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品種認定編號:蒙認稻2007001號
品種名稱:龍粳13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興安盟農研所
審定情況:2004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審稻2004006。
品種來源:由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藥離體培養方法育成。
性狀描述:
植株:緊湊型,主莖11片葉,株高74.5cm。
葉:出苗至拔節前葉色深綠,葉鞘綠色。
穗:長14.5cm,單穗粒數平均70粒左右。
籽粒:橢圓型,無芒,穎尖淺褐色。
品質:2003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糙米率83.5%,精米率75.1%,粒長5.4mm,粒寬3.1mm,堊白米率1.0%,堊白度0.1%,直鏈淀粉17.77%,膠稠度69.8mm,堿消值7.0級,粗蛋白質8.31%。
抗性:2001~2003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抗性鑒定,抗稻瘟病。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水稻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469.88kg/畝,比對照合江19增產15.6%。
平均生育期136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采用旱育苗移栽技術。中等肥力地塊參考施肥量:畝施磷酸二銨10kg,尿素20~24kg,硫酸鉀7kg。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56、品種認定編號:蒙認稻2007002號
品種名稱:龍粳14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興安盟農研所
審定情況:2005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審稻2005001。
品種來源:由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外源總DNA轉導技術,以龍粳4號為受體,轉導玉米黑301的總DNA育成的早熟新品種。
性狀描述:
植株:緊湊型,主莖11片葉,株高84.5cm。
葉:出苗至拔節前期葉片深綠,葉鞘綠色。
穗:長14.5cm,平均單穗粒數81粒。
籽粒:橢圓型,無芒,穎尖淺黃色,千粒重25.25g。
品質:2004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哈爾濱),糙米率81.7%,精米率74.0%,粒長5.0mm,堊白度0.4%,直鏈淀粉18.95%,膠稠度70.3mm,堿消值7.0級,粗蛋白7.02%。
抗性:2003~2004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抗稻瘟病。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水稻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473.2kg/畝,比對照合江19增產16.4%。
生育期138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采用旱育苗移栽技術。中等肥力地塊參考施肥量:畝施磷酸二銨7~10kg,尿素17~20kg,硫酸鉀7kg。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57、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麥(B)2007001號
品種名稱:墾啤麥2號
申請單位:呼倫貝爾市紅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1996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HS-96-19。
品種來源:以羅巴斯特(Robust)為母本、艾蘇爾(Azure)為父本有性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植株:高85~110cm。
穗:長方型、半彎,長齒芒。
籽粒:淡黃色,千粒重40.5~42.0g。
品質:2004年全國麥芽質量檢測中心測定,蛋白質11.24%,糖化時間10min,色度3.50EBC,α-氨基酸186mg/100g,細粉浸物80.2%,糖化力377WK,庫爾巴哈值49,可溶性氮97.5mg/100g。
試驗情況:
2005~2006年特尼河農場試驗站進行小區試驗,2005年平均產量338.75kg/畝,2006年平均產量401.69kg/畝。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5月10日~30日。
密度:畝保苗30~35萬株。
施肥用量:N:P2O5:K2O=15:20:10≥45%復合肥為準施肥量,夏翻地8kg/畝,秋、春翻地施肥量12~15kg/畝。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18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58、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麥(B)2007002號
品種名稱:墾啤麥7號
申請單位:呼倫貝爾市紅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04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登記2004003。
品種來源:以Ant90-2 為母本、紅92-25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植株:幼苗半匍匐,株高90~105cm。
穗:長齒芒,粒數20~24粒。
籽粒:千粒重45.0~48.0g。
品質:2003年全國麥芽質量檢測中心測定,蛋白質11.65%,糖化時間12min,色度3.75EBC,α-氨基酸153mg/100g,細粉浸出物82.4%,糖化力335WK,庫爾巴哈值42,可溶性氮85.4mg/100g。
試驗情況:
2005年大面積生產推廣種植,平均產量276.61kg/畝。
2006年大面積生產推廣種植,平均產量287.93kg/畝。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5月10日~30日。
密度:畝保苗30~35萬株。
施肥用量:N:P2O5:K2O=15:20:10≥45%復合肥為準施肥量15~18kg/畝。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18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59、品種認定編號:蒙認麥(B)2007003號
品種名稱:墾啤麥8號
申請單位:呼倫貝爾市紅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05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登記2005002。
品種來源:以墾啤麥3號(紅91-29)為母本、紅92-25為父本有性雜交育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95~100cm。
穗:半散型,長齒芒,穗粒數24~28粒。
籽粒:淡黃色,千粒重45.0~48.0g。
品質:2004年全國麥芽質量檢測中心測定,蛋白質11.40%,糖化時間10min,色度3.25EBC,α-氨基酸165mg/100g,細粉浸出物80.7%,糖化力336WK,庫爾巴哈值41,可溶性氮83.4mg/100g。
試驗情況:
2005~2006年參加特尼河農場試驗站小區試驗。2005年平均產量278.45kg/畝,2006年平均產量359.5kg/畝。
2006年大面積生產示范種植,平均產量326.91kg/畝,比墾啤麥2號增產68.9%,比墾啤麥7號增產11.4%。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5月10日~30日。
密度:畝保苗30~35萬株。
施肥用量:N:P2O5:K2O=15:20:10≥45%復合肥為準施肥量15~18kg/畝。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18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60、品種認定編號:蒙認谷2007001號
