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滇審玉米2008002號
申請單位:宣威市種子公司
選育單位:宣威市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宣威市種子公司,2000年夏季在宣威用自育系NS29做母本,用公用系掖107做父本雜交組配的單交種。母本NS29,1998年在海南用素灣1611做母本,用綜31×P138做父本雜交組建基礎材料,后經1998年夏季(宣威)、冬季(海南)、1999年夏季(宣威)、冬季 (海南)連續單株自交選育,于2000年夏季育成。父本掖107為外引自交系。
特征特性:幼苗生長勢強,胚芽鞘淺紫色,第一葉葉鞘淺紫色,成株株型半緊湊,雄穗一次分枝數為7~10枝,雄穗穎片淺紫色,花藥褐色,雌穗花絲淺紫紅色,活桿成熟,植株整齊。籽粒黃色中間型,穗軸紅色。品質測試結果(昆明),總淀粉64.96% , 蛋白質9.4% ,粗脂肪3.57% , 干物質87.8% , 賴氨酸0 .23% ,容重758克/升。抗性鑒定結果(四川),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絲黑穗病,中抗紋枯病。
產量表現: 2005∽2006年參加云南省中早熟組(D組)玉米區試,平均畝產584.0千克,比對照會單4號畝增86.0千克,增產17 .3% , 達極顯著增產水平,在12個品種中產量排名第3名。兩年試驗24個點次,有19個點次比對照增產,占86.4% 。2007年省玉米新品種D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0.8千克,比對照(當地主推品種)增1.4%,在7個品種中產量排名第3位。5個試點有4個點較對照增產,增產點占80% 。
適宜區域: 適宜在曲靖、昭通、大理、楚雄、保山、文山、臨滄等地海拔1400∽2000米的適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