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正文

2009年內蒙古審定通過品種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02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207
 
1、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1號

品種名稱:景糯318

申請單位:內蒙古大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糯02為母本,景白浚34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京科糯2000為材料采用系譜法繁育而成;父本引自天津。

性狀描述:

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72 cm,穗位129 cm,總葉片數18片。

雄穗:一級分枝5-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長錐型,白軸,穗長22.8 cm,穗粗5.4 cm,凸尖2.2 cm,穗行數16-20行,行粒數37.7粒,出籽率61.0%。

籽粒:硬粒型,白色,百粒重34.0 g。

品質:2009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97g/L,粗蛋白12.91%,粗脂肪5.51%,粗淀粉68.81%,賴氨酸0.33%,支鏈淀粉99.61%。

抗性:2009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抗絲黑穗病(3.6%R),抗莖腐病(9.1%R),中抗玉米螟(6.6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糯玉米區域試驗,鮮果穗平均畝產1372.7 kg,比對照蒙糯2號增產18.4%;鮮籽粒平均畝產866.1 kg,比對照增產24.0%,綜合評分89.5分。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糯玉米區域試驗,鮮果穗平均畝產1233.5 kg,比對照蒙糯2號增產7.2%;鮮籽粒平均畝產741.2 kg,比對照增產3.4%,綜合評分86.9分。

平均生育期128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000-33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巴彥淖爾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地區種植。

2、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2號

品種名稱:大民白糯18

申請單位:內蒙古大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糯01為母本,景選120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京科糯120為材料采用系譜法繁育而成;父本引自天津。

性狀描述:

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46 cm,穗位95 cm,總葉片數19片。

雄穗:一級分枝5-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筒型,白軸,穗長21.9 cm,穗粗5.4 cm,凸尖0.4 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9.4粒,穗粒數500-550粒,出籽率59.2%。

籽粒:硬粒型,白色,百粒重37.3 g。

品質:2009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812g/L,粗蛋白13.22%,粗脂肪5.66%,粗淀粉67.96%,賴氨酸0.33%,支鏈淀粉99.61%。

抗性:2009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抗絲黑穗病(4.1%R),抗莖腐病(8.7%R),中抗玉米螟(6.3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糯玉米區域試驗,鮮果穗平均畝產1352.8 kg,比對照蒙糯2號增產16.7%,綜合評分91.1分。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糯玉米區域試驗,鮮果穗平均畝產1360.3 kg,比對照蒙糯2號增產18.2%;鮮籽粒平均畝產808.4 kg,比對照增產12.8%,綜合評分84.2分。

平均生育期116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800-40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巴彥淖爾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3號

品種名稱:金創1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蒙科農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1021為母本,554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該所8個自交系經過3年組配雜交建成的集團1為材料,經6代以上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是以該所8個自交系經過3年混合授粉建成的集團5B為材料,經6代以上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長勺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321 cm,穗位118 cm,總葉片數21片。      

雄穗:一級分枝11-15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綠色。

果穗:長柱型,紅軸,穗長19.7 cm,穗粗4.7 cm,禿尖2.2 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5.5粒,穗粒數610粒,單穗粒重194.4g,出籽率86.6%。

籽粒:偏硬粒型,橙黃色,百粒重33.5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40g/L,粗蛋白9.86%,粗脂肪4.64%,粗淀粉72.35%,賴氨酸0.23%。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感絲黑穗病(11.1%S),高抗莖腐病(HR),感玉米螟(7.1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11.4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9.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49.4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9.4%。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5.0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6.0%。

平均生育期132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40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800℃以上地區種植。

4、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4號

品種名稱:種星618

申請單位:內蒙古種星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F2911為母本,M16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海903×D黃21)為基礎經連續自交6代而成;父本來源于美國雜交種。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深綠色,葉鞘深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尖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16 cm,穗位131 cm,總葉片數21-22片。      

雄穗:一級分枝7-11個,護穎淺紫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橙色。

果穗:長錐型,粉軸,穗長18.6 cm,穗粗4.9 cm,禿尖0.9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0.4粒,穗粒數612粒,單穗粒重193.6 g,出籽率83.7%。

籽粒: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2.8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48g/L,粗蛋白9.87%,粗脂肪4.06%,粗淀粉70.60%,賴氨酸0.26%。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2.5%MR),中抗玉米螟(6.8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07.4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8.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23.7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7.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3.9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5.9%。

平均生育期132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800℃以上地區種植。

5、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5號

品種名稱:內早101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以M0105為母本,承1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加拿大早熟群體為基礎連續自交而成;父本引自承德地區農研所。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199 cm,穗位61 cm,總葉片數16-17片。      

雄穗:一級分枝7-9個,護穎黃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紫色。

果穗:長柱型,白軸,穗長20.1 cm,穗粗4.6 cm,禿尖0.6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44.5粒,穗粒數593粒,單穗粒重139.2 g,出籽率86.5%。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27.2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41g/L,粗蛋白10.11%,粗脂肪3.74%,粗淀粉74.19%,賴氨酸0.29%。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8.5%MR),感玉米螟(7.3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8.8kg,比對照冀承單3號增產26.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6.7kg,比對照大地1號增產13.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0.9kg,比對照大地1號增產6.8%。

平均生育期109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

6、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6號

品種名稱:種星619

申請單位:內蒙古種星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0305為母本,M5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K12×BM)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父本是以(黃C×鄭58)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深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尖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99 cm,穗位122 cm,總葉片數20-21片。      

雄穗:一級分枝9-15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紫色。

果穗:柱型,紅軸,穗長20.2 cm,穗粗5.5 cm,禿尖0.9 cm,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41.5粒,穗粒數635粒,單穗粒重228.0 g,出籽率82.9%。

籽粒:偏硬粒型,橙黃色,百粒重36.6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77g/L,粗蛋白9.06%,粗脂肪3.51%,粗淀粉73.68%,賴氨酸0.27%。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中抗絲黑穗病(9.5%MR),高抗莖腐病(HR),中抗玉米螟(6.9MR)。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53.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2%。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04.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11.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5%。

平均生育期136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000-35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10℃活動積溫2900℃以上地區種植。

7、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7號

品種名稱:種星七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種星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M52為母本,M55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承18×合344)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父本是以(K12×H21)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綠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78 cm,穗位96 cm,總葉片數18-19片。      

