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單15(原代號東223)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2003
品種來源:由遼寧省東亞種業有限公司1996年用LD164×LD61組配的玉米雜交種。
報審單位:遼寧省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天津地區春播120天。幼苗葉片深綠色,葉鞘紫色,生長勢強;雄穗護穎綠色,花藥為淺紅色,花絲為綠色。株高290厘米,穗位120厘米;株型緊湊,葉片上沖,莖稈粗壯,根系發達,次生根多。果穗長筒形,穗長20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粒數741粒,百粒數33.0克,單穗重212.5克;籽粒黃色,半馬齒,穗軸白色,出籽率84.7%。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9.58%,淀粉73.44%,粗脂肪4.56%,賴氨酸0.23%。遼寧東亞種子科學院抗病鑒定:中抗青枯病,高抗絲黑穗病。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天津市春玉米區試,3點平均畝產660.4公斤,較對照農大108(606.6公斤/畝)增產8.9%,居14個參試品種第4位。2002年參加天津市春玉米區試,5點平均畝產646.5公斤,較對照農大108(575.9公斤/畝)增產12.3%,居22個參試品種第5位。2002年參加天津市春玉米生產試驗,4點平均畝產572.4公斤,較對照農大108(591.9公斤/畝)減產3.3%,居5個參試品種第5位。
栽培技術要點:①選地、播期與種子處理。適期播種,播前進行種子包衣處理,提高抗蟲、抗病能力,適合肥力中等的平地種植,低洼地、坡地亦可種植。②種植密度與形式。清種條件下,種植密度3000株/畝為宜。③優化配方施肥。生育期間純N用量15.0~18.0公斤/畝,P2O5用量8.0~10.0公斤/畝,K2O用量8.0~10.0公斤/畝。
適宜種植地區:在天津市作春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