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順優10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1號
品種名稱:順優109
選育單位:廣西大學
品種來源:順A×R109,R109為利用(鐘恢一號×測49)F 1 ×鐘恢一號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葉型中,葉色綠,葉型細長,劍葉豎直,葉鞘紫,每畝有效穗數20.0萬,株高99.8厘米,穗長20.5厘米,每穗總粒數119.1粒,結實率82.7%,穗型、著粒密度一般,穎色黃,稃尖紫色,無芒,谷粒長7.0毫米,長寬比2.7,千粒重26.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0%,整精米率58.8%,長寬比2.6,堊白米率14%,堊白度3.2%,膠稠度3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9%。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60.9%,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0;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0.24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5.00%;2008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6.98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9.01%(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88.61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7.01%。2008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9.63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3.62 %。
栽培要點:1、盡量插足基本苗,手插秧按20×13.2厘米或17×13.2厘米雙株植,拋秧苗用秧盤70塊左右;2、大田要及早追肥,爭取插田后15天內施完分蘗肥;3、其它管理參照金優463等同熟期的雜交組合。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或桂南稻作區低水位田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豐優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2號
品種名稱:豐優1號
選育單位: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豐7A×早恢1號(參加試驗代號:豐優早1號),早恢1號系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水稻所用R237與929中選單株雜交后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20.1萬,株高108.6厘米,穗長22.5厘米,每穗總粒數125.6粒,結實率81.8%;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黃色,有短芒,千粒重24.1克,谷粒長度6.9毫米,長寬比2.8。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3%,整精米率64.4%,長寬比2.7,堊白米率30%,堊白度6.5%,膠稠度4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6%;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76.6~91.8%,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0~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90.32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5.43%(不顯著);2008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52.31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5.59%(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71.32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5.51%。2008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6.39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0.56%。
栽培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桂中、桂北早造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晚造7月中下旬播種,采取旱育秧或濕潤育秧,培育多蘗適齡壯秧。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早造秧齡25-30天為宜,中上等肥力田塊,每畝插(拋栽)2萬穴,中等及肥力偏下田塊,適當增加密度;晚造秧齡不宜過長,應控制在15-20天內。3、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參照早熟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或桂南稻作區低水位田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3、T優585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3號
品種名稱:T優585
選育單位:廣西百色兆農兩系雜交水稻研發中心
品種來源:T98A×R585(T0463×先恢20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片上舉,劍葉直立,葉稍、葉耳、稃尖無色;每畝有效穗數19.2萬,株高99.5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24.5粒,結實率79.4%,千粒重26.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4%,整精米率63.2%,長寬比3.0,堊白米率16%,堊白度2.6%,膠稠度4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3%。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63.0~92.6%,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0~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2.75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66%(不顯著);2008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7.37千克,比對照金優463減產0.23%(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50.06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0.72%。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2.32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72%。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播種,桂北3月底4月初播種,秧齡4.5-5.0葉;晚稻桂中桂北7月上旬至中旬初播種,秧齡16-18天,拋秧秧齡3.0?3.5葉。 2、適當密植:畝插2.5萬蔸或拋栽2.3-2.5萬蔸。3、施肥采用“前促中穩后補”的施肥方法,適當增施磷鉀肥并適時適度曬田,增強抗倒能力。4、其它參照早熟雜交稻栽培技術。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4、吉優7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4號
品種名稱:吉優7號
選育單位: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湖南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吉2A×蜀恢007,蜀恢007為利用(蜀恢361×To463)F1×To463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9.3萬,株高102.0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21.2粒,結實率78.8%,千粒重26.9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5%,整精米率56.6%,長寬比3.1,堊白米率34%,堊白度6.3%,膠稠度4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4%。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93.6%,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0~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3.42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8%(不顯著);2008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8.18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4.62%(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60.80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3.21%。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4.20千克,比對照金優463增產7.4%。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在桂中、桂北作早稻栽培,宜在3月下旬播種,每畝秧田播種10-15千克,每畝大田用種2千克左右,一葉一心期噴施多效唑,二葉一心期及時追施“斷奶肥”。2、每畝插(拋栽)基本苗10-12萬。3、其它管理措施參照金優463等早熟雜交品種。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5、華優33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5號
品種名稱:華優336
