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品種
京審菜2009001 惠春
審定編號:京審菜2009001
品種名稱:惠春
選育單位:北京中聯韓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95-81-8-23×BC6-9XX
特征特性:春播大白菜品種,定植后55天收獲,株型半直立,株高38厘米,開展度54厘米,葉色綠,外葉葉緣全緣,外葉葉面微皺,綠白幫,葉球合抱,筒形,顏色淺綠,內葉顏色白色,葉球高27厘米,直徑17cm,球形指數1.6,外葉數12片,球葉數56片;中心柱長4.3cm,葉球凈菜重1.9公斤,凈菜率70.7%。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為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黑腐病;冬性強,兩年試驗均未發生抽苔現象。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凈菜平均畝產7308公斤,比對照強勢增產2.1%;2008年生產試驗凈菜平均畝產7047公斤,比對照強勢增產3.2%。
栽培技術要點:北京地區春大棚種植1月下旬至2月初育苗,3月初定植;春露地種植3月初育苗,4月初定植,也可以3月底4月初露地直播。種植密度一般為行距50厘米,株距30-40 厘米,每畝栽苗3500 株左右,春大棚、溫室搶早栽培可以適當密植。育苗時,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晚上以15℃為宜。確保育苗期間苗床的最低溫度在13℃以上,否則易抽薹,超過25℃時,要通風降溫。育苗時保持水分充足,定植后要求小水勤澆,見干見濕。定植或播種前,每畝施用農家肥3000kg作基肥,追肥分2次進行,緩苗后可每畝追施尿素10kg、復合肥10kg,撒施或開溝穴施,進入結球期后,每畝再隨水追施尿素10kg。防蟲是春季病蟲害防治的重點,主要防治潛葉蠅、蚜蟲、小菜蛾等,防治潛葉蠅可選用斑潛凈等,防治蚜蟲可選用一遍凈等,防治小菜蛾可選用滅白可、菜田一次凈等。苗期和蓮座期應噴施瑞毒霉、甲霜靈或其他防治霜霉病的藥劑1-2次,以預防霜霉病的發生。此外,春季氣候多干熱,澆水應及時,積極預防干燒心病。春白菜收獲過晚易發生抽薹,同時由于后期雨水多,氣溫高,容易大面積發生病蟲害。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春播種植。
京審菜2009002 京秋黃心70
審定編號:京審菜2009002
品種名稱:京秋黃心70
選育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
品種來源:99550×98236
特征特性:秋播中熟大白菜品種,播種后65~70天收獲,株型直立,生長勢旺,株高47厘米,開展度62厘米,外葉淺綠色。葉球頂部舒心,葉球長筒形,球心葉淺黃色,葉球高44厘米,直徑14cm,球形指數3.1,結球緊實,單球重2.5公斤,凈菜率74.2%。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為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黑腐病。
產量表現: 2007~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凈菜平均畝產5325公斤,比對照小雜61增產18%;2008年生產試驗凈菜平均畝產5431公斤,比對照小雜61增產12%。
栽培技術要點: 7月下旬至8月初露地單壟直播,9月底~10月初收獲,行株距53×40cm,每畝密度約3000 株。栽培管理同一般早、中熟大白菜,產量較高,喜肥水,每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kg作基肥。追肥分兩次進行,緩苗后可追施尿素每畝10kg,復合肥10kg,撒施或開溝穴施。進入結球期后,每畝再隨水追施尿素10kg。要及時中耕除草,同時要注意防治蟲害。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秋播種植。
京審菜2009003 京秋娃娃菜
審定編號:京審菜2009003
品種名稱:京秋娃娃菜
選育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
品種來源:06-699×06-459
特征特性:秋播小株型品種,成熟期56天,株型半直立,株高32厘米,開展度36厘米,葉色綠,葉球合抱,筒形,球色綠,心葉淺黃色,葉球高24厘米,直徑10cm,球形指數2.4,外葉數8片,球葉數38片,葉球重0.6公斤,凈菜率62.4%。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為抗霜霉病,高抗病毒病,抗黑腐病。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凈菜平均畝產5568公斤;2008年生產試驗凈菜平均畝產5988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7月下旬至8月下旬間可排開播種,栽培簡易,管理同普通早熟大白菜,要求密植。干旱半干旱地區可采用窄壟雙行種植,壟寬1.6尺(53cm),株距約20cm,潮濕多雨地區可采用高畦,每畦定植4~6行,行株距25×25cm。每畝種植密度約8000~10000株,畝用種量200~300克。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秋播種植。
京審菜2009004 金秋90
審定編號:京審菜2009004
品種名稱:金秋90
選育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楊凌上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RC7Î03S1207
特征特性:秋播晚熟大白菜品種。播種后90天收獲,株型直立,葉球長筒形,頂部合抱,葉球淺綠色,葉球高52厘米,球形指數3.2,葉球重3.1公斤,凈菜率73.6%,軟葉率63.0%。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為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兩年區域試驗凈菜平均畝產7068公斤; 2007~2008年兩年生產試驗凈菜平均畝產6526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7月底播種,采用小高壟單行直播。每667?留苗密度1800~2000株。喜高肥水,栽培中注意增施基肥,及時追肥澆水。基肥每667?施有機肥4000~5000?,生育期間追施“提苗肥”、“發棵肥”、“攻心肥”3~4次,肥料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生育后期用1.5%磷酸二氫鉀或4%尿素水溶液根外噴施1~2次。灌水要做到三水齊苗,五水定苗,幼苗期小水勤澆,保持地面濕潤,包心后7~10天澆水1次,防止大水漫灌。在收獲前10天停止澆水,以免葉球含水量過多,不耐貯藏。鑒于該品種生育期較長,建議適當早播。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秋播種植。
