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蒙豆15號(呼交98-124)
選育單位: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1993年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綏84-5674為母本,以北87-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描述:
葉:長葉。
花:開花早,花期長,白花。
植株:主莖結莢為主,分枝少,成熟時植株深褐色,植株上部莢豐富。
莖稈:莖稈粗壯,節間短、抗倒伏,株高70?左右。
豆莢:4粒莢多,亞有限結莢習性,抗炸莢。
籽粒:籽粒黃色,圓形,無色臍,百粒重24g左右。
品質:蛋白質含量40.14%,脂肪含量20.61%。
生育期:生育日數114天。
病蟲發生情況:抗大豆食心蟲、霜霉病及大豆疫病。
抗逆性:抗倒伏。
試驗情況:2001年呼倫貝爾市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2.6kg,比對照北豐9號增產11.42%。2002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6.04kg,比北豐9號增產11.70%。2001-2002年區試共17點次,增產點16點,平均畝產138.8kg,比對照北豐9號增產11.56%。2002年呼倫貝爾市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6.9kg,比北豐9號增產10.27%。
栽培技術要點:
選地:選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
栽培密度:大壟栽培時高肥地塊公頃保苗20?25萬株,低肥地塊30萬株;窄行密植時公頃保苗35萬株。
施肥:如重迎茬地塊種植應增施鉀肥(KCL或K2SO4)75?/公頃,拌種衣劑,初花期(趟封壟土前)公頃追施尿素75?。
注意事項:及時防治大豆食心蟲。
適應區域:≥10℃有效積溫2200?2400℃積溫區,適應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和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南部及第三積溫帶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