雄穗:一級分枝7-9個,護穎淺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紫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19.7 cm,穗粗4.8 cm,禿尖0.4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0.6粒,穗粒數599粒,單穗粒重175.6 g,出籽率84.6%。

籽粒: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0.1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74g/L,粗蛋白10.98%,粗脂肪3.22%,粗淀粉72.82%,賴氨酸0.28%。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絲黑穗病(9.7%MR),中抗莖腐病(10.3%MR),中抗玉米螟(6.9MR)。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676.7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12.6%。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55.7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10.5%。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4.9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7.4%。

平均生育期118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8、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8號

品種名稱:大民3309

申請單位:內蒙古大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06-2701為母本,06-36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444×C-31)為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父本是以泰國雜交種為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綠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85 cm,穗位108 cm,總葉片數19片。      

雄穗:一級分枝5-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粉色。

果穗:長錐型,白軸,穗長19.7 cm,穗粗4.8 cm,禿尖0.5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39.9粒,穗粒數546粒,單穗粒重181.2 g,出籽率83.9%。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3.6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7g/L,粗蛋白9.76%,粗脂肪4.55%,粗淀粉73.32%,賴氨酸0.32%。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7.1%MR),感玉米螟(7.2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67.8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36.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29.1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8.5%。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15.2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0.6%。

平均生育期123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38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9、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09號

品種名稱:大民705

申請單位:內蒙古大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D47為母本,X2714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合344×Mo17)為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父本是以法國綜合種為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經7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51 cm,穗位86 cm,總葉片數19片。      

雄穗:一級分枝5-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19.6 cm,穗粗4.5 cm,禿尖0.6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40.9粒,穗粒數540粒,單穗粒重186.5 g,出籽率84.5%。

籽粒:偏硬粒型,橙黃色,百粒重33.9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8g/L,粗蛋白8.87%,粗脂肪3.86%,粗淀粉73.26%,賴氨酸0.25%。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抗絲黑穗病(3.3%R),中抗莖腐病(14.3%MR),感玉米螟(7.0S)。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6.0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5.4%。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7.6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7.4%。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3.0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16.5%。

平均生育期119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38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10、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0號

品種名稱:三北27

申請單位:三北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W119為母本,K44 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Mo17×BSS堅桿)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連續自交8代而成;父本經444導入HT8大斑病基因后,采用系譜法連續8代自交分離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紅色,第一葉匙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86 cm,穗位115 cm,總葉片數22片。      

雄穗:一級分枝9-12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綠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21.4 cm,穗粗5.0 cm,禿尖0.4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9.9粒,穗粒數579粒,單穗粒重202.2 g,出籽率86.2%。

籽粒:偏馬齒型,黃白色,百粒重36.9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32g/L,粗蛋白10.34%,粗脂肪4.04%,粗淀粉73.79%,賴氨酸0.26%。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中抗絲黑穗病(9.7%MR),高抗莖腐病(2.7%HR),中抗玉米螟(6.8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09.4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9.8 %。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83.6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14.4 %。

2008 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73.9kg,比對照四單19 增產13.2 %。

平均生育期129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種植。

11、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1號

品種名稱:良早201

申請單位:呼和浩特市良玉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M4029為母本,KL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海268×扎461)為基礎連續自交而成;父本引自呼倫貝爾市。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49 cm,穗位84 cm,總葉片數17片。      

雄穗:一級分枝9-11個,護穎黃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黃綠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20.7 cm,穗粗4.3 cm,禿尖0.8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44.4粒,穗粒數560粒,單穗粒重154.3 g,出籽率85.2%。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29.6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65g/L,粗蛋白9.36%,粗脂肪4.45%,粗淀粉74.02%,賴氨酸0.29%。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7.9%MR),感玉米螟(7.5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6.2kg,比對照克單8增產9.5%。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6.0kg,比對照克單8增產8.5%。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5.4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7.2%。

平均生育期118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12、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2號

品種名稱:罕玉1號

申請單位:烏蘭浩特市秋實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H35為母本,K10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KL3×WH)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引自黑龍江。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匙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50 cm,穗位75 cm,總葉片數18片。      

雄穗:一級分枝2-3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粉色。

果穗:長柱型,紅軸,穗長18.6 cm,穗粗4.7 cm,禿尖0.9 cm,穗行數12-16行,行粒數38.2粒,穗粒數534粒,單穗粒重153.6g,出籽率83.2%。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1.4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0g/L,粗蛋白10.87%,粗脂肪4.03%,粗淀粉73.03%,賴氨酸0.33%。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抗絲黑穗病(3.3%R),感莖腐病(S),中抗玉米螟(6.8MR)。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95.0kg,比對照克單8增產8.6%。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3.4kg,比對照克單8增產7.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5.0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5.0%。

平均生育期117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株左右。

注意事項:玉米莖腐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1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3號

品種名稱:良早66

申請單位:呼和浩特市良玉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M0038為母本,M1705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461×428)為基礎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是以(917×L105)為基礎連續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深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74 cm,穗位106 cm,總葉片數19片。      

雄穗:一級分枝13-15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紫色。

果穗:長柱型,白軸,穗長19.2 cm,穗粗4.6 cm,禿尖0.1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9.5粒,穗粒數563粒,單穗粒重173.0 g,出籽率84.2%。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3.8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40g/L,粗蛋白11.16%,粗脂肪4.28%,粗淀粉72.14%,賴氨酸0.25%。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7.5%MR),中抗玉米螟(6.8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83.7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5.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11.9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5.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3.2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5.6%。

平均生育期126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200-45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14、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4號

品種名稱:良豐25

申請單位:呼和浩特市良玉種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K10為母本,M134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引自黑龍江;父本是以(5074×合344)為基礎連續自交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92 cm,穗位109 cm,總葉片數17片。      

雄穗:一級分枝7-9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黃綠色。

果穗:長錐型,粉軸,穗長19.5 cm,穗粗4.8 cm,禿尖0.7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8.0粒,穗粒數579粒,單穗粒重193.8 g,出籽率84.8%。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6.5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40g/L,粗蛋白9.22%,粗脂肪4.26%,粗淀粉73.27%,賴氨酸0.27%。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9.4%MR),感玉米螟(7.7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20.9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3.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26.6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8.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6.9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2.4%。

