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滇審稻2009003號
申請單位: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選育單位: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兩系雜交稻課題組2001年采用安徽省農科院育成的光敏核不育系2301S與自育恢復系云R144雜交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48天,株高109.1厘米,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色淡綠,葉片披散適中,莖蘗粗壯,抽穗整齊,功能葉持續時間長,成熟落黃正常,青枝臘桿,抽穗后莖桿較軟,抗倒伏力稍弱,高肥水條件下,倒伏現象嚴重,穗長23.3厘米,穗總粒數155粒,穗實粒數114粒,千粒重27.6克,畝有效穗18.1萬穗,成穗率59.8%,落粒性適中。米質檢測:出糙率81.3%,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5.9%,堊白粒率43%,堊白度4.3%,直鏈淀粉22.9%,膠稠度62mm,粒長7.2mm,長/寬3.1,透明度1級,堿消值5級,加工品質好。稻瘟病抗性級別2級,抗性鑒定評價:強。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云南省雜交秈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84.8千克,比對照增產1.7%,增產點(次)率50%。生產示范平均畝產600-650千克,比對照增產5-8%。
適宜區域:適宜在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稻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