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津審豆2006001
品種來源:2001年從黃淮海夏大豆生產試驗品種早熟18(株高65厘米)中,田間選擇株高78厘米以上的自然變異單株41株;2002年入選33單株進行株行圃株行試驗,田間繼續進行株高性狀篩選,田間選擇株高85厘米以上的穗行12行;2003年入選株行進行鑒定圃品系鑒定試驗,選擇株高超過90厘米的、小區產量超過20公斤的優良品系5個;2004年在天津市玉米良種場進行品系比較試驗,其中品系(G03-02-01-16)株高達到92厘米、性狀表現穩定,折合畝產產量達到202.7公斤,2005年品系(G03-02-01-16)命名為津豆16參加區域試驗。
選育單位:天津市玉米良種場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9天左右,株高92厘米,分枝2.6個,主莖16節,株型半開張,圓葉、白花、茸毛灰色,有限結夾習性、落葉性好,底莢高15厘米左右,百粒重23.0克,淺黃色種皮,黃臍、圓粒;2006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結果:粗蛋白38.93%,粗脂肪20.93%。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5個試點平均畝產190.9公斤,比對照科豐6號(177.0公斤/畝)增產7.9%,增產顯著,居8個參試品種第二位。2006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3個試點平均畝產211.6公斤,比對照中黃13(180.6公斤/畝)增產17.2%,增產極顯著,居9個參試品種第一位。2006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生產試驗,5個試點平均畝產208.7公斤,比對照中黃13(185.2公斤/畝)增產12.7%,居4個參試品種第二位。
栽培技術要點:⒈合理稀植,晚春播密度1.1-1.3萬苗/畝,夏播密度1.4-1.6萬苗/畝;⒉均衡施肥、偏重磷鉀、畝施廄肥1000公斤、磷酸二銨7.5公斤、氧化鉀5公斤;⒊間苗、定苗宜早不宜遲。
適宜地區:適宜天津市做夏大豆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