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單位 呼盟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1991年以克86-19為母本,黑河5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描述 生育期118-120天,出苗感光下胚軸為綠色,葉片較大,葉色濃綠,披針形。葉柄與莖稈夾角較小,植株高大,一般株高為120?,分枝0.5-2.0個,亞有限結莢習性,白花,灰茸毛,開花較晚,中部花先開,然后下、上部依次開放。莢較大,3-4粒莢占70%左右,莢皮褐色,莢形棒狀。籽粒橢圓,種皮黃色,子葉黃色,無色臍,百粒重22g左右,籽粒蛋白質含量40.28%,脂肪含量18.75%。植株繁茂,豐產性好,增產潛力大,對肥水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好。較抗旱,抗霜霉病。
產量表現 1999-2000年呼盟區域試驗,平均產量2695.15?/hm2,比對照北豐9號增產15.05%。2000-2001年呼盟生產試驗,平均產量2460.9?/hm2,比對照北豐9號增產15.95%。
栽培要點 選擇土層深厚,前茬為玉米、小麥茬地塊,5月10日左右播種為宜,每公頃施有機肥30噸,磷酸二銨150?/hm2,畝用種量為4.5-5.0?,畝保苗1.5萬株左右。生育前、中期適當控制水份,以免生長過高,生育后期保證水份供應。因前期植株收斂,后期生長高大,所以前期要及時鏟耥。
適應區域 適宜我區≥100C活動積溫2300-25000C以上的呼盟、興安盟、通遼市等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