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滇審油菜2008001號
申請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與玉溪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利用甘藍型油菜育種組合(A35×H027)F1代材料,通過花藥培養育種技術育成。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油菜早熟品系,大田種植全生育期175天,山地種植全生育期166.3天。幼苗直立,基葉橢圓形,葉色淡祿。該品系現蕾、抽苔、初花期均較早。株高145.6cm,株型緊湊,有效分枝部位62cm,有效分枝數10個,結角密度1.4個/cm,全株有效角果數222個,每角粒數18.1粒,千粒重3.8g。抗較旱。品質分析結果為,芥酸含量0.67%,硫甙含量21.25µmol/g,含油量43.23%。抗性鑒定結果為,高抗白銹病、中抗病毒病。
產量表現:省區試兩年平均產量218.6kg/畝,較對照花油3號增產5.2%,1999年以來,在玉溪、思茅、 紅河、曲靖、楚雄、臨滄等州(市)大面積生產示范,大田一般畝產200∽260kg,較對照花油3號增產5%以上;山地種植一般畝產150∽210kg,較對照A35增產10%以上。
適宜區域:適宜云南省海拔1100∽2000m的油菜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