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京審豆2009001
品種名稱:中黃30
選育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品661×中黃14
特征特性:該品種在北京地區春播全生育期127天,比對照中黃13號早3天。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紫花,棕毛,黃莢;平均株高70.1厘米,主莖節數16.1個,有效分枝1.2個;結莢高度15.0厘米;單株有效莢62.8個,單株粒數137.7個,單株粒重25.3克,百粒重19.0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有微光,種臍黃色。落葉性好,不裂莢。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質含量41.70%,粗脂肪含量21.44%。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中抗大豆花葉病毒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232.9公斤,比對照中黃13號增產20.8%;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34.5公斤,比對照增產16.1%。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宜播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畝1.5萬株為宜,出苗后在第一對真葉展開時要及時間苗定苗;畝施磷酸二銨10公斤、氯化鉀4公斤、有機肥1000公斤作底肥,在花莢期根據植株長勢長相可噴施葉面肥;注意及時防治大豆蚜蟲、紅蜘蛛等害蟲,成熟時要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北京地區春播種植。
京審豆2009002 中黃44
審定編號:京審豆2009002
品種名稱:中黃44(區試代號:中作J4012)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科豐14×科新3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7天,比對照科豐14晚2天;亞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紫花,灰毛,褐莢;平均株高87.8厘米,主莖節數15.3個,有效分枝1.9;結莢高度20.8厘米;單株有效莢38.6個,單株粒數76.2個,單株粒重15.3克,百粒重23.1克;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微光,種臍褐色。落葉性好,不裂莢。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含量43.77%,粗脂肪含量19.43%。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中抗大豆花葉病毒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91.7公斤,比對照科豐14增產8.8%;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2.2公斤,比對照增產13.5%。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宜播期為6月上中旬;每畝1.5萬株為宜,出苗后在第一對真葉展開時要及時間苗定苗;畝施磷酸二銨10公斤、氯化鉀公斤、有機肥1000公斤作底肥,在花莢期根據植株長勢長相可噴施葉面肥;注意及時防治大豆蚜蟲、紅蜘蛛等害蟲,成熟時要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京審豆2009003 中黃45
審定編號:京審豆2009003
品種名稱:中黃45(區試代號:中作056082)
選育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黃21×WI995
特征特性: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7天,比對照科豐14晚2天;亞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白花,棕毛,褐莢;平均株高78.4厘米,主莖節數15.4個,有效分枝1.0;結莢高度17.0厘米;單株有效莢49.3個,單株粒數97.1個,單株粒重15.8克,百粒重17.3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有微光,種臍藍色。落葉性好,不裂莢。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含量36.04%,粗脂肪含量23.68%,系高油品種。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抗大豆花葉病毒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203.0公斤,比對照科豐14增產14.9%;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31.4公斤,比對照增產30.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6月上中旬,畝保苗1.2~1.5萬株。畝施有機肥2~3噸、磷酸二銨10~15公斤、鉀肥5公斤作底肥;出苗后及時中耕鋤草,花莢期注意澆水、施肥及防治病蟲害,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京審豆2009004 中黃46
審定編號:京審豆2009004
品種名稱:中黃46(區試代號:中作03P-1)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ti15176×Century-2.3
特征特性: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6天,比對照科豐14晚1天;亞有限結莢習性,三角形葉,白花,灰毛,褐莢;平均株高81.2厘米,主莖節數15.0個,有效分枝2.8;結莢高度15.6厘米;單株有效莢46.8個,單株粒數79.8個,單株粒重15.1克,百粒重21.4克;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微光,種臍淡褐色。落葉性好,不裂莢。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質含量38.37%,粗脂肪含量22.23%,缺失脂肪氧化酶2、3(lox-2.3),系高油品種。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中感大豆花葉病毒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201.0公斤,比對照科豐14增產13.9%;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3.9公斤,比對照增產14.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中、上等肥力地種植, 6月中下旬播種,一般密度1.5萬株/畝左右。適時早播,足墑下種;出苗后適時間苗、定苗,如有缺苗及時補苗,確保苗齊、苗壯。出苗后及時中耕鋤草,花莢期注意澆水、施肥及防治病蟲害。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京審豆2009005 北農103
審定編號:京審豆2009005
品種名稱:北農103(區試代號:BN1003-12)
選育單位:北京農學院
品種來源:中黃18 (60Co-γ 輻照)
特征特性: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98天,比對照科豐14早7天;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白花,棕毛,黃莢;平均株高52.4厘米,主莖節數12.5個,有效分枝2.7;結莢高度12.2厘米;單株有效莢37.0個,單株粒數74.1個,單株粒重16.1克,百粒重21.5克;籽粒扁橢圓形,種皮青色、有微光,種臍黑色。落葉性好,不裂莢,抗倒伏性較好。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含量40.17%;粗脂肪含量19.87%。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抗大豆花葉病毒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82.2公斤,比對照科豐14增產4.3%;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6.17公斤,比對照增產21.29%。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麥收后播種,6月中、下旬播種,畝密度1.8萬株左右;足墑播種,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確保苗全、苗齊、苗壯。播種前每畝可施10公斤尿素、二銨作底肥,遇旱澆花莢鼓粒水;播后苗前噴施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并及時中耕鋤草,注意防治病蟲害,“十一”之前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