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
選育單位:內蒙古大民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母本:92-20;父本:92-26。92-20是1987年從黑龍江五號中選擇早熟、抗霜霉病的優良單株,經五年五代單株分離選育而成。92-26是1988年從福山大白菜品種中選擇外葉數少的優良單株,經五年五代單株分離選育而成。1993年配制雜交組合。
特征特性:
葉片:葉色淡綠,白綠幫。
植株:株高35厘米,株幅30厘米,球形指數1.2, 外葉5-6片,葉球炮彈形,矮樁合抱,平均單株重3-4公斤, 早熟,凈菜率高,結球性好, 產量高,一般畝產6500-7000公斤。
品質:優良,口感好,Vc含量29.0mg/100g,總糖含量3.18%,固形物含量為5.4%,分別比對照83-1高3.9 mg/100g、28.7%、1.9%,纖維素含量為0.35%,比對照品種低30.0%。
生育期:生育期65天左右。
抗性:較抗霜霉病。
試驗情況:1997?1998年經兩年10點次區域試驗,兩年平均公頃產量103111.85公斤,比對照品種83-1增產20.0%。1999-2000年兩年10點次生產試驗,兩年平均公頃產量101475.42公斤,比對照品種83-1增產20.6%。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秋季栽培, 選地塊平整,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2-3m3,磷酸二銨15公斤。內蒙古自治區在7月上中旬播種,其它地方依當地氣候而定。行株距0.6mX0.3-0.35m,每畝保苗3300株左右。畝用大民磷鉀寶250毫升,兌水15公斤,噴在刨埯點種后的種子上,促苗齊、全、壯,生長后期包心快而緊實;苗期和蓮座期噴施大民綠興2-3次,在蓮座期、結球期合理追肥、澆水,及時中耕除草,用多菌靈、農用鏈毒素、菜蟲立滅等農藥防治病、蟲害。
適應區域: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秋白菜種植地區均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