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6001
品種名稱:贛雜108
選育單位: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W196(1606系選)×062(早熟抗枯萎病陸地棉系選)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6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2天,比對照中棉所29長1.9天。該品種出苗好,子葉較大,株型緊湊,株型塔型,葉裂淺,莖桿粗壯,果枝節間短,桃較大。株高105.6厘米,果枝層數17-19層,單株結鈴28.2個,單鈴重5.7克,衣分42.4%,籽指11.2克,衣指8.3克,霜前花率88.4%。纖維品質(HVICC):長度29.7mm,整齊度84.9%,比強度31.6cN/tex,馬克隆值5.3,反射率為76.0%,黃度為8.6,伸長率為6.4%,紡紗均勻性指數142.1。枯萎病病指12.2。
產量表現:2004-2005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試,2004年平均畝產皮棉124.24公斤,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12.70%,增產顯著;2005年平均畝產皮棉109.53公斤,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13.68%。
適宜地區:全省棉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清明后播種,一缽一粒,每畝制足3500缽。苗齡30-35天,畝栽1800株。增施肥料,肥水協調,施肥量應比常規棉多三成左右。該品種上桃快,坐桃均勻,因此,各次追肥均要早,蕾肥、花鈴肥要重,蓋頂肥要足,特別要增施鉀肥,增加的肥料主要用在鈴期。看苗看天靈活掌握,少量多次,切不可一次化控過重。加強以抗旱防蟲為中心的棉田中后期管理。根據當地蟲情測報準確及時防治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