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蒙豆17號(hao)(原(yuan)代號(hao)呼交271)
選育單位: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1999年,呼倫貝爾市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以89-9為母本,蒙豆9號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得F0代種子。1999年和2000年,在海南省加代F1、F2、F4、F5,2000年和2001年在農科所內種植選擇F3和F6代。2001年決定選品系“01S2-271”,后更名為“呼交271”。
性狀描述:
苗:出苗感(gan)光后下陪胚軸為綠色。
葉片:披針葉型,色濃綠。
植株:株高為80厘米左(zuo)右,主莖結(jie)莢,有效分枝0-0.4個(ge),茸毛灰色(se),。
莢:莢(jia)大小中等,結莢(jia)密集(ji),熟色為褐色,3-4粒莢(jia)多,莢(jia)彎鐮型(xing),亞(ya)有限(xian)結莢(jia)習性(xing)。
花:白色。
籽粒:圓形,種皮黃色,子葉黃色,無色臍,百粒重19克。
品質:
經農業(ye)部(bu)谷(gu)物(wu)品質(zhi)監督檢(jian)驗測試中心化驗結果:蛋白質(zhi)含(han)量:39.89%,脂肪含(han)量:21.21%。
病蟲發生情況:
經田間(jian)鑒定:抗大(da)(da)豆(dou)霜霉(mei)病、灰斑病和大(da)(da)豆(dou)花葉病毒(du)病。
接種鑒定:抗大豆灰斑病,中抗大豆花葉病毒SMVI株系,中感大豆花葉病毒SMV混合株系。
試驗情況:
2003年區域試(shi)驗,平(ping)均產量1749.4 kg/公(gong)頃,比(bi)對照北(bei)豐九(jiu)號增產15.0%。
2004年(nian)區(qu)域試驗,平均產量1942.0kg/公頃(qing),比對照北(bei)豐(feng)九號(hao)增產7.3%。
兩年(nian)區域試(shi)驗,平均產量1845.7kg/公頃,比對照(zhao)北豐九(jiu)號增(zeng)產11.2%。
2004年(nian)生產(chan)試(shi)驗,平均產(chan)量1837.5kg/公頃,比對照北豐九(jiu)號增(zeng)產(chan)4.6%。
栽培技術要點
適應區域:在(zai)(zai)≥10℃活動積(ji)溫(wen)適(shi)應在(zai)(zai)2200℃積(ji)溫(wen)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