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安徽 » 正文

2006年安徽審定玉米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6-10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127
 

玉      米

鄭035

鄭035,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44。系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用H05×五黃桂,于2002年育成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稀植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502.8公斤和446.1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分別增產6.46%和10.08%;兩年區試14點次,13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474.5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8.14 %;2005年同步生產試驗,5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508.8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6.78%。適宜在安徽省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夏播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農大108晚熟2天;幼苗葉尖橢圓型,苗期長勢旺盛,牙鞘紫紅色;株型較松散,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雄穗分枝15個左右,花藥紅色,花絲紅色;全株約20片葉,葉片寬大下披,活棵成熟,抗倒伏能力較強。果穗筒形,穗長18.0厘米,粗5.0厘米左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約32粒,出籽率86%,千粒重340克,穗軸紅色,籽粒馬齒型,純黃色。

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接種鑒定結果:高抗小斑病、莖腐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彎苞菌葉斑病和矮花葉病,中抗瘤黑粉病。

夏播種植應盡量提早播種,每畝留苗3000~3500株,可采用寬窄行種植,一般寬行83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提高播種質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鉀肥,高產田增施鋅肥;加強田間管理,水肥管理上注意前控后促。

金海2106

金海2106,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45。系山東省萊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用JH3009×齊319-5,于2001年育成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稀植組區域試驗,2004年區試平均畝產499.4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3.51%,達極顯著水平;2005年區試平均畝產423.3公斤,較對照增產4.45%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15點次,12點增產,3點減產,平均畝產443.9公斤,比對照增產3.94 %。2005年同步生產試驗,5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493.5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3.57%。適宜在安徽省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該品種夏播生育期97天,苗期牙鞘淺紫色,長勢一般,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株型緊湊,花藥綠色,花絲青色,雄穗分枝11個左右,全株約19片葉,部分試點倒伏較重,空桿較多,莖腐病較重。果穗長筒型,半硬粒,籽粒純黃,穗長18.7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較少,穗行數平均16行,且年季間較穩定,行粒數32粒,出籽率87%,千粒重320克左右。

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接種鑒定結果:高抗大、小葉斑病、矮花葉病,抗彎孢菌葉斑病、莖腐病和玉米螟,感瘤黑粉病。

夏播種植一般在6月中旬播種,每畝留苗3000~3500株,麥田套種、清種或間作均可,一播全苗,施好基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澆好開花至灌漿期的豐產水,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生產中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魯寧202

魯寧202,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46。系山東省濟寧市農科院用Lx9801×N13育成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密植組區域試驗, 2004年區試,平均畝產534.3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89%,達極顯著水平;2005年區試平均畝產429.9公斤,比對照增產5.99%,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14點次,12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482.1公斤,比對照增產5.93 %。2005年同步生產試驗,5點全部增產,畝產503.8公斤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19%。適宜在安徽省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該品種全生育期和鄭單958相同,株型較緊湊,苗期長勢較弱,牙鞘紫紅色,花藥護穎綠色,花絲粉紅色,雄穗分枝10-14個,全株約20片葉,上部葉片下披松散,較抗倒伏,病害輕,活棵成熟。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果穗長筒形,白軸,硬粒型,籽粒黃白色,穗長17厘米,粗5厘米,穗行數14.0行,行粒數32粒,出籽率86%,千粒重349克較高。

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接種鑒定結果:抗大斑病、莖腐病、矮花葉病,中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感瘤黑粉病、玉米螟。

夏播種植一般在6月20日以前播種為宜,每畝留苗3500~4000株,麥田套種、清種均可。注意前中后期均衡施肥。生產中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金來玉5號

金來玉5號,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47。系山東萊州金萊種業有限公司用JL4148×JL045,于1999年育成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密植組區域試驗區域試驗,2004年區試平均畝產522.0公斤,較對照鄭單958增產3.45%,達顯著水平;2005年區試平均畝產430.8公斤,較對照鄭單958增產6.21%,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14點次,11點增產,3點減產,平均畝產476.4公斤,比對照增產4.68 %。2005年同步生產試驗,5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479.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86%。適宜在安徽省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夏播全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苗期長勢旺,牙鞘紫紅色,全株19片葉,穗上部葉片上沖,雄穗分枝10個左右較少,花藥護穎綠色,花絲粉紅色;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較抗倒伏,田間病害發生輕,保綠度高,活棵成熟,成熟期外觀長相良好。果穗筒形,穗長18厘米,粗4.9厘米,有少量禿頂,穗行數14行,行粒數36粒,白軸,硬粒形,籽粒純黃,外觀品質良好。出籽率86.8%左右,千粒重320克。

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接種鑒定結果:該品種高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莖腐病,抗大斑病、矮花葉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

夏播種植每畝留苗4000株,可采用寬窄行種植,麥田套種、清種均可,施足底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生產中注意防治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東911

東911(TH3618),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48。系四川東南種業公司用H89-22×H272育成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3-2004年兩年安徽省密植組區域試驗,2003年區試平均畝產358.5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80%;2004年區試平均畝產527.5公斤,比對照增產4.8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14點次,10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畝產443.0公斤,比對照增產6.81 %。2005年生產試驗,4點增產,1點減產,畝產475.6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02%。適宜在安徽省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該品種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果穗以下較松散,穗上部葉片較上沖,全株20片葉,牙鞘紫紅色,雄穗分枝10-14個左右,株高246厘米,穗位93厘米,穗長19厘米,較抗倒伏,田間病害發生輕,穗粗4.7厘米,有少量禿頂。果穗長筒型,籽粒純黃、硬粒型,紅軸,穗行數14行,行粒數34粒,千粒重340克。

