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2)品種來源:綿育3號與抗蟲棉品系雜交后代通過系統選擇培育而成。
(3)特征特性:生育期132天,植株塔形,生長穩健,株高85cm左右,葉片中等大,葉色稍淡,結鈴性強,鈴卵圓稍尖,鈴殼薄、吐絮暢,單鈴重5.50g,衣分43.05%,衣指7.9g,籽指9.1g。抗棉鈴蟲和紅鈴蟲;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測定,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0-29.72mm,比強度28.60-30.40cN/Tex,麥克隆值4.52-4.60。
(4)產量表現:2003-2004年參加四川省棉花區域試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籽棉203.40Kg、皮棉87.76Kg、白花皮棉72.47Kg,分別為對照川棉56的104.62%、101.57%、109.48%;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籽棉212.90Kg、皮棉91.11kg、白花皮棉74.56Kg,分別為對照川棉56的111.35%、107.53%和116.64%。
(5)栽培要點:①播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前期為最佳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最佳移栽期。②)播量、密度:畝用種量1.5-2.0kg,二寸見方方格或肥團育苗,密度3000株/畝左右。③施肥:重施底肥和初花肥,穩施苗蕾肥。底肥占總量的30%左右,苗蕾肥占10-15%,初花至盛花占50%以上。④田間管理:及時防治蚜蟲、紅蜘蛛,適時適量施用縮節安化控。
(6)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四川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