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遲花晚蘿卜
審定編號:粵審菜2005011
選育單位:汕頭市白沙蔬菜原種研究所
品種來源:組合92110A中的變異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常規品種。遲熟,播種至初收70~80天。植株半直立,開展度65厘米,葉色深綠有茸毛。肉質根長圓柱形,長33-38厘米,橫徑6.5-8厘米,單根重1-1.5公斤。皮、肉皆白色,不易空心,質脆,味甜,纖維少。品質測定結果:水分96%、碳水化合物2.70%、蛋白質0.36%、粗纖維0.57%、總抗壞血酸1.89mg/100g。抗逆性強,耐抽苔,田間表現較抗花葉病毒病和軟腐病。
產量表現:1996~1998年在潮州進行生產試驗,畝產4546公斤,比對照種南畔洲晚蘿卜增產35%。1999年至2000年在揭陽市進行多點試驗,畝產4377.7公斤,比對照種增產29%。2004年3月,由汕頭市科技局組織專家現場鑒定,實測畝產達5839.29公斤,比對照種增產45.77%。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我省中南部地區為10月至翌年1月。(2)選擇地勢平坦的沙壤土或沙質土;(3)整地時深翻細耕,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堆肥20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4)2~3片真葉展開時,應及時間去弱雜苗;4~5片真葉時應進行定苗,株行距25×30厘米;(5)破肚期應適當控肥控水,破肚后應重施追肥及均勻澆水;(6)全生育期應注意調查并防治蚜蟲、菜青蟲、小菜蛾;(7)播種后65天可采收,采收持續期30天以上。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白沙遲花晚蘿卜屬常規品種。遲熟,產量高。質脆,味甜,纖維少品質好。豐產、耐寒性強,耐抽苔,不易空心。田間表現較抗花葉病和軟腐病。適宜我省中南部地區冬季、早春播種,其他地區晚秋播種。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