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來源:蓉稻9號系成都市第二農科所用綿陽市農科所選育的綿5A與自育恢復系蓉恢408配組而成的中秈遲熟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
(2)特征特性:該品種全生育期151-152天,比對照汕優63長2天。有效穗15.62萬,成穗率64.1%,株高119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穗長24.9厘米,每穗著粒158.7粒,每穗實粒119粒,結實率75.2%,千粒重28.3克。稻瘟病抗性鑒定:葉瘟1-6級,頸瘟1-5級,對稻瘟病的抗性明顯強于對照汕優63。品質鑒定:糙米率80%,精米率71.2%,整精米率52.5%,長寬比3.3,堊白米率25%,堊白度4.6%,膠稠度68mm,直鏈淀粉含量23.9%,蛋白質含量8.4%。達到國頒三級優質米標準。
(3)產量表現:該組合2002~2003年參加四川省水稻中秈遲熟優質米組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08.72公斤,比對照汕優63減產3.09%。其中2002年平均畝產519.36公斤,比汕優63減產1.46%;2003年平均畝產497.2公斤,比汕優63減產4.88%,2003年在樂山、宜賓、綿陽、南充、達州進行生產試驗,5點平均畝產548.21公斤,比汕優63增產6.81%。
(4)栽培要點:適期播種,培育壯秧,畝窩數1.5-1.7萬,重底早追,N、P、K配合施用,淺水灌溉,適時曬田,及時防治病蟲、雜草。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我省平壩、丘陵地區汕優63種植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