平均生育期122天,比對照早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15、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5號

品種名稱:峰玉86

申請單位: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品種來源:以 ZD3398為母本,ZH983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德國雜交種為材料經6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是502與昌7-2的二環選系,經7代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深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第一葉尖到匙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15 cm,穗位107 cm,總葉片數20片。      

雄穗:一級分枝8-9個,護穎綠色,花藥紫色。

雌穗:花絲橙色。

果穗:長柱型,紅軸,穗長20.4 cm,穗粗4.7 cm,禿尖0.8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2.2粒,穗粒數649粒,單穗粒重206.6 g,出籽率85.0%。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3.4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20g/L,粗蛋白10.31%,粗脂肪4.06%,粗淀粉71.82%,賴氨酸0.30%。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感絲黑穗病(S),高抗莖腐病(HR),中抗玉米螟(6.7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18.2kg,比對照四單19 增產11.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60.4kg,比對照四單19 增產11.0 %。

2008 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8.5kg,比對照四單19 增產9.5%。

平均生育期13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800株左右。

注意事項:玉米絲黑穗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種植。

16、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6號

品種名稱:金山28號

申請單位:通遼金山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金自113為母本,金自83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C8605-2×4112)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父本是以(吉853×K12)為基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

植株:緊湊型,株高297 cm,穗位124 cm,總葉片數20-21片。      

雄穗: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錐型,紅軸,穗長20.3 cm,穗粗5.2 cm,禿尖0.2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2.8粒,穗粒數622粒,單穗粒重231.3g,出籽率87.0%。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6.5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20g/L,粗蛋白8.01%,粗脂肪4.75%,粗淀粉73.49%,賴氨酸0.24%。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高抗莖腐病(2.7%HR),感玉米螟(7.0S)。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96.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3%。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61.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23.8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4%。

平均生育期136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40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10℃活動積溫2900℃以上地區種植。

17、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7號

品種名稱:承單1171

申請單位:河北省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W58為母本,K10為父本雜交而成。母本是以(合344×鄭58)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7代選育而成;父本引自黑龍江省農科院。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橢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01 cm,穗位97 cm,總葉片數19片。      

雄穗:一級分枝5-10個,護穎淺綠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橙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20.0 cm,穗粗4.5 cm,禿尖0.7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39.6粒,穗粒數534粒,單穗粒重201.3 g,出籽率86.8%。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7.8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1g/L,粗蛋白10.33%,粗脂肪4.77%,粗淀粉71.36%,賴氨酸0.32%。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高抗莖腐病(HR),感玉米螟(7.2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18.7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1.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43.7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0.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75.7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9.9%。

平均生育期124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18、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8號

品種名稱:玉龍6號

申請單位:翁牛特旗玉龍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W8375為母本,W72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沈137與合344雜交后經6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是昌7-2與444雜交后,再用昌7-2回交一次后經5代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深綠色,葉鞘深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94 cm,穗位125 cm,總葉片數22片。      

雄穗:一級分枝5-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深紫色。

果穗:長錐型,白軸,穗長18.8 cm,穗粗5.0 cm,禿尖0.5 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8.3粒,穗粒數620粒,單穗粒重206.7g,出籽率84.9%。

籽粒:硬粒型,橙黃色,百粒重30.6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36g/L,粗蛋白8.76%,粗脂肪4.08%,粗淀粉73.35%,賴氨酸0.27%。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感絲黑穗病(20.6%S),抗莖腐病(5.6%R),中抗玉米螟(5.9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35.2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13.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71.6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12.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61.7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9.8%。

平均生育期132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玉米絲黑穗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800℃以上地區種植。

19、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19號

品種名稱:沁單712

申請單位:喀喇沁旗三泰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沁601為母本,沁602為父本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北711變異植株為基礎連續自交5代而成;父本是以海104變異植株為基礎連續8代自交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綠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48 cm,穗位84 cm,總葉片數19片。      

雄穗:一級分枝4-7個,護穎黃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黃色。

果穗:長柱型,紅軸,穗長21.3 cm,穗粗4.6 cm,禿尖0.2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2.7粒,穗粒數603粒,單穗粒重148.6 g,出籽率87.2%。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1.7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5g/L,粗蛋白9.84%,粗脂肪4.34%,粗淀粉73.01%,賴氨酸0.25%。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高抗絲黑穗病(HR),高抗莖腐病(3.1%HR),感玉米螟(7.1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65.6kg,比對照冀承單3號增產20.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0.6kg,比對照大地1號增產24.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6.3kg,比對照大地1號增產11.7%。

平均生育期112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40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

20、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0號

品種名稱:沁單683

申請單位:喀喇沁旗三泰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沁503為母本,沁50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K10變異植株為材料經連續自交5代選育而成;父本是以雜C546變異植株為材料采用系譜法連續5代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綠色,第一葉長卵圓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65 cm,穗位99 cm,總葉片數17-18片。      

雄穗:一級分枝5-8個,護穎綠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淺綠色。

果穗:長錐型,粉軸,穗長19.7 cm,穗粗4.6 cm,禿尖0.4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1.7粒,穗粒數596粒,單穗粒重200.1 g,出籽率87.6%。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6.3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7g/L,粗蛋白9.24%,粗脂肪3.59%,粗淀粉73.22%,賴氨酸0.29%。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高抗絲黑穗病(HR),高抗莖腐病(HR),中抗玉米螟(6.9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09.7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8.4%。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48.0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9.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6.6kg,比對照四單19增產6.3%。

平均生育期129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40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種植。

21、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1號

品種名稱:扎玉1號

申請單位:扎魯特旗原種繁殖場

品種來源:以扎82-2為母本,扎2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外引雜交種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5代選育而成;父本是以黑系2/扎461為基礎材料,用黑系2作輪回親本,回交3次,自交3次,選無黃化苗品系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深紫色,第一葉匙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69 cm,穗位94 cm,總葉片數20片。      