品種名稱:綠野谷
申請人:張海儒、張殿云、婁士林
品種來源:1995年選擇青谷子的變異株,經系統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綠色。
植株:株高135cm,分蘗率5%。
果穗:長鞭型,松緊適中,穗長27.2cm,單株穗重25.2g。
籽粒:灰白谷,綠米,千粒重3.4g,出谷率81.4%。
品質:2003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粗蛋白16.63%,粗脂肪3.99%,氨基酸14.1%,直鏈淀粉17.7%,維生素B15.0mg/kg,硒72.63ug/kg。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田間自然條件下,谷銹病、谷瘟病、果穗病輕微發生。
試驗情況:
2004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46.8kg/畝,比對照赤谷4號和赤谷8號分別增產6.5%、2.2%。
200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79.3kg/畝,比對照赤谷4號和赤谷8號分別增產9.3%、10.7%。
200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83.6kg/畝,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5.7%。
栽培技術要點:
密度:畝保苗2~3萬株。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8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61、品種認定編號:蒙認谷2007002號
品種名稱:峰谷11
申請單位:赤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承谷8號為母本、赤谷4號為父本(承谷8號由河北承德所引進,赤谷4號為赤峰所培育的谷子品種)采用品種間有性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倒卵型。
植株:半緊湊型,株高136.7cm。
果穗:紡錘型,穗松緊適中,主穗長23.6cm,單株穗重22.6g,單株粒重18.7g。
籽粒:圓型,白谷、黃米,千粒重3.1g,出谷率82.4%。
品質:2006年農業部作物品種資源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粗蛋白12.35%,粗脂肪2.9%,賴氨酸0.29%。
抗性:2005年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抗谷銹病(R),抗黑穗病(R),抗白發病(R)。
試驗情況:
2005~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63.1 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4.7%。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64.7kg/畝,比對照增產2.4%
平均生育期112天,比對照早1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當地10cm耕層溫度穩定通過8℃時播種。
密度:畝保苗2~3萬株為宜。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62、品種認定編號:蒙認谷2007003號
品種名稱:蒙豐谷7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以朱砂谷為母本、83旱574為父本經人工溫湯殺雄雜交配制而成。父本83旱574以昭谷一號×304雜交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葉片綠色,葉鞘綠色。
植株:前期株型為披散型,株高125.9cm,葉片數16~18片。
果穗:長紡錘型,松緊適中,穗長27.6 cm,平均單株穗重26.5 g,單株粒重20.3g。
籽粒:白谷,黃米,千粒重3.1g,出谷率76.6%。
品質:2007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粗蛋白14.35%,粗脂肪3.44%,直鏈淀粉22.34%,維生素B10.34mg/100g,鐵29.06mg/kg,硒0.075mg/kg,膠稠度166mm,糊化溫度6級。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田間自然條件下,谷銹病、谷瘟病、黑穗病和白發病輕微發生。
試驗情況:
200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53.7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3.2%。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70.4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5.5%。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69.3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3.7%。
平均生育期114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當地10cm耕層溫度穩定在8℃時播種。
密度:畝保苗3萬株為宜。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6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63、品種認定編號:蒙認谷2007004號
品種名稱:蒙黑谷8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農牧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以朱砂谷為母本、83旱574為父本經人工溫湯殺雄雜交配制, 1986~2000年在選種圃中歷經14個世代的株系選擇而成。母本朱砂谷選用地方優質品種資源,父本83旱574以昭谷一號×304雜交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葉片紫綠色,幼莖紫色。
植株:緊湊型,株高134.1cm,葉片數16~18片。
果穗:紡錘型,偏松,主穗長22.4cm,平均單株穗重20.4g,單株粒重16.3g。
籽粒:灰白谷,灰黑米,千粒重3.1g,出谷率79.9%。
品質:2007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粗蛋白13.53%,粗脂肪3.33%,直鏈淀粉23.10%,維生素B10.41mg/100g,鐵34.59mg/kg,硒61.99mg/kg,膠稠度為156mm,糊化溫度5級。
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田間自然條件下,白發病、谷銹病、黑穗病輕微發生。
試驗情況:
200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68.4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7.5%。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70.7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5.5%。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谷子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60.1kg/畝,比對照赤谷8號增產1.1%。
平均生育期111天,比對照早3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期:當地10cm耕層溫度穩定通過8℃時播種。
栽培密度:畝保苗3萬株為宜。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赤峰市≥10℃活動積溫25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