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接種鑒定結果:高抗彎孢菌葉斑病,抗大斑病、抗矮花葉病,中抗莖腐病,感小斑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夏播種植一般在6月中旬播種,每畝留苗3500株,麥田套種、清種或間作均可,一播全苗,施足基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澆好開花至灌漿期的豐產水,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生產中注意防治小斑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皖玉17號

皖玉17號(HH003),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49。系安徽淮河種業有限公司用H98-3×H97-2育成的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2003-2005年三年安徽省密植組區域試驗,2003年區試平均畝產338.7公斤,較對照鄭單958增產3.74%。2004年區試平均畝產509.8公斤,較對照增產1.35%;2005年區試平均畝產433.0公斤,平均增產6.76%,達極顯著水平。2004年生產試驗中,5個點增產,1個點減產,平均畝產538.9公斤,較鄭單958增產5.24%。適宜在安徽省作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夏播生育期95天,株型緊湊,上部葉片寬大,苗期長勢一般,株高240厘米,穗位90厘米,果穗穗柄短,雄穗分枝較短,分枝數23-28個,全株20片葉,花藥黃色,花絲青色。果穗筒形,籽粒硬粒型,純黃色,白軸,外觀商品品質較好,穗長16厘米,穗粗4.5厘米稍細,禿頂較少,穗行數14行,行粒數34粒較多,出籽率88%左右較高,千粒重300克較低。

據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害鑒定結果:抗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瘤黑粉病、矮花葉病,中抗小斑病、莖腐病,感玉米螟。

夏播種植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種,每畝留苗4000株,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同時配合使用磷、鉀、鋅肥;追施氮肥應提早,促早發。注意防旱、排澇,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皖玉18號

皖玉18號(宿糯1號),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50。系宿州市農科所用SN21×SN22,于2002年育成的糯質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鮮食組區域試驗, 2004年區試鮮果穗平均畝產822.5公斤,比對照增產49.9%;2005年區試鮮果穗平均畝產797.7公斤,比對照增產35.8%;兩年平均畝產810.1公斤,比對照增產42.6%。適宜在安徽省作鮮食玉米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夏播出苗至采收72天,與對照生育期相當。幼苗葉鞘紫紅色,總葉片數20片。雄穗分枝14個,花藥黃色,護穎淡紅色,花絲淺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0厘米,穗長19厘米,穗粗4.6厘米,軸粗2.9厘米,禿尖長2.9厘米,穗筒形,穗行數14行,行粒數30粒,粒白色,軸白色,鮮百粒重32.0克,田間病害較輕。品質評價結果,總評分85.5。

一般每畝留苗密度春播3500株、夏播4000株;與其它類型玉米隔離種植,空間隔離一般300米以上,時間隔離,以其它類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為宜;最佳采收期在受粉后23-25天;用高效低毒的藥劑防治病蟲害,在喇叭口期用生物制劑Bt防治玉米螟。

皖玉19號

皖玉19號(鳳糯2004),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51。安徽科技學院玉米所用黃白糯×糯6育成的糯質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鮮食組區域試驗,2004年鮮果穗平均畝產725.6公斤,比對照增產32.3%;2005年鮮果穗平均畝產637.4公斤,比對照增產8.5%;兩年平均畝產681.5公斤,比對照增產20.0%。適宜在安徽省作鮮食玉米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該組合出苗至采收71天,比對照生育期早1天。株高210厘米,穗位高92厘米,株型半緊湊,雙穗率0.3%,空桿率3.9%,倒伏率1.8%,倒折率1.0%。穗長16.9厘米,穗粗4.6厘米,軸粗2.8厘米,禿尖長2.9厘米,穗錐形,穗行數15.5行,行粒數25.6粒,粒白色,軸白色,鮮百粒重29.7克,田間病害記載結果,病害輕。品質評價結果,總評分84.9。

一般每畝留苗密度春播3300株、夏播3500株;與其它類型玉米隔離種植,空間隔離一般300米以上,時間隔離,以其它類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為宜;最佳采收期在受粉后23-25天;用高效低毒的藥劑防治病蟲害,在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用生物制劑Bt。播種時,按每畝20公斤溝施磷酸二銨,拔節前可按每畝25-30公斤尿素一次性施追肥。

中甜9號

中甜9號,審定編號:皖品審06050552。系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用CTB22×ZT67育成的超甜型雜交玉米新品種。

該品種參加2004-2005年兩年安徽省鮮食組區域試驗,2004年鮮果穗平均畝產813.1公斤,比對照增產48.2%;2005年鮮果穗平均畝產624.6公斤,比對照增產6.3%;兩年平均畝產718.9公斤,比對照增產26.6%。適宜在安徽省作鮮食玉米種植。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6年1月22日審定通過。

該組合出苗至采收73天,與對照相當。株高216.1厘米,穗位高68厘米,株型半緊湊,雙穗率0.4%,空桿率8.6%,倒伏率6.4%,倒折率0.7%。穗長19.2厘米,穗粗4.9厘米,軸粗2.9厘米,禿尖長3.6厘米,穗筒形,穗行數16.2行,行粒數30.5粒,粒黃色,軸白色,鮮百粒重31.0克,田間病害記載結果,病害輕。品質評價結果,總評分86.1。

一般每畝留苗密度春播3300株,夏播3500株;與其它類型玉米隔離種植,空間隔離一般300米以上,時間隔離,以其它類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為宜;最佳采收期在受粉后23-25天;用高效低毒的藥劑防治病蟲害,在喇叭口期用生物制劑Bt防治玉米螟。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