雄穗:一級分枝8-10個,護穎綠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橙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19.2 cm,穗粗5.1 cm,禿尖1.3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7.8粒,穗粒數584粒,單穗粒重188.9 g,出籽率84.7%。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4.7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04g/L,粗蛋白10.05%,粗脂肪4.47%,粗淀粉72.65%,賴氨酸0.27%。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高抗莖腐病(2.5%HR),中抗玉米螟(6.7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44.4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7.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05.0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4.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8.1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5.0%。

平均生育期122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22、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2號

品種名稱:云天2號

申請人員:胡海蕓、高希芳

品種來源:以H4581為母本,合34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3081×哲145)為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經6代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淺紫色,第一葉尖到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47 cm,穗位84 cm,總葉片數18片。      

雄穗:一級分枝14個,護穎黃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20.6 cm,穗粗4.8 cm,禿尖0.5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2.6粒,穗粒數617粒,單穗粒重152.6 g,出籽率84.0%。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0.0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8g/L,粗蛋白9.04%,粗脂肪4.37%,粗淀粉73.25%,賴氨酸0.29%。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中抗絲黑穗病(9.1%MR),高抗莖腐病(3.3%HR),中抗玉米螟(5.8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9.8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0.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1.0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9.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7.8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7.7%。

平均生育期115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750-40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2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3號

品種名稱:方玉24

申請單位:河北德華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F716為母本,F770為父本雜交而成。母本是以(H014×C18)為基礎材料選育的二環系;父本是以(9003×北711)為基礎材料自交7代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28 cm,穗位93 cm,總葉片數18片。      

雄穗:一級分枝7-12個,護穎紫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長柱型,白軸,穗長19.3 cm,穗粗4.7 cm,禿尖0.6 cm,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7.5粒,穗粒數606粒,單穗粒重158.6 g,出籽率86.0%。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29.9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38g/L,粗蛋白9.80%,粗脂肪4.34%,粗淀粉72.21%,賴氨酸0.30%。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感絲黑穗病(16.1%S),感莖腐病(S),感玉米螟(7.9S )。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9.3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0.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4.0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0.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3.4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8.8%。

平均生育期114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玉米絲黑穗病、莖腐病重發區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24、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4號

品種名稱:方玉36

申請單位:河北德華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F501為母本,H09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沈137×C110)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是以(Mo17改良系×魯原92)×鄭22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第一葉匙型。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90 cm,穗位139 cm,總葉片數22-24片。       

雄穗:一級分枝7-10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綠色。

果穗:柱型,紅軸,穗長19.5 cm,穗粗5.5 cm,禿尖0.1 cm,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9.6粒,穗粒數639粒,單穗粒重232.3 g,出籽率86.5%。

籽粒:半馬齒型,橙黃色,百粒重36.4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06g/L,粗蛋白8.77%,粗脂肪4.17%,粗淀粉73.87%,賴氨酸0.30%。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感絲黑穗病(17.2%S),高抗莖腐病(2.6%HR),中抗玉米螟(6.5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927.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15.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30.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9%。

平均生育期138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000-3500株。

注意事項:玉米絲黑穗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10℃活動積溫3000℃以上地區種植。

25、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5號

品種名稱:SN696

申請單位: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FY01 為母本,FY20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哲9137×龍抗11)為基礎材料以二環系選育的方法經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是以(吉853/哲461)為基礎材料以二環系選育方法經雜交、回交及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75 cm,穗位106 cm,總葉片數17片。      

雄穗:一級分枝5-7個,護穎綠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橙黃色。

果穗:長錐型,白軸,穗長18.8 cm,穗粗4.7 cm,禿尖2.2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3.1粒,穗粒數512粒,單穗粒重182.5 g,出籽率85.4%。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6.1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70g/L,粗蛋白9.73%,粗脂肪4.59%,粗淀粉73.50%,賴氨酸0.27%。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6.8%MR),感玉米螟(7.2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06.1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1.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19.8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12.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16.0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13.9%。

平均生育期119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2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26、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6號

品種名稱:登海6109

申請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開魯試驗站

品種來源:以D3031為母本,D3401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7884與7922雜交后代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7代選育而成;父本是經340與黃早4雜交,又用340回交2次,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匙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12 cm,穗位135 cm,總葉片數22片。      

雄穗:一級分枝9-11個,護穎淺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綠色。

果穗:柱型,紅軸,穗長19.0 cm,穗粗5.6 cm,禿尖0.1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0.2粒,穗粒數599粒,單穗粒重225.1 g,出籽率85.1%。

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8.3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42g/L,粗蛋白8.94%,粗脂肪3.75%,粗淀粉73.24%,賴氨酸0.28%。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感絲黑穗病(S),高抗莖腐病(HR),感玉米螟(7.4S)。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894.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1%。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23.6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07.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0%。

平均生育期137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玉米絲黑穗病重發區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10℃活動積溫3000℃以上地區種植。

27、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7號

品種名稱:豐田15

申請單位:赤峰市豐田科技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F1103為母本,T2103為父本選育而成。母本是經扎461與四-287雜交后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是經合344與四-144雜交后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卵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71 cm,穗位110 cm,總葉片數18-19片。      

雄穗:一級分枝12-1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粉色。

果穗:短柱型,白軸,穗長17.2 cm,穗粗4.9 cm,禿尖0.9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36.2粒,穗粒數539粒,單穗粒重180.0 g,出籽率85.5%。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4.1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4g/L,粗蛋白9.67%,粗脂肪3.52%,粗淀粉74.11%,賴氨酸0.27%。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感絲黑穗病(11.4%S),抗莖腐病(6.1%R),感玉米螟(7.1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34.1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7.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10.8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5.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1.2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5.3%。

平均生育期125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28、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8號

品種名稱:大地11號

申請單位:赤峰大地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D84為母本,D4-3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北711/承18為基礎采用系譜法經多代自交而成;父本是從黃野四/京七黃有性雜交后代分離中選株自交,經6代連續選擇自交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長勺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10 cm,穗位71 cm,總葉片數16片。      

雄穗:一級分枝13-15個,護穎黃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黃色。

果穗:短柱型,紅軸,穗長16.5 cm,穗粗4.9 cm,禿尖0.1 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5粒,穗粒數580粒,單穗粒重140.9 g,出籽率87.2%。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29.8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66g/L,粗蛋白9.53%,粗脂肪5.16%,粗淀粉71.87%,賴氨酸0.29%。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中抗莖腐病(16.7%MR),中抗玉米螟(6.6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8.5kg,比對照冀承單3號增產29.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9.3kg,比對照大地1號增產10.4%。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2.9kg,比對照大地1號增產7.2%。

