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豫審稻2006003
選育單位:原陽縣農科所、河南黃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魯香粳1號×新稻68-11
特征特性:屬早熟常規粳稻品種,全生育期150天。株型集散適中,株高110cm,,分蘗力中等,莖桿彈性好,較抗倒狀;葉鞘綠色,后期葉色較淡,成熟時葉片較披;散穗形,穗長21.1cm;谷粒橢圓,黃色;后期落色好;畝有效穗20萬左右,平均每穗總粒數117.4粒,結實率84.8%,千粒重27g。
抗性鑒定:2005年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C13、ZD7、ZE3、ZF1表現免疫,對ZB21、ZG1高感(5級);中抗穗莖瘟病;對白葉枯致病型菌株PX079、浙173表現中抗,對菌株KS-6-6表現抗,對 JS-49-6表現感;感紋枯病。
品質分析:2004、2005兩年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平均出糙率84.0%,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0.1%,堊白粒率11.5%,堊白度1.3%,直鏈淀粉16.6%,膠稠度83mm,透明度1級,堿消值7級,具香味。
產量表現:2003年河南省粳稻品種區域試驗,9點匯總,平均畝產稻谷428.6kg,比對照1豫粳6號減產6.4%,差異不顯著;較對照2黃金晴增產2.2%,不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6位。2004年續試,11點匯總,平均畝產稻谷506.9kg,較對照1豫粳6號減產1.9%,差異不顯著;較對照2黃金晴增產12.5%,達極顯著差異,居15個參試品種第8位。
2005年河南省粳稻品種生產試驗,9點匯總,平均畝產稻谷529.1kg,較對照豫粳6號增產1.45%,居7個參試品種第2位。
適宜區域:河南省沿黃粳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5月5日前播種,秧田畝播量25-30kg,秧齡35天,稀播培育帶蘗壯秧。
2、栽插方式:插秧密度為中等肥力田10×26cm,穴插3-5苗;高水肥田13×30cm,穴插3-5苗,畝基本苗6-8萬。
3、合理施肥:秧苗一葉一心期追施斷奶肥,畝秧田用尿素7.5-10kg;移栽前2-3天施送嫁肥,每畝2-3kg;大田宜重施基肥,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配合施用微肥;早施分蘗肥,促前期早發、穩長,后期施用花、粒肥,促壯桿大穗。
4、田間管理:淺水插秧,寸水分蘗,夠蘗曬田;后期干干濕濕,干濕交替;成熟前7天停水,防止倒伏;秧田防治稻薊馬,根據蟲情測報,7月20日左右防治二化螟,8月中旬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