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赤葵2號(食用型)
選育單位:赤峰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1995年赤峰市農科所利用集團選擇法在農家品種寸嗑的生產田中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描述:
幼苗:幼苗綠色,生長健壯。田間長勢強,較整齊,遺傳性狀穩定。莖稈:莖粗5cm,莖稈粗壯。
花盤:花盤直徑25-35cm,平盤。
籽粒:粒色黑白條紋,黃白邊,紡綞形,商品粒長2.5cm以上占80%,自然結實率70%,百粒重23 g。
植株:株高280cm,無分枝。
品質:籽仁率51%,籽仁粗脂肪含量55.09%,粗蛋白含量26.42%。
生育期:125天,在赤峰屬中晚熟品種。
特異性:商品性較好,炒食香、酥脆、粒大、易食。
病蟲發生情況:耐菌核病,中抗銹病。
試驗情況:2000年在赤峰市5個點次試驗平均畝產209.54Kg,比對照寸嗑增產6.91%;2001年在赤峰市6個點次試驗平均畝產219.37Kg,比對照增產3.77%;2002年在赤峰市6個點次試驗平均畝產196.24Kg,比對照寸嗑增產6.55%;三年17個點次平均畝產208.32Kg,比照增產5.79%。2001年在赤峰市6個旗縣7個點次生產示范,平均畝產206.93Kg,比平均對照184.23 Kg,增產12.2%;2002年在全市6個旗縣7個點次試驗平均畝產211.93 Kg,比平均對照188.14 Kg,增產12.65%;二年14個點次平均畝產209.43 Kg,比平均對照增產12.435%。
栽培技術要點:
選茬:精細整地保墑,爭取一次全苗,忌重茬和隔茬。
播種:適時播種,北部4月25日開始播種,南部5月初或以成熟時不受初霜凍影響來確定播種期,不宜過晚,山旱地可浸種座水點種。
施肥:畝施15-20公斤復合肥做底肥,結合趟地培土畝施15-20公斤復合肥做追肥,施肥時要離開根部20cm處,以防燒壞葵花根莖。
種植密度:水澆地不宜過密,畝保苗900-1000株,山旱地1200-1400株。
田間管理:早間苗,及時鋤草,鏟耥培土增大根系,防后期倒伏,南部旗縣在7-8月份雨量較多年份,注意銹病發生,可用20%萎銹靈400-600倍液隔15天噴撒一次。偏遠地區,開花時每畝引進一箱蜜蜂授粉。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在開花和灌漿期各澆一次水。
注意事項:灌漿期開始防鳥和鼠害,及時收獲,邊收邊脫粒、晾曬,防發霉影響籽實色澤和商品價格。
適應區域:≥10℃活動積溫2400℃以上區域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