武科1號
選育單位:武威市農科所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4
品種來源:以457-1為母本,鄭22優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5105。
特征特性:幼葉綠色,葉鞘深紫色,拱土力強。株高259cm,穗位高114cm。莖粗2.6cm。全株20片葉,葉片上沖。雄穗主軸長36-40cm,分枝24-28個,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粉量大。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錐形,長19.4cm,粗5.3cm,禿頂0.5cm。穗行數14.8行,行粒數38.6粒;穗軸粉紅色,粗3.2cm。出籽率82.3%。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78.1g,含粗蛋白質11.8%,賴氨酸0.34%,淀粉71.07%,粗脂肪4.34%。生育期135天,中晚熟。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紅葉病,中抗絲黑穗病,抗大斑病,高感矮花葉病。在2003-2004年全省玉米中晚熟組區試中,平均折合畝產746.13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8.59%。2005年省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09.3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31.7%。
栽培要點:播種密度以每畝4000株左右為宜。且注意防治玉米矮花葉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張掖、武威、臨夏、蘭州和清水等地中晚熟玉米區種植。
(5)品種名稱:金穗3號
選育單位:白銀金穗種業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5
品種來源:以EK12-49為母本,MO17-48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金穗2036。
特征特性:幼苗拱土力強,葉鞘黃綠色。株高192cm,穗位高94cm。單株17片葉。株型緊湊。雄穗分枝17個,花藥淺黃色,花粉量大。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長錐形,長24.9cm,粗5.6cm,禿頂長0.5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1.0粒;穗軸紫紅色。出籽率86%。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292.4g,含粗蛋白質9.9%,賴氨酸0.34%,粗淀粉73.39%,粗脂肪3.88%。生育期146天,比酒單2號早熟5-6天,屬早熟種。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紅葉病,感絲黑穗病和大斑病,高感矮花葉病。在2004-2005年全省玉米早熟組區試中,平均折合畝產584.3kg,比對照酒單2號增產23.79%。2005年省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1.0kg,比對照酒單2號增產32.0%。
栽培要點:①.播前結合整地畝施磷酸二銨40kg;拔節期畝追施尿素20kg,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30kg。②.畝保苗一般為4000-4500株。③.注意防治矮花葉病、絲黑穗病和大斑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臨夏、康樂、定西、渭源等地早熟玉米區種植。
(6)品種名稱:金穗4號
選育單位:白銀金穗種業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6
品種來源:以Js810為母本,綜3穗選-10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金穗2009。
特征特性:葉鞘淺紫色,葉姿半上舉。株高253cm,穗位高117cm。單株19片葉。株型半緊湊。雄穗分枝數23個,花藥淺黃色,花粉量大。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長筒形,長26.0cm,粗5.24cm,禿頂長0.5cm。穗軸紅色。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3.0粒;出籽率86%。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84g,含粗蛋白質9.46%,賴氨酸0.33%,粗淀粉70.68%,粗脂肪4.26%。生育期128天,與中單2號熟期相同。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紅葉病,中抗矮花葉病,抗大斑病,感絲黑穗病。在2004-2005年省玉米中晚熟組區試中,平均折合畝產816.95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16.08%。2005年省玉米品種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926.60kg,比對照中單2號增產34.1%。
栽培要點:①.播前結合整地畝施磷酸二銨40kg;在拔節期和喇叭口期分別畝追施尿素20和30kg。②.畝保苗一般為4000-4500株。③.注意防治絲黑穗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酒泉、張掖、武威、蘭州、臨洮、臨夏和清水等地中晚熟玉米區種植。
(7)品種名稱:金穗5號
選育單位:白銀金穗種業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 甘審玉2005007
品種來源:以Js903為母本,Js289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種。原代號:金穗2013。
特征特性:幼苗拱土力強,葉鞘淺紫色。株高257cm,穗位高111cm。單株21片葉。株型平展型。雄穗分枝數17個,花藥淺黃色,花粉量大。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長錐形,長24.9cm,粗5.6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3.0粒;穗軸白色。出籽率83.3%。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268g,含粗蛋白質9.9%,賴氨酸0.35%,粗淀粉72.18%,粗脂肪4.96%。生育期139天,比豫玉22號晚熟6天。抗病性經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抗紅葉病,中抗大斑病,高感矮花葉病和絲黑穗病。在2004-2005年省玉米晚熟組區試中,2年分別平均折合畝產731.2和852.5kg,依次比對照沈單10號和豫玉22號分別增產9.0%和0.8%。
栽培要點:①.播前結合整地畝施磷酸二銨40kg;在拔節期和喇叭口期分別畝追施尿素20和30kg。②.畝保苗一般為4000-4500株。③.注意防治矮花葉病和絲黑穗病。
適宜范圍:適宜于靖遠、武威和蘭州等地玉米絲黑穗病和矮花葉病非流行區的晚熟玉米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