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四川 » 正文

2009年四川審定馬鈴薯品種介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991
 

1、岷薯4號

   (1)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青白江岷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2)品種來源:以引進篩選出的國際馬鈴薯中心(CIP)高抗晚疫病、高抗退化、配合力強材料61-3作母本,卡它丁作父本雜交,1996年進行雜交組合配制,1997年進行實生苗培育,并經多年培育、篩選、鑒定,2003-2004年進行品比試驗,2005~2007年參加并通過省區試,2008年通過大區生產試驗并進行示范,同時進行田間技術鑒定。

(3)特征特性:中早熟,生育期83天;株型直立,株高56厘米,植株生長勢強,主莖數3.39個,莖綠色,莖基部略淺紫,花白色;葉深綠色,茸毛較多,有側小葉5對;出苗率98%;塊莖圓型,黃皮淡黃肉,表皮光滑,芽眼較深(略顯淡紅),平均單株薯塊重350克,大中薯率79%,淀粉含量14.59%。高抗輕花葉和卷葉病毒病,抗晚疫病,綜合性狀較好。

(4)產量表現:2006~2007年省區試,兩年平均鮮薯畝產1326公斤,比對照川芋56增產16%,兩年增產均達極顯著,13點次增產,1點減產。2008年生產試驗,4點平均鮮薯畝產1676公斤,較對照川芋56增產12%,4點均增產。生產試驗結果與區試一致。

(5)栽培要點:選擇排透及肥力較好的沙壤土為佳,忌與茄科作物連作。用30~50克健康整薯作種薯,一般凈作可畝植4000~6000株左右。肥水管理:多施有機底肥,其它同生產上大面積栽培技術措施。建議采用脫毒種薯繁育技術繁殖種薯,并在高海拔地區建立種薯基地,生產上用優質脫毒馬鈴薯作種薯。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海拔1800米以下馬鈴薯產區。

2、川涼薯2號

   (1)選育單位:涼山州西昌農業科學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

(2)品種來源:1997年用川芋8號作母本,Apat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雜種實生籽,1998年實生苗培育獲實生薯,1999~2004年進行無性系選擇鑒定,經多年評價、鑒定,系統編號為011-47,于2005~2007年參加四川省馬鈴薯區域預備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2008年完成育種程序。

(3)特征特性:中晚熟,生育期88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長勢較強,株高55~65厘米。莖綠色,主莖數3~4個。葉深綠色,茸毛較多,有側小葉4對。花冠白色,繁茂。薯塊長圓形,整齊,表皮光滑,淡黃皮白肉,芽眼淺而少,大中薯率78%,休眠期較長,耐貯藏。結薯集中,單株結薯8個左右,單株重418.5克。鮮薯干物質含量21.900%,淀粉16.050%,還原糖0.079%,Vc19.6毫克/100克鮮薯,粗蛋白1.97%。高抗輕花葉病毒病和卷葉病毒病,抗晚疫病,感青枯病。

(4)產量表現: 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鮮薯1713公斤,比對照米拉增產2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平均畝產鮮薯1608公斤,比對照米拉增產2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兩年14點次全部增產,平均畝產1661公斤,比對照增產23%,居省區試第一位。2007年生產試驗,3點均增產,平均畝產鮮薯1785公斤,比對照增產33%,生產試驗與區試結果一致。

(5)栽培要點:選擇肥力較好、土質疏松的沙壤土為佳,忌與茄科作物連作。留種田還應與商品薯生產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離,原種田隔離距離60米,良種田隔離距離30米。用50~75克健康整薯播種,如切薯,須保證每個薯塊有2個健康壯芽,重量在25克以上,注意切刀消毒。春季二半山區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寒山區以3月上旬至中旬播種為宜。光溫水條件好的地區可在元月份播種。畝植4000株~4500株左右為宜。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尿素10 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作底肥;齊苗到現蕾期視苗情畝追施氮肥5~10 公斤。苗期和現蕾期中耕除草、理溝培土2~3次,保證田間無積水。種薯田在苗期和盛花期去除病株及雜株2次以上。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馬鈴薯產區。