平均生育期112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

29、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29號

品種名稱:富單3號

申請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爾農藝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富爾584為母本,富爾11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444×吉853)為基礎材料采用系譜法經6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是以(甸莫×7922)為基礎,選擇早熟分離株,采用系譜法經6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紫色,第一葉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87 cm,穗位109 cm,總葉片數20片。      

雄穗: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綠色。

果穗:短柱型,白軸,穗長18.0 cm,穗粗4.9 cm,無禿尖,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0.1粒,穗粒數567粒,單穗粒重191.8 g,出籽率88.1%。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4.1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0g/L,粗蛋白10.06%,粗脂肪4.19%,粗淀粉72.39%,賴氨酸0.26%。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高抗絲黑穗病(HR),高抗莖腐病(HR),中抗玉米螟(6.9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74.7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34.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35.4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9.4%。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5.4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5.2%。

平均生育期122天,比對照早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300-35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30、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30號

品種名稱:真金202

申請單位:內蒙古真金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真247為母本,真32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444×四287)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父本是以(合344×雜C546)為基礎材料回交轉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匙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71 cm,穗位96 cm。      

雄穗:一級分枝8-10個,護穎淺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粉色。

果穗:長錐型,紅軸,穗長19.4 cm,穗粗4.6 cm,禿尖0.3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41粒,穗粒數542粒,單穗粒重191.1 g,出籽率86.2%。

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7.0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4g/L,粗蛋白11.00%,粗脂肪4.66%,粗淀粉69.83%,賴氨酸0.29%。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抗絲黑穗病(3.0%R),高抗莖腐病(HR),感玉米螟(7.2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09.7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1.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78.4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6.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35.8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15.4%。

平均生育期116天,比對照早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500株。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31、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31號

品種名稱:興墾6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豐墾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K167-1-2為母本,K91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父本是由扎917(樺903×Mo17)提純復壯定向選擇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葉緣綠色,第一葉長匙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253 cm,穗位93 cm,總葉片數18-20片。      

雄穗:一級分枝6-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紫色。

果穗:長柱型,紅軸,穗長21.6 cm,穗粗4.6 cm,禿尖1.0 cm,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40.6粒,穗粒數526粒,單穗粒重192.6 g,出籽率84.9%。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7.4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8g/L,粗蛋白9.87%,粗脂肪3.55%,粗淀粉72.82%,賴氨酸0.28%。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抗莖腐病(8.8%R),中抗玉米螟(6.9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735.8kg,比對照哲單37增產24.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46.9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1.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1.7kg,比對照九玉一增產14.7%。

平均生育期125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38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地區種植。

32、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32號

品種名稱:金剛98

申請單位:遼寧遼陽金剛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金育001為母本,金育010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鄭58×7812)為材料經連續7代自交選育而成;父本以昌七-2×9064紅軸回交昌七-2經連續7代自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紫色,第一葉圓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04 cm,穗位109 cm,總葉片數22片。      

雄穗:護穎綠色,花藥淺紫色。

雌穗:花絲橙黃色。

果穗:柱型,粉軸,穗長19.1 cm,穗粗5.4 cm,禿尖0.6 cm,穗行數14-18行,行粒數39.6粒,穗粒數652粒,單穗粒重242.5g,出籽率85.6%。

籽粒:半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3.1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6g/L,粗蛋白9.53%,粗脂肪4.26%,粗淀粉71.88%,賴氨酸0.30%。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R),高抗絲黑穗病(HR),抗莖腐病(6.8%R),中抗玉米螟(6.5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948.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44.6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74.7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9%。

平均生育期137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10℃活動積溫3000℃以上地區種植。

3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09033號

品種名稱:巴單28

申請單位: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以B2011為母本,K12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B830×B168)為基礎材料經連續5代自交選育而成;父本引自陜西農科院。

性狀描述:

幼苗: 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勺形。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00 cm,穗位112 cm,總葉片數21片。      

雄穗:一級分枝6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

雌穗:花絲淺綠色。

果穗:柱型,紅軸,穗長20.5 cm,穗粗5.3 cm,禿尖1.3 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1.4粒,穗粒數627粒,單穗粒重212.1 g,出籽率81.7%。

籽粒:偏硬粒型,黃色,百粒重35.1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50g/L,粗蛋白7.75%,粗脂肪3.28%,粗淀粉75.04%,賴氨酸0.28%。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接蟲抗性鑒定,中抗大斑病(5MR),感絲黑穗病(20.0%S),高抗莖腐病(HR),中抗玉米螟(6.6MR)。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923.5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區域試驗,內蒙古西部地區平均畝產1041.3 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內蒙古西部地區平均畝產970.2 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7%。

平均生育期135天,比對照早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玉米絲黑穗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10℃活動積溫2900℃以上地區種植。

34、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1號

品種名稱:科陽3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作物所    

品種來源:以胞質雄性不育系T03-37A/B為母本,胞質雄性不育恢復系R101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利用大粒型油葵不育系,與T176經6代測交和回交而成;父本是以美國雜交種DK188為材料,經6代單株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213 cm,莖粗2.8 cm,葉片數32片。

花盤:凸盤,傾斜度4-5級,直徑22.0 cm,單盤粒重119.1 g。

籽粒:長卵形,灰底白條紋,長1.9 cm,寬0.8 cm,百粒重15.8 g,籽仁率56.5%。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39%。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2級(37.97);黑斑病1級(7.50);褐斑病2級(30.00);銹病1級(17.35)。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7.1 kg,比對照RH3146增產24.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46.8 kg,比對照SH909增產16.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2.4 kg,比對照SH909增產9.6%。

平均生育期100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000-2300株。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褐斑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

35、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2號

品種名稱:科陽1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作物所       

品種來源:以胞質雄性不育系T03-231A/B為母本,胞質雄性不育恢復系R03-90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是以國外引進雜交種中發現的不育株為不育源,與自育的食葵自交系T285測交和回交而成;父本是以美國食葵雜交種765C為材料,經6代單株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257 cm,莖粗3.0 cm,葉片數35片。

