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種單位:成都市第一農業科學研究所
(2)品種來源:2001年引自天津黃瓜研究所。
(3)特征特性:植株生長勢強,莖粗壯,葉片肥大,深綠色,分枝中等,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單性結實能力強,瓜條生長速度快,不易化瓜,一般夜溫11-13℃可正常生長。瓜條長棒狀,深綠色,剌瘤中等,白剌,單瓜長35cm,重200g,品味佳,商品性好。抗病豐產,耐低溫弱光,宜早春和秋延后大棚栽培。
(4)產量表現:2001、2002年早春棚栽試驗平均畝產3616公斤,較對照(中農8號)畝增產642公斤,增長21.58%;2003年、2004年多點棚栽試驗,畝產3511-4587公斤,較對照(白絲條)增產1676-3048公斤。
(5)栽培要點:早春育苗栽培,1月上旬播種,苗齡40-50天,3葉1心煉苗,2月中下旬,大棚內采用小拱棚高畦定植,畦寬60 cm,畦距30cm ,雙行栽培,株距30 cm,畝栽1800-2000株,忌澆大水;前期注意保溫和適當通風,氣溫降至15℃時加蓋草苫,超過35℃適當降溫,根瓜采收前將小拱棚的薄膜掀起順蔓,4月上旬左右揭開小拱棚。結瓜期間加強肥水管理,水分供應合適的表現是:龍頭伸直不卷縮,卷須打彎較少,葉不墨綠。從結瓜到拉蔓需追肥3-5次,每次可畝施專用肥8-10公斤,也可葉面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該品種從開花到采收約10天左右,應及時采收,加強對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6)適宜種植地區:適應川西平原及相似生態區大棚種植,不宜在盆周高山地區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