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涼山州西昌農業科學研究所、西昌市良種場
(2)品種來源:1990年選用LW2S為母本,昌米017-6為父本,采用系譜法,經1991-2002年12代選育,于2002年穩定成系。
(3)特征特性:該品種全生育期167.8天,較對照昌米011長9.5天。株高94.6-101.6厘米,苗期生長旺盛,葉色濃綠,株型適中,劍葉短,直立,葉緣、葉耳、葉枕、葉舌、節間均為綠色。分蘗力較強,單株莖蘗數4-5個,畝有效穗一般為22萬左右,成穗率70%左右。穗形彎垂形,穗長20.0-21.4厘米,每穗著粒104.6-114.9粒,結實率90%,千粒重28.0克。谷粒黃色,長寬比3.1,細長形,穎尖淺黃色,芒稀有,后期轉色落黃好,易脫粒。品質測定:出糙率79.4%,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9.1%,堊白率4%,堊白度0.4%,透明度1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46mm,直鏈淀粉17.5%,蛋白質9.2%。抗性鑒定:葉瘟3級,頸瘟7級。
(4)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涼山州區試,四點平均畝產577.2?,比對照昌米011增產19.7%;2005年續試,四點平均畝產623.3?,比對照增產23.1%;兩年平均畝產600.3?,比對照增產21.4%,;平均增產點次100%。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0.2公斤,比對照昌米011增16.5%。
(5)栽培要點:①播種期:驚蟄至春分播種為宜,小滿前移栽,秧齡40-50天為宜,畝用種量2-3公斤,培育壯秧;②栽插密度:栽插規格可采用20×16.7?、16.7×16.7?或寬窄行(23.3+16.7)×16.7?、(23.3+16.7)×13.3?,每畝2-2.5萬穴,每穴栽4-5苗,畝栽基本苗8-10萬為宜;③施肥管理:施肥上應重底早追,增施農家肥,以N、P、K肥配合施用為佳,并適當補充微量元素肥料(如鋅肥等),施肥量應按地力及苗情靈活掌握,避免偏施氮肥;④適時收割:成熟時及時收獲,緩慢風干,不宜曝曬,以利于提高產量、品質及色澤,提高商品性;⑤其余栽培管理措施,如除草、防治病蟲害、水漿管理等均與一般大田生產相同。
(6)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四川省涼山州秈稻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