花盤:凸盤,傾斜度3-5級,直徑18.8 cm,單盤粒重121.3 g。

籽粒:長形,黑底白邊白條紋,長2.2 cm,寬0.8 cm,百粒重16.2g,籽仁率53.6%。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82%。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2級(43.91);黑斑病1級(19.38);褐斑病1級(10.47);銹病1級(6.56)。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246.0kg,比對照SH909增產39.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34.1 kg,比對照RH3146增產4.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36.9 kg,比對照RH3146增產32.9%。

平均生育期106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000-2300株。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36、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3號

品種名稱:DH9528

申請單位: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陶氏益農公司以胞質雄性不育系CN311A為母本,恢復系CN115R為父本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幼苗:青綠色,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187 cm,莖粗2.6 cm,葉片數30片。

花盤:凸盤,傾斜度4-5級,直徑21.1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95.6 g。

籽粒:長卵形,黑底白邊白條紋,長1.8 cm,寬0.8 cm,百粒重15.0g,籽仁率48.7%。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59%。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21.10);黑斑病1級(16.88);褐斑病1級(16.72);銹病1級(11.41)。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198.5kg,比對照SH909增產12.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39.5 kg,比對照SH909增產11.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3.6 kg,比對照SH909增產5.1%。

平均生育期100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6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37、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4號

品種名稱:KD2511

申請單位:新疆康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不育系3為母本,恢復系R54為父本雜交育成。母本是以內蒙三號和北葵15號進行雜交而成;父本是從美國花葵雜交種中分離而來。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219 cm,莖粗2.9 cm,葉片數32片。

花盤:微凸,傾斜度3-5級,直徑22.3 cm,舌狀花橘黃色,管狀花橘黃色,花粉黃褐色,單盤粒重105.8 g。

籽粒:長卵形,黑底白邊白條紋,長1.9 cm,寬0.8 cm,百粒重13.7g,籽仁率58.8%。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71%。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1.47;黃萎病1級(19.06);黑斑病1級(14.07);褐斑病2級(50.94);銹病2級(33.13)。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194.4kg,比對照SH909增產10.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8.6 kg,比對照SH909增產26.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4.7 kg,比對照SH909增產10.8%。

平均生育期105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500-2900株。

注意事項:向日葵褐斑病、銹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38、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5號

品種名稱:3638C

申請單位:烏拉特前旗新世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種子2000公司以雄性不育系360A為母本,恢復系33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167 cm,莖粗2.8 cm,葉片數28片。

花盤:凸盤,傾斜度3級,直徑20.2 cm,單盤粒重120.4 g。

籽粒:長錐形,灰底白邊,長2.0 cm,寬0.8 cm,百粒重17.4 g,籽仁率53.1%。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4.32%。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2級(27.19);黑斑病1級(11.26);褐斑病1級(18.6);銹病1級(2.03)。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240.0kg,比對照DK119增產18.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25.1 kg,比對照RH3146減產2.3%。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61.3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8.1%。

平均生育期97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5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100℃以上地區種植。

39、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6號

品種名稱:LD1355

申請單位:巴彥淖爾市科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福來利公司以胞質雄性不育系2627為母本,恢復系1582為父本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甙色素強,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172 cm,莖粗2.7 cm,葉片數28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3-5級,直徑20.6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104.3 g。

籽粒:長形,灰底白邊白條紋,長2.1 cm,寬0.8 cm,百粒重15.5g,籽仁率52.1%。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00%。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2級(47.35);黑斑病1級(8.75);褐斑病2級(33.76);銹病1級(23.13)。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208.0kg,比對照DK119增產3.1%。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39.4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8.6%。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0.2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2.3%。

平均生育期10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5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褐斑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40、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7號

品種名稱:RH318

申請單位:內蒙古三瑞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CHS公司以胞質雄性不育系A231為母本,恢復系96R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黃綠色,幼莖黃綠帶紫色。

植株:株高167 cm,莖粗2.4 cm,葉片數29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4-5級,直徑19.8 cm,舌狀花橘黃色,管狀花橘黃色,花粉褐色,單盤粒重101.0 g。

籽粒:長形,黑底白邊,長2.1 cm,寬0.8 cm,百粒重16.5 g,籽仁率44.0%。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28%。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15.16);黑斑病1級(9.07);褐斑病2級(27.66);銹病1級(13.60)。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20.0 kg,比對照RH3146增產9.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43.7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2.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1.0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8.4%。

平均生育期98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向日葵褐斑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200℃以上地區種植。

41、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8號

品種名稱:CH609

申請單位:五原富田種業  

品種來源:以胞質雄性不育系CH0105A/B為母本,胞質雄性不育恢復系R0166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219 cm,莖粗2.6 cm,葉片數33片,葉片心形。

花盤:傾斜度3-5級,直徑21.2 cm,單盤粒重110.5 g。

籽粒:長卵形,黑底白邊,長2.2 cm,寬0.9 cm,百粒重17.1 g,籽仁率47.8%。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3.48%。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3級(51.57);黑斑病1級(16.72);褐斑病1級(9.38);銹病1級(5.79)。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230.3kg,比對照SH909增產31.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48.4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5.9%。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8.6 kg,比對照RH3146增產17.0%。

平均生育期105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100-2300株。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42、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09號

品種名稱:SH312

申請單位:內蒙古三瑞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CHS公司以胞質雄性不育系A230為母本,恢復系R26為父本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幼苗:深綠色,幼莖深綠帶紫色。

植株:株高167 cm,莖粗2.5 cm,葉片數31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3-5級,直徑20.9 cm,舌狀花橘黃色,管狀花橘黃色,花粉褐色,單盤粒重107.3 g。

籽粒:長卵形,黑底白邊,長1.8 cm,寬1.0 cm,百粒重17.5 g,籽仁率46.2%。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5.70%。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20.16);黑斑病1級(16.10);褐斑病2級(25.63);銹病1級(6.10)。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預備試驗,平均畝產210.9kg,比對照DK119增產4.5%。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35.0 kg,比對照SH909增產13.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普通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1.9 kg,比對照SH909增產14.6%。

平均生育期100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8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向日葵褐斑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4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0號

品種名稱:JK518

申請單位:呼和浩特市金色世紀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不育系30510A為母本,恢復系08R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220 cm,莖粗2.6 cm,葉片數32片,葉片心形。

