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2號
品種名稱:特優679
選育單位:廣西博士園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測679,測679是利用IR661作父本與(IR2061×合浦野生稻)F1雜交后,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6.7萬,株高117.9厘米,葉綠色,葉鞘紫色,穗長24.3厘米,每穗總粒數146.3粒,結實率84.6%,穗型和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色,無芒,谷粒長8毫米,長寬比2.6,千粒重27.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1.4%,長寬比2.3,堊白米率96%,堊白度19.2%,膠稠度4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7%。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29.6%~38.8%,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5.5~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4.20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84%(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30.94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6.42%(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7.57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4.63%。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4.86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0.68%。
栽培要點:1、桂南早造3月上旬播種,秧齡5葉移栽,每畝秧田播種量10千克,做到疏播培育多蘗壯秧。2、每畝插(拋栽)10萬基本苗。3、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參照遲熟雜交稻品種特優63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