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單位 內蒙古九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1990年黑龍江省合江農科所以北豐9號為母本,合豐34號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組合。1998年由內蒙古九豐種業有限公司引入呼盟地區。
特征特性描述 生育期110天左右,屬中晚熟品種,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75-80?,稈強、節間短,有分枝、結莢密,三、四粒莢多,頂莢豐富,葉披針形,花白色,茸毛灰白色,莢熟褐色,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黃色,百粒重19-20g,籽粒蛋白質含量38.84%,脂肪含量22.07%,脂肪含量高,適應性好,長勢旺。中抗灰斑病。
產量表現 1998-2000年呼盟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936.4?/hm2,較對照品種北豐9號平均增產13.5%。2001年呼盟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896.8?/hm2,較對照品種北豐9號平均增產11.6%。
栽培要點 5月上旬播種,選擇中等肥力的地塊,盡量種正茬,避免迎重茬種植,播前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每公頃施有機肥22500?,磷酸二銨150?,尿素20?,鉀肥30-50?,生育期間根據長勢情況適當追肥。每公頃種植密度28萬株左右,每公頃精量點播用種量60?。生育期間要求三鏟三耥,拔大草兩次或采用化學藥劑除草。
適應區域 適宜我區≥100C有效積溫2200-23000C以上的呼盟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