花盤:微凸,傾斜度3-5級,直徑20.6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黑色,花粉黃色,單盤粒重115.2 g。

籽粒:長形,黑底白邊,長2.1 cm,寬0.8 cm,百粒重14.8 g,籽仁率50.5%。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5.46%。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2級(38.91);黑斑病1級(19.85);褐斑病1級(12.35);銹病1級(23.6)。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6.7 kg,比對照RH3146增產27.2%。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4.1 kg,比對照RH3146增產20.4%。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長粒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34.7 kg,比對照RH3146增產31.7%。

平均生育期105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100-2300株。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44、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1號

品種名稱:享禾大白邊

申請單位:奈曼旗享禾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當地農家品種“奈曼大磕”為基礎材料經連續5年定向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甙色素強,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290 cm,莖粗3.1 cm,葉片數45片。

花盤:平盤,傾斜度4-5級,直徑20.9 cm,單盤粒重117.6 g。

籽粒:長形,黑底白邊,長2.1 cm,寬0.8 cm,百粒重17.4 g,籽仁率52.6%。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6.24%。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2級(35.16);黑斑病1級(17.97);褐斑病1級(22.35);銹病2級(30.79)。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5.7 kg,比對照星火花葵增產4.4%。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1.2 kg,比對照星火花葵增產10.0%。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2.9 kg,比對照星火花葵增產6.5%。

平均生育期120天,比對照早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0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銹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地區種植。

45、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2號

品種名稱:大通農葵1號

申請單位:扎魯特旗大通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當地農家品種“黑白邊”為基礎材料經連續5年定向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甙色素強,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302 cm,莖粗3.1cm,葉片數46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4-5級,直徑20.6 cm,單盤粒重119.1 g。

籽粒:長形,黑底白邊,長2.2 cm,寬0.9 cm,百粒重19.1 g,籽仁率51.4%。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蛋白含量17.10%。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3級(57.35);黑斑病1級(10.94);褐斑病1級(21.41);銹病2級(28.91)。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4.1 kg,比對照星火花葵增產3.4%。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5.4 kg,比對照星火花葵增產12.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食用向日葵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9.1 kg,比對照星火花葵增產10.1%。

平均生育期121天,比對照早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5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向日葵黃萎病、銹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地區種植。

46、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3號

品種名稱:N19012

申請單位: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先正達種子公司以雄性不育系MS190為母本,poll-12為父本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177 cm,莖粗2.2 cm,葉片數30片。

花盤:微凸,傾斜度3-4級,直徑19.8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黃色,單盤粒重77.4 g。

籽粒:卵圓形,黑底灰邊,百粒重5.0 g,籽仁率75%。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脂肪含量48.17%。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8.60);黑斑病1級(20.00);褐斑病1級(10.16);銹病1級(20.47)。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37.8 kg,比對照G101增產7.5%。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4.0 kg,比對照G101增產13.6%。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44.6 kg,比對照G101增產12.7%。

平均生育期96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44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47、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4號

品種名稱:LD1615

申請單位:巴彥淖爾市科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福來利公司以胞質雄性不育系C160為母本,恢復系150B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色素甙色素強,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175 cm,莖粗2.4 cm,葉片數32片,葉片心形。

花盤:凸盤,傾斜度3-5級,直徑19.9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74.7 g。

籽粒:錐形,黑底灰邊灰條紋,百粒重5.0 g,籽仁率73.1%。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脂肪含量46.90%。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13.60);黑斑病1級(13.44);褐斑病1級(1.10);銹病1級(19.07)。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72.0 kg,比對照S31增產7.5%。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3.1 kg,比對照S31增產3.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5.9kg,比對照S31增產1.9%。

平均生育期99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48、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5號

品種名稱:LD1008

申請單位:巴彥淖爾市科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美國福來利公司以400A為母本,CR1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色素甙色素強,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188 cm,莖粗2.3 cm,葉片數33片,葉片心形。

花盤:凸盤,傾斜度3-4級,直徑20.1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79.2 g。

籽粒:短錐形,黑底灰邊有條紋,百粒重5.1 g,籽仁率75%。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脂肪含量41.54%。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13.29);黑斑病1級(11.88);褐斑病1級(7.82);銹病1級(22.03)。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63.6 kg,比對照G101增產19.1%。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66.3 kg,比對照G101增產19.1%。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57.0 kg,比對照G101增產18.5%。

平均生育期100天,比對照早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株左右。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49、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6號

品種名稱:赤葵雜三號

申請單位: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品種來源: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以 99101-122A為母本,211-21121R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色素甙色素強,幼莖紫色。

植株:株高212 cm,莖粗2.3 cm,葉片數30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3-4級,直徑18.0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64.3 g。

籽粒:錐形,黑底灰邊,百粒重7.1 g,籽仁率72.2%。

品質: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脂肪含量39.83%。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6.41);黑斑病1級(22.97);褐斑病1級(8.29);銹病1級(9.38)。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9.4 kg,比對照G101增產14.1%。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2.9 kg,比對照G101增產10.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4.4 kg,比對照G101增產5.4%。

平均生育期97天,與對照同期。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600-38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50、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7號

品種名稱:S18

申請單位: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品種來源:澳大利亞太平洋種子公司以14366為母本,3401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甙色素輕或無,幼莖淡綠色。

植株:株高227 cm,莖粗2.6 cm,葉片數34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3-5級,直徑18.4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79.2 g。

籽粒:長錐形,灰底黑條紋,百粒重6.3 g,籽仁率75.0%。

品質:2007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脂肪含量45.21%。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4.38);黑斑病1級(8.60);褐斑病1級(7.82);銹病1級(0.16)。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67.6 kg,比對照S31增產16.7%。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97.3 kg,比對照S31增產17.5%。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91.4 kg,比對照S31增產20.9%。

平均生育期105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200-36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51、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葵2009018號

品種名稱:S27

申請單位: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品種來源:澳大利亞太平洋種子公司以10347為母本,3069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花青甙色素中等,幼莖淡紫色。

植株:株高206 cm,莖粗2.4 cm,葉片數36片,葉片心形。

花盤:平盤,傾斜度3-4級,直徑18.6 cm,舌狀花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橘黃色,單盤粒重79.8 g。