3、川涼薯3號

   (1)選育單位:涼山州西昌農業科學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

(2)品種來源:用從四川省農科院引進的Schwalbe作母本,本站選育的涼薯97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3)特征特性:淀粉加工型,晚熟,生育期118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75厘米,莖綠帶褐色,主莖4~5個。葉綠色,茸毛少,復葉小,側小葉3~4對。花淺紫色,花粉量少,天然結實性弱。薯塊橢圓形,表皮光滑,黃色帶紅斑,肉黃色,芽眼少,深度中等,休眠期較長,耐貯藏。結薯集中,單株結薯9~10個,平均單株重680克,大中薯率81%。鮮薯干物質含量24.1%,淀粉18.06%,還原糖0.092%,VC14.30毫克/100克鮮薯,粗蛋白1.83%。抗晚疫病和卷葉病,感輕花葉病。

(4)產量表現:2005年涼山州區試,5點平均鮮薯畝產2323公斤,較對照米拉增產24%;2006年州區試,5點平均畝產2421公斤,較對照米拉增產11%;兩年平均畝產2372公斤,比對照增產17%,9點次增產,大中薯率81%。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84公斤, 比對照增產3%。

(5)栽培要點:選擇肥力較好、土質疏松的沙壤土為佳,忌與茄科作物連作。留種田還應與商品薯生產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離,原種田隔離距離60米,良種田隔離距離30米。用50~75克健康整薯播種,如切薯,須保證每個薯塊有2個健康壯芽,重量在25克以上,注意切刀消毒。春季二半山區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寒山區以3月上旬至中旬播種為宜。光、溫、水條件好的地區可在元月份播種。畝植5000株左右為宜。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尿素10 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作底肥;齊苗到現蕾期視苗情畝追施氮肥5~10 公斤,中耕除草、理溝培土2~3次,保證田間無積水。種薯田在苗期、盛花期去除病、雜株2次以上。

(6)適宜種植地區:涼山州海拔2000米以上馬鈴薯產區。

4、川涼薯4號

(1)選育單位:涼山州西昌農業科學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

(2)品種來源:于1997年用從四川省農科院引進的Schwalbe作母本,56-2作父本,通過有性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

(3)特征特性:中晚熟,生育期89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長整齊,生長勢較強,株高51厘米,莖綠色,主莖數3個;葉綠色,茸毛中等,有側小葉3~4對;花冠白色,花粉量多,天然結實性強;薯塊扁橢圓形,表皮光滑,黃皮黃肉,芽眼少,深度中等,耐貯藏;結薯集中,單株結薯7個左右,平均單株重395克,商品薯率較高;休眠期中等,出苗率高,幼苗生長健壯;干物質21.100%,淀粉15.11%,還原糖0.097%,VC27.5毫克/100克鮮薯,粗蛋白2.02%;抗晚疫病、高抗輕花葉病毒病和卷葉病毒病,感青枯病。

(4)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鮮薯1525公斤,較對照米拉增產9%;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鮮薯1504公斤,較米拉增產12%;兩年平均畝產鮮薯1514公斤,較米拉增產10%,兩年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10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71%,大中薯率達73%。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薯1732公斤,較米拉增產17%,生產試驗與區試結果一致。

(5)栽培要點:選擇肥力較好、土質疏松的沙壤土為宜,忌與茄科作物連作。留種田還應與商品薯生產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離,原種田隔離距離60米,良種田隔離距離30米。用50~75克健康整薯播種,如切薯,須保證每個薯塊有2個健康壯芽,重量在25克以上,注意切刀消毒。春季二半山區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寒山區以3月上旬至中旬播種為宜。光溫水條件好的地區可在元月份播種。畝栽4500株左右為宜。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尿素10 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作底肥;齊苗到現蕾期視苗情畝追施氮肥5~10 公斤。苗期和現蕾期中耕除草、理溝培土2~3次,保證田間無積水。種薯田在苗期和盛花期去除病株及雜株2次以上。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馬鈴薯產區。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