西瓜品種
京審瓜2009001 美秀
審定編號 :京審瓜2009001
品種名稱 :美秀
選育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種來源 :99W23×99w-11
特征特性 :小型西瓜雜種一代。植株生長勢強,第一雌花平均節位7.3,果實發育期32.9天。單瓜重1.50公斤,果實橢圓形,果型指數1.22,果皮綠色覆細齒條,有蠟粉,皮厚0.6厘米,果皮較脆。果肉紅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1.1%,中邊糖差2.3%,口感好。果實商品率93.0%。枯萎病苗期室內接種鑒定結果為感病。
產量表現 :區試平均畝產2976公斤 ,比對照紅小玉增產1.7% 。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532公斤 ,比對照紅小玉增產15.8% 。
栽培技術要點 :提倡立體栽培,立體栽培畝育苗用種量150克。雙蔓或單蔓整枝,畝定植1800~2500株。多施有機肥,座果后增施磷鉀肥,采收前7~10天控水,以增加果實甜度,提高果實品質。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種植。
京審瓜2009002 圣女紅2號
審定編號 :京審瓜2009002
品種名稱 :圣女紅2號(區試代號:圣女紅)
選育單位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所
品種來源 :W23-18-7×W23-17-9
特征特性 :小型西瓜雜種一代。植株生長勢強,第一雌花平均節位7.6,果實發育期34.7天。單瓜重1.81公斤,果實橢圓形,果型指數1.33,果皮綠色覆細齒條,有蠟粉,皮厚0.5厘米,果皮較脆。果肉粉紅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0.6%,中邊糖差2.4%。果實商品率95.9%。枯萎病苗期室內接種鑒定結果為中抗。
產量表現 :區試平均畝產3261公斤。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294公斤,比對照紅小玉增產8.0% 。
栽培技術要點 :提倡立架栽培,單蔓整枝株距22-25厘米,雙蔓整枝株距35-40厘米。開花期應行人工輔助授粉,成熟前10天控制灌水。該品種中抗枯萎病,苗期注意預防猝倒病。栽培應施足基肥,重施膨瓜肥,并增施鉀肥。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種植。
京審瓜2009003 國鳳
審定編號 :京審瓜2009003
品種名稱 :國鳳
選育單位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
品種來源 :K210×FM
特征特性 :早熟西瓜雜種一代。植株生長勢較強,第一雌花平均節位8.0,果實發育期30.8天。單瓜重4.57公斤,果實高圓形,果型指數1.06,果皮淺綠色覆墨綠色窄齒條,有蠟粉,皮厚0.9厘米,果皮較韌。果肉紅色,中心折光糖含量9.6%,中邊糖差1.9%。果實商品率98.0%。枯萎病苗期室內接種鑒定結果為感病。
產量表現 :區試平均畝產3052公斤,比對照京欣1號減產4.9%。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225公斤 ,比對照京欣1號減產8.5% 。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沙壤地塊種植,每畝地定植株數為600株左右,株行距60cm×180cm左右,三蔓整枝,主蔓第3-4雌花留瓜,每株留一個瓜。在生產上注意不要低節位座瓜。每畝可施腐熟農家肥2500kg左右,復合肥10-20kg。膨瓜期每畝追施尿素和硫酸鉀10公斤(比例為1:1)。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種植。
京審瓜2009004 京玲
審定編號 :京審瓜2009004
品種名稱 :京玲
選育單位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
品種來源 :TS98×SL-1
特征特性 :小型無籽西瓜雜種一代。植株生長勢強,第一雌花平均節位9.0,果實發育期35.5天。單瓜重1.89公斤,果實高圓形,果型指數1.05,果皮綠色覆細齒條,有蠟粉,皮厚0.8厘米,果皮韌。果肉紅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0.7%,中邊糖差2.2%,著色癟籽無或少,白色癟籽少且小。果實商品率97.3%。枯萎病苗期室內接種鑒定結果為中抗。
產量表現 :區試平均畝產3048公斤 ,比對照紅小玉增產6.4% 。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436公斤 ,比對照紅小玉增產12.6% 。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沙壤地塊種植,三蔓整枝,每畝地定植株數為800株左右,株行距45cm×180cm左右,主蔓第3-4雌花留瓜,用普通2倍體西瓜花粉對花,每株留一個瓜。每畝可施腐熟農家肥2500kg左右,復合肥10-20kg。膨瓜期每畝追施尿素和硫酸鉀10公斤(比例為1:1)。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種植。
京審瓜2009005 京欣8號
審定編號 :京審瓜2009005
品種名稱 :京欣8號
選育單位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
品種來源 :198×J-102
特征特性 :中晚熟西瓜雜種一代。植株生長勢強,第一雌花平均節位11.2,果實發育期34.3天。單瓜重5.43公斤,果實高圓形,果型指數1.10,果皮綠色覆墨綠色齒條,有蠟粉,皮厚1.2厘米,果皮韌。果肉粉紅色,中心折光糖含量9.0%,中邊糖差2.3%。果實商品率97.5%。枯萎病苗期室內接種鑒定結果為抗病。
產量表現 :區試平均畝產3560公斤,比對照西農8號減產2.7%。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97公斤 ,比對西農8號減產0.4% 。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沙壤地塊種植,每畝地定植株數為600株左右,株行距60cm×180cm左右,三蔓整枝,主蔓第3-4雌花留瓜,每株留一個瓜。每畝可施腐熟農家肥2500kg左右,復合肥10-20kg。膨瓜期每畝追施尿素和硫酸鉀10公斤(比例為1:1)。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