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安徽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比對照增產5.6%
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結鈴性強,穩產不早衰
品種簡介
產量表現:
2003年安徽省棉花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比對照增產5.6%,增產顯著。
特征特性:
● 抗病性強 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 生長勢強 該品種生育期127天左右,出苗勢強。植株粗壯,呈塔形,茸毛多,葉片中等偏大,長勢旺而穩健,后期不早衰。
● 結鈴性強 該品種結鈴性強,單鈴重6克左右,衣分40.15%。
● 纖維品質 品質優,兩年纖維品質檢測平均(ICC)2.5%跨長30.15mm、比強度24.0cN/tex、馬克隆值4.99
適宜地區:安徽省及類似生態棉區。
栽培要點:
●適時播種 4月上中旬播種,營養缽育苗移栽。重枯黃萎病地塊不宜種植。
●合理密植 密度1300-1500株/畝,建議采取寬行密株方式,行距不低于1米。
●科學施肥 施足有機底肥,增施磷、鉀肥,重施花鈴肥,普施蓋頂肥。
●加強管理 全程化調,適時中耕,起壟培土,遇高溫干旱及時灌溉。
●防治蟲害 注意防治盲蝽蟓、棉薊馬、斜紋夜蛾、白粉虱等害蟲;棉鈴蟲達到防治指標時及時防治。
友情提示:該品種簡介由企業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