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黃23號(原代號中作962)
審定編號:津審豆2002002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于1991年以雜抗F6為母本,魯豆4號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1993年收到F2代種子,同年拿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子能所進行輻射,1994年進行播種系選而成。
報審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為90天,比科豐6號早熟8天,屬早熟半矮桿品種,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60-70厘米,有效分枝2-3個,白花,成熟莢色褐色,籽粒為圓形,淺臍,百粒重20克左右。竟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含量為43.07%,粗脂肪含量為20.18%。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三點平均畝產185.98公斤,較對照科豐6號(189.98公斤/畝)減產2.11%,居7個參試品種第6位。2002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四點平均畝產170.33公斤,較對照科豐6號(164.00公斤/畝)增產3.86%,居8個參試品種第2位。2001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生產試驗,三點平均畝產166.2公斤,較對照科豐6號(151.2公斤/畝)減產9.92%,居5個參試品種第3位。
栽培技術要點:
1.本品種畝保苗宜在1.3-1.7萬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2.可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配合施用微量元素;
3.干旱時宜灌水,特別是前期和鼓粒期應及時灌溉;
4.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天津市做夏播大豆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