選育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Y華農A×華恢336,華恢336是從密陽50自然串粉雜交后代中經連續8代單株系選育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金優207遲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8.1萬,株高110.3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80.7粒,結實率84.0%,千粒重20.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4%,整精米率63.7%,長寬比比2.8,堊白米率36%,堊白度4.7%,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7.0%。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5~9級,穗瘟損失指數19.4~53.7%,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5.0~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中熟組初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84.52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79%(不顯著);2008年續試,五個試點均畝產506.83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85%(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45.68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32%。2008年晚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8.92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6.88%。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疏播培育嫩壯秧。早造桂中、桂北3月中下旬播種,25~28天秧期、秧苗長至6葉前后移植,拋秧時秧苗3.0葉左右拋植。晚造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秧齡不宜太長,以16~18天為宜,以防早穗影響產量。2、合理密植,雙苗插植,畝插基本苗6-8萬,拋秧的畝拋1.8萬穴左右。3、其它管理措施參照中熟雜交水稻品種。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或桂南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6、粵雜8763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6號
品種名稱:粵雜8763
選育單位: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GD-5S×茂恢763,GD-5S從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引進,茂恢763是以從云南引進的MR450作母本與自選的恢復系茂三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金優207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較緊湊,葉姿挺直,劍葉短窄,葉色淡綠,每畝有效穗數18.2萬,株高111.7厘米,穗長21.9厘米,每穗總粒數129.8粒,結實率86.1%,千粒重26.9克,稃尖無色,谷粒有短芒。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2%,整精米率65.3%,長寬比比2.7,堊白米率36%,堊白度5.4%,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5.3%。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9級,穗瘟損失指數32.9~57.1%,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早稻中熟組初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74.64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02%(不顯著);2008年續試,五個試點均畝產506.46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78%(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40.55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40%。2008年晚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6.86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8.69%。
栽培要點:1、培育壯秧,適時早插,保證畝插基本苗8萬以上;2、重施基肥,及時追肥攻苗,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多施磷、鉀肥,提高抗逆能力;3、后期干濕交替管理,不宜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率及充實度,造成產量下降。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或桂南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7、連優318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7號
品種名稱:連優3189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連豐A ×閩恢3189,閩恢3189是以明恢63為母本,南恢397為父本雜交,F1再與多系1號復交,經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2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7.3萬,株高106.2厘米,穗長22.2厘米,每穗總粒數154.8粒,結實率81.1%,千粒重25.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8%,整精米率52.0%,長寬比2.8,堊白米率34%,堊白度6.5%,膠稠度6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2%。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66.5%,稻瘟病抗性指數8.3;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晚稻中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7.69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8.15%;2007年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22.76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5.77%;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5.23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6.96%。200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0.16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6.76%。
栽培要點:1、適時早播:桂中早稻三月中下旬播種,晚稻宜七月上旬播種;桂北六月下旬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15千克左右,每畝大田用種量1.25-1.5 千克。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大田插植規格17厘米×20厘米,叢插2粒谷,畝插基本苗7-8萬苗。3、施足基肥,適當控氮:畝施純氮10千克,氮、磷、鉀比例1∶0.5∶0.7,基肥、蘗肥、穗肥、粒肥比例55%∶35%∶7%∶3%。4、加強病蟲害防治:氮肥過多或肥田要注意防紋枯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和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8、天龍5優62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8號
品種名稱:天龍5優629
選育單位: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三亞分公司
品種來源:天龍5A(原名4050A)×中種恢629,天龍5A(原名4050A)是綿陽市天龍水稻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2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與對照中優838相當。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5.5萬,株高112.6厘米,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59.6粒,結實率81.6%,千粒重25.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4%,整精米率69.2%,長寬比比2.8,堊白米率12%,堊白度3.4%,膠稠度5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8.3%。抗性:苗葉瘟6~7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55.5~77.9%,稻瘟病抗性指數8.3~8.5;白葉枯病Ⅳ型5~7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晚稻中熟組初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10.46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3.28%(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61.45千克,比對照中優838減產1.56%(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485.96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0.86%。200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1.48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1.25%。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中優838同期播種,秧齡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插植規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證畝基本苗7~9萬。3、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參照中熟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南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9、佳優197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09號