籽粒:圓錐形,黑底灰條紋,百粒重6.2 g,籽仁率77.0%。

品質:2007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白城)測定,子實粗脂肪含量45.35%。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08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田間自然抗病性鑒定,盤腐型菌核病0級(0.00);莖、根腐型菌核病0.00;黃萎病1級(12.75);黑斑病1級(7.68);褐斑病1級(5.86);銹病0級(0.00)。。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46.1 kg,比對照S31增產7.3%。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81.7 kg,比對照S31增產11.3%。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油用向日葵中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81.8 kg,比對照S31增產17.0%。

平均生育期102天,比對照早3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200-3600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種植。

52、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豆2009001號

品種名稱:蒙豆30號

申請單位: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蒙豆16為母本,89-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出苗感光后下胚軸為綠色。

植株: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106 cm,分枝0.1個,尖葉,白花,灰色茸毛。

莢:彎鐮形,熟色深褐色,3-4粒莢多。

籽粒:圓型,種皮黃色,子葉黃色,種臍淡褐色,百粒重20 g。

品質: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品質分析室測定,粗蛋白43.59%,粗脂肪21.00%。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科院大豆研究中心人工接種抗性鑒定,中抗大豆灰斑病菌7號(7.00MR),中感大豆花葉病毒SMVI(MS)。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27.8kg,比對照北豐九號增產4.95%。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21.3kg,比對照北豐九號增產6.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4.9kg,比對照北豐九號增產8.6%。

平均生育期116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2萬株左右。

注意事項:大豆花葉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5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豆2009002 號

品種名稱:綏農30

申請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

品種來源:以綏00-1052為母本,(哈97-5404×合豐47)的F1代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出苗感光后下胚軸為紫色。

植株: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85 cm,分枝1個,尖葉,紫花,灰色茸毛。

莢:彎鐮型,熟色褐色,3-4粒莢多。

籽粒:圓型,種皮黃色,子葉黃色,種臍黃色,百粒重18 g。

品質: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品質分析室測定,粗蛋白37.43%,粗脂肪23.35%。

抗性:2008年吉林省農科院大豆研究中心人工接種抗性鑒定,抗大豆灰斑病菌7號(0.31MR),中感大豆花葉病毒SMVI(38.46%MS),中感大豆花葉病毒SMVIII(MS)。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26.3kg,比對照北豐九號增產12.7%。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2.9kg,比對照北豐九號增產9.3%。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7.0kg,比對照北豐九號增產11.0%。

平均生育期116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壟作公頃保苗25萬株左右,窄行密植公頃保苗35萬株左右。

注意事項:大豆花葉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地區種植。

54、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薯2009001號

品種名稱:底西芮

申請單位:內蒙古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內蒙古正豐馬鈴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由農業部從荷蘭引入。

性狀描述:

植株:直立,株高55 cm,莖綠色,葉片綠色,花冠紫色。

薯塊:橢圓形,薯皮紅色,薯肉淺黃色。

品質:2005年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Vc 18.6mg/100g,干物質22.8%,淀粉16.6%,還原糖0.65%,粗蛋白2.19%。

抗性:200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病性檢驗,抗馬鈴薯X病毒病(12.6R),中抗馬鈴薯Y病毒病(25.9MR);河北農業大學抗病性鑒定,中感馬鈴薯晚疫病。

試驗情況:

2002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05.7 kg,比對照紫花白增產2.1%。

2003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64.8 kg,比對照紫花白減產4.0%。

2004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53.1 kg,比對照紫花白增產0.4%。

平均生育期95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4000株。

注意事項:馬鈴薯晚疫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1900℃以上地區種植。

55、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薯2009002號

品種名稱:興薯一號

申請單位:興安盟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來源于中薯3號變異株。

性狀描述:

植株:直立,株高52 cm,莖綠色,葉片綠色,花冠白色。

薯塊:扁圓形,薯皮淡黃色,薯肉乳白色,單薯重91.0 g。

品質:2008年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Vc 22.1mg/100g,干物質24.8%,淀粉14.6%,還原糖0.17%,粗蛋白2.52%。

抗性:200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病性檢驗,中抗馬鈴薯X病毒病(29.6MR),中抗馬鈴薯Y病毒病(30.4MR);河北農業大學抗病性鑒定,中感馬鈴薯晚疫病。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00.6 kg,比對照費烏瑞它增產0.4%。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45.0 kg,比對照費烏瑞它增產15.8%。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72.2 kg,比對照費烏瑞它減產1.0%。

平均生育期82天,比對照晚2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000-5000株。

注意事項:馬鈴薯晚疫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烏蘭察布市≥10℃活動積溫1800℃以上地區種植。

56、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甜2009001號

品種名稱:KW5145      

申請單位:德國KWS種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品種來源:以KWSMS0067為母本,KWSP7203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葉:葉片深綠,葉叢斜立,葉片窄長,葉柄較細長,苗期發育快,葉片功能期長。

塊根:圓錐型,青頭較小,根形整齊,根溝較淺,塊根白凈。

品質:2008年測定,K離子含量4.66 mmol/100克鮮重,Na離子含量1.10 mmol/100克鮮重,a-N含量3.31 mmol/100克鮮重。

綜合抗性:2008年在抗(耐)叢根病鑒定試驗中,在三級叢根病地病情指數0.17。

試驗情況:

2007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17 kg,比對照增加44.0%;平均含糖14.5 %,比對照降低0.58度。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938 kg,比對照甜研309增產25.9%;平均含糖14.6%,比對照減少0.47度。

兩年平均畝產5227 kg,比對照增產34.9%;平均含糖14.6%,比對照減少0.53度。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甜菜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15 kg,比對照甜研309增產25.0%;平均含糖15.0%,比對照減少0.09度。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5500株左右。

注意事項:制定合理的輪作制度,確保輪作年限在4年以上,避免重、迎茬和過量使用氮肥,嚴格杜絕大水大肥。播種前用殺菌劑(如福美雙、苗盛、土菌消等)和殺蟲劑(如呋喃丹、高巧等)拌種,7、8月份應十分重視葉部病蟲害防治,適時噴灑農藥。在濕潤年份或地區,應特別注意防褐斑病。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地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