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通玉103
選育單位:通遼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雜交(jiao)組合5492× 7307。母本(ben)5492選系(xi)基礎(chu)為(wei)(wei)掖881.F2,父本(ben)7307選系(xi)基礎(chu)為(wei)(wei)4747×340。1997年(nian)在海南省(sheng)組配。
特征特性:
幼苗:深綠色(se),葉鞘淺紫色(se)。
植(zhi)株(zhu):成株(zhu)葉片(pian)深綠色(se),長(chang)勢強壯,株(zhu)高276?,穗位104?。
果(guo)穗(sui):穗(sui)長21.3?,穗(sui)粗4.9cm,穗(sui)行數16行,百粒重33.9克,果(guo)穗(sui)柱型(xing)。
品質:經農業部谷物測試中心測試,籽(zi)粒(li)粗(cu)蛋白含(han)量10.15%,粗(cu)脂肪4.01%,總淀粉(fen)含(han)量71.99%,賴氨酸含(han)量0.26%。
病蟲(chong)害發生情況:吉林(lin)省農科院鑒(jian)定(ding)高抗大斑(ban)病,抗彎孢病,中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fu)病,抗玉米螟。
試驗情況:2001-2002年(nian)參加自治區玉米(mi)中晚(wan)熟(shu)組(zu)區試,二年(nian)平均畝產(chan)(chan)739.54公斤,比對照農(nong)大108增產(chan)(chan)10.92%,居(ju)第一(yi)位;2002年(nian)參加自治區玉米(mi)中晚(wan)生產(chan)(chan)試驗,全(quan)區五點平均畝產(chan)(chan)821.4公斤,比對農(nong)大108增產(chan)(chan)10%。
栽培技術要點:
密度:畝保(bao)苗3670-4332株。
田間管理:畝施種肥磷酸二銨15-17公斤,拔節后期畝追尿(niao)素39-40
公斤。
注意事項:播種時(shi)用“拌(ban)(ban)種霜”拌(ban)(ban)種,防(fang)黑穗(sui)病。
適應區域:適(shi)宜在(zai)≥10℃活動(dong)積(ji)溫(wen)2800℃以(yi)上地區種(zhong)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