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薯
1、川薯59
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⑵品種來源: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于 1999年配制徐薯18×川薯101組合,2000年對其后代進行培育,經多年篩選、鑒定和品比,2003-2004年參加并通過省區試,2005年通過大區生產試驗。
⑶特征特性:株型為匍匐,中等蔓長,基部分枝8個左右,蔓粗0.5厘米;蔓色綠,節色紫。頂葉綠色,成熟葉綠色,心形,淺齒,天然不開花。結薯較集中,單株結薯2-4個。大中薯率為89.9%,高于對照。薯塊塊狀,較整齊。薯皮淡紅色,心色淺黃色,有淡紫暈。烘干率 27.54%,淀粉率15.21%,均與對照持平,熟食評分3.35,與對照相當 ,屬較優。單塊萌芽8-15根,平均12根。長勢旺。抗性:抗黑斑病性明顯優于對照。貯藏性好。
⑷產量表現: 兩年區試平均, 鮮薯畝產2387.6公斤,較對照增產10.81%;藤葉畝產2110.3公斤,增產22.6%,薯干畝產634.9公斤,增產7.52%,淀粉畝產343.6公斤,增產3.96%;畝生物鮮產4497.9公斤,增產16.04%;畝生物干產855.7公斤,增產10.41%,所有指標均較對照增產。
生產試驗結果: 9902-59鮮薯畝產為2041.5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6.56%;藤葉畝產2069.6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28.37%;薯干畝產為544.4公斤,增產6.6%;生物鮮產為4111.1公斤,較對照增產16.53%;淀粉畝產為408.2公斤,較對照增產7.34%;畝生物干產為792.7公斤,較對照南薯88增產12.57%。
⑸栽培要點 :
栽插密度與一般品種相同,凈作3000-4000株/畝。
⑹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甘薯主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