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2)品種來源:該組合的母本0109-5是由四川地方品種二金條用單株選育法經過6代單株、系統定向選擇育成的優良自交系;父本9903是從甘肅引進的小燈籠椒品種經多代定向分離純化選擇育成的優良自交系,歷經9年選育而成的雜一代新組合。
(3)特征特性:早中熟,首花節位8~10節,定植到采收55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整齊,株高80厘米,開展度70厘米~80厘米,掛果多,果實細長羊角型,青熟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實縱徑18厘米~20厘米,橫徑1.6~1.8 厘米,果肉厚0.20 厘米,單果平均重12.2克,較辣,耐高溫,田間表現抗病性較強,綜合性狀優良。
(4)產量表現:2006~2007年在資陽、自貢、綿陽進行多點試驗,平均畝產1748公斤,比湘辣一號1541 公斤增產13%。2006~2007年在雙流縣、青白江、彭州、資陽、自貢、綿陽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76公斤,比對照增產13%。
(5)栽培要點:春季栽培于上年10月中旬播種,11月中旬假植一次,采用冷床育苗,塑料大棚加小拱棚覆蓋越冬。適時定植,翌年三月中下旬帶土定植于大田。底肥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尿素30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氯化鉀15公斤,全層撒施,翻耕后做成包溝1.4米的廂面,覆蓋好地膜,畝定植2800~3000穴(雙株)。田間管理:定植后7~10天澆清糞水1次,培土1~2次,中后期及時追肥,注意防治煙青蟲、茶黃螨,適時分批采收,促進連續座果,提高產量和產值。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辣椒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