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山西省農科院谷子子研究所
(2)品種來源:長玉19親本為99?751×Bm19-2。母本99?751來源于1572×沈137再與1572回交后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Bm19-2來源于H921×P6C再與H921回交后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28天,株高248厘米,穗高89厘米,全株葉片數19片左右。幼苗長勢強,根系發達,莖稈堅韌,成株葉色濃綠,活稈成熟。穗上部葉片半上沖,株型半緊湊。雄穗分枝16-19個,花藥黃色,散粉性好。花絲粉紅色,吐絲整齊。果穗長筒型,白軸,穗長19-25厘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5粒。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32g,出籽率85%左右。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人工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莖腐病,抗小斑病、紋枯病,感玉米螟、絲黑穗病。籽粒容重701g/L,粗蛋白質9.4%,粗脂肪4.4%,粗淀粉75.0%,賴氨酸0.33%。
(4)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四川省玉米山區組區試,平均畝產513.1公斤,比對照川單15號增產9. 99%,居區試第一位,在參試的9個試點中8點增產;2008年續試參加山區2組試驗,平均畝產545.5公斤,比對照川單15號增產15.3%,居區試第一位,在參試的10個試點10點增產。2008年參加四川省玉米山區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2.9公斤,對照川單15(510.4公斤)增產12.3%。
(5)栽培要點:春播和夏播均可,每畝密度2800-3000株。間套作可適當降低密度,重施底肥,增施有機肥,N、P、K配合,輕施苗肥與拔節肥,加強田間管理,保證苗齊、苗全、苗壯,猛攻穗肥。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山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