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蔗
1、甜城17
(1)品種來源:系內江市農科所用內江59-782×科5雜交選育而成。
(2)特征特性:節間筒形,莖實心,較泡脆。葉色深綠,葉片中等大。葉鞘青綠,有白色蠟粉,分布有毛群,老葉易自行脫落;前期生長快,耐寒性強,特抗倒伏。
(3)產量表現:經區試結果,單產7415公斤/畝,對照6176公斤/畝,比對照增產20.1%;平均蔗糖份14.55%,比較對照12.67%,高于對照1.88個百分點;含糖量1081公斤/畝,對照783公斤/畝,比對照提高38.1%。
(4)栽培要點:宿根性好,第一年宿根蔗的產量略高于新植蔗或與新植蔗持平。選擇土層深厚的平壩地或二臺土種植,有利于發揮豐產潛力。四川內地不蓋膜,適宜播種期為3月上中旬,攀西平壩區為2月下旬-3月上旬。前中期生長快,苗期、分蘗期的田間管理應比一般品種適當提前。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四川甘蔗區種植。
2、甜城18
(1)品種來源:母本桂82-271來源于廣西甘蔗研究所,父本科5來源于廣東省農科院甘蔗研究所,內江市農科所于1997年1月在海南崖城實施有性雜交,以后進行連續選育而成。
(2)特征特性:該品種早中熟,大莖,豐產、穩產,品質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芽圓形,飽滿,莖節間腰鼓形,莖曝光后紫紅色,葉色深綠,葉片大,不早衰。葉鞘淺紫紅色,老葉自行脫落。全期生長快,出苗率高,抗倒伏。汁多味純,甜度好。耐旱性、耐寒性、耐貯性強,抗病性強。
(3)產量表現:與對照品種“沱江紅”比較,該品種畝產7369.5公斤,“沱江紅”為4524.2公斤,比對照增產62.8%。田間鉆汁糖份為17.0%,對照“沱江紅”為15.1%,高出對照1.9%。榨出率為73.6%,對照為69.4%,高出對照4.2%。綜合商品性優于“沱江紅”。
(4)栽培要點:①選擇土層深厚的壩地或丘區二臺土種植有利于發揮豐產特性;②早勻苗、間苗,畝有效莖控制在4000-5000株以保證商品性優良;③不施含氯肥料以保證口味純正,止肥期宜于7月下旬前;④勤剝枯葉以利曝光增色。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四川甘蔗區種植。
高 粱
1、品種名稱:瀘糯8號
2、選育單位: 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3、品種來源:瀘糯8號系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自育糯不育系45A為母本,與山西省農科院高梁研究所糯恢復系35R為父本組配而成。
4、特征特性:瀘糯8號春播全生育期120天,幼苗綠色,芽鞘綠色,株高180厘米,成株葉片數21-22片。,穗長36厘米,穗紡錘形、中散,籽粒黃褐色、褐殼、橢園形、胚乳白色,糯質,穗粒重54.克,千粒重21克。抗葉斑病、耐黑穗病,活桿成熟。籽粒粗蛋白含量 10.5%,粗淀粉含量73.07%,賴氨酸含量0.34%,單寧含量1.38%.釀造濃香型白酒出酒率為42.3%,比本地糯高梁高0.8%,釀造小曲酒出酒率為60%,酒質優良。
5、產量表現:2003年多點試驗平均畝產420.2公斤,比對照青殼洋高梁增產42.4%,2004年平均畝產368.4公斤,比對照青殼洋高梁增產29.6%。兩年10點次均增產,兩年平均畝產394.3公斤,比對照青殼洋高梁增產8.8%;2004年參加同組生產試驗,畝產450.7公斤,比對照青殼洋高梁平均增產40.1%。
6、栽培要點:適宜密度凈作為6000-7000株/畝,間作為4000-5000株/畝;夏直播不遲于5月中旬。注意移栽苗齡不超過30天,在6葉齡內移栽。
7、適宜種植地區: 四川省平壩、丘陵地區。
青 稞
1、康青6號
(1)選育單位:甘孜州農業科學研究所
(2)品種來源:(康青3號/藏青80)F1/Hiploly
(3)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幼苗直立,葉色深綠,分蘗較強,葉耳白色(抽穗后轉紫色)。株型緊湊,穗層整齊,成穗率中等。株高98-108厘米,生育期春播125-140天。穗長方形,四棱長齒芒,三聯小穗稀,護穎窄,乳熟期葉耳、穎脈呈紫色,外穎脈3-5條。穗長6.6厘米,穗粒數38-43粒。千粒重44-48克,籽粒長橢圓,裸粒白色,收獲粒色黃。粗蛋白含量12.4%,粗淀粉含量69.5%,賴氨酸含量0.46%。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對條銹病、白粉病免疫,無網斑病,中感赤霉病。區試田間觀察,中感云紋病。
(4)產量表現:兩年區試12點平均畝產237.5公斤,比對照康青3號212.2公斤,增產26.3公斤,增產12.5%。多點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72.0公斤,較對照康青3號212.9公斤,增產59.2公斤,增產27.8%。
(5)栽培要點:①適期播種:春播區以4月上旬至4月中旬為宜,冬播春麥區比當地小麥遲播5-10天。②密度:基本苗春播一般15-22萬/畝,冬播10-15萬/畝。肥地宜稀,瘦地宜密。③施肥與田間管理:前茬以豆薯和休閑地為佳,畝施有機肥800-1000公斤。重茬地畝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尿素3-5公斤作底肥。5葉期至拔節前除草,并視苗情追肥。注意防治赤霉病、云紋病。
(6)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川西北高原春播青稞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