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來源:系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母本Y731,來源自育系,父本18-599,來源四川農業大學玉米所。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7天,幼苗綠色,長勢強,成株整齊,株型半緊湊,株高261厘米,穗位103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雄穗分枝9-15個,花絲粉紅色,果穗柱型,穗長17.4厘米,穗行數16.9行,行粒數32.3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穗粗5.4厘米,出籽率84.3%,百粒重29.9克。經兩年接種鑒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絲黑穗、紋枯病和莖腐病。籽粒容重718克/升,粗蛋白含量 10.6%,粗脂肪含量 5.1%,粗淀粉含量71.2%,賴氨酸含量0.32%。
(3)產量表現:2003~2004年參加平丘A組區域試驗,2003年8個試點,平均畝產491.9公斤比對照川單13增產7.0%;2004年9個試點,平均畝產539.7公斤,比對照川單13增產5.0%;兩年14點次增產、3點次減產,平均畝產517.2公斤,比對照增產5.9%;2004年參加同組生產試驗,5點平均畝產494.79公斤,比對照川單13平均增產13.1%。
(4)栽培要點:適宜春播,適宜密度為2800-3500株/畝,注意苗期控氮和重施攻苞肥。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四川平壩、丘陵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