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2)品種來源:1996年以綜合性狀較好的91-31-303作母本,以優質早熟的川薯294作父本配制組合成的高產兼用型品種,1997年對后代進行培育,經多年篩選、鑒定和品比,2001-2002年參加并于2002年通過省區試,2003年進行并通過大區生產試驗。
(3)特征特性:中晚熟、長蔓,兼用型。薯塊:薯塊長紡錘形,皮色淡紅,肉色白黃。烘干率27-30%,淀粉率15-17%。 萌芽性:萌芽早,單塊萌芽15根以上,長勢較旺。結薯習性:結薯集中,單株結薯3-4個。大中薯率88.9%。 藤葉性狀:長蔓型,株型為匍匐,蔓長約250厘米,偏細,蔓色綠帶褐,節色紫,頂葉深褐,葉片心臟形。抗性:抗黑斑病性明顯優于對照。
(4)產量表現:省區試兩年平均,鮮薯畝產2581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14.9%;藤葉畝產2206.7公斤,增產18.2%,薯干畝產714公斤,增產9.8%;淀粉畝產411.9公斤,增產17.6%;生物鮮產折畝產4792.7公斤,增產16.5%;生物干產畝產978.8公斤,增產12.0%。 大區生產試驗:鮮薯產量為 2079.8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15.18%;藤葉畝產1592.7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12.3%;薯干畝產為723.5公斤,增產17.9%,。畝生物鮮產為4012.7公斤,較對照增產9.2%。淀粉畝產為449.7公斤,較對照增產24.3%。畝生物干產平均為935.46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16.6%。
(5)栽培要點:本品系適應性較強,栽培技術同大田生產。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甘薯主產區均可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