品種名稱:佳優1972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佳A×R1972,R1972源于廣恢998/R27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2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與對照中優838相當。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7.5萬,株高101.8厘米,穗長23.4厘米,每穗總粒數153.8粒,結實率84.4%,千粒重24.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7%,整精米率69.6%,長寬比2.9,堊白米率16%,堊白度2.6%,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4.8%;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80.5%,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中、桂北稻作區晚稻中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3.57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5.62%;2007年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16.80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4.56%;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5.19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5.09%。200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0.93千克,比對照中優838增產2.73%。
栽培要點:1、適時早播種。桂中早稻三月中下旬播種,晚稻宜七月上旬播種,桂北六月下旬播種。移栽秧齡5?5.5葉,拋栽秧齡2.5?3.5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4厘米×16厘米,雙株植或拋栽17000-20000蔸/畝。3、宜中等肥力栽培。一般畝用純氮量11.5-12.5千克,氮∶磷∶鉀為1∶0.6∶1。4、其它參照中熟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南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0、特優58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0號
品種名稱:特優582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龍特浦A×桂582,桂582是選用帶有廣親和基因(Calotoc×02428)高代中間材料的優良單株為父本,以3550為母本進行有性雜交,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葉型緊湊,葉片濃綠,葉鞘、柱頭、稃尖無色,劍葉挺直,每畝有效穗數16.5 萬,株高108.0 厘米,穗長23.2 厘米,每穗總粒數167.4 粒,結實率82.6 %,千粒重24.9 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3%,整精米率70.9%,長寬比2.2,堊白米率96%,堊白度23.8%,膠稠度3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6%;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42.8%,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5;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10.23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6.08%;2008年復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51.78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9.23%(極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1.01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7.66%。2007~2008年在北流、平南、欽州等地試種展示,平均畝產564.7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8.07%。
栽培要點:1、選用中高水肥田塊種植。2、適時播種和移栽:早造3月上旬播種,移栽葉齡4.5-5.0葉,拋秧葉齡3.5-4.0葉;畝插(拋)1.8-2.0萬蔸,每蔸插2-3粒谷秧。3、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參照特優63等遲熟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1、特優35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1號
品種名稱:特優359
選育單位:廣西支農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測359,測359源于[(IR24×桂99)F2×廣西巴馬大莢粳稻]F10。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5.9萬,株高121.0厘米,穗長24.1厘米,每穗總粒數163.4粒,結實率81.8%,著粒密,穎色淡黃,稃尖紫色,無芒,谷粒長8.4毫米,長寬比2.8,千粒重26.4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5.1%,長寬比2.3,堊白米率94%,堊白度22.4%,膠稠度4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9%。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7~9級,穗瘟損失指數41.9%~85.4%,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篩選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7.60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5.22%。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區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1.56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32%(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10.27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27%(不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15.92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30%。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7.72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3.36%。
栽培要點:1、插秧規格。23厘米×13厘米或者20厘米×17厘米,肥田稀植,?田密植,畝插基本苗5-6萬苗。2、施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6∶1,基肥和分蘗肥占總施肥量的90%左右;中后期占10%左右,中后期以鉀肥為主。3、水分管理。夠苗及時曬田,后期不宜斷水過早。4、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以及稻飛虱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2、特優67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2號
品種名稱:特優679
選育單位:廣西博士園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測679,測679是利用IR661作父本與(IR2061×合浦野生稻)F1雜交后,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6.7萬,株高117.9厘米,葉綠色,葉鞘紫色,穗長24.3厘米,每穗總粒數146.3粒,結實率84.6%,穗型和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色,無芒,谷粒長8毫米,長寬比2.6,千粒重27.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1.4%,長寬比2.3,堊白米率96%,堊白度19.2%,膠稠度4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7%。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29.6%~38.8%,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5.5~6.8;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4.20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84%(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30.94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6.42%(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7.57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4.63%。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4.86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0.68%。
栽培要點:1、桂南早造3月上旬播種,秧齡5葉移栽,每畝秧田播種量10千克,做到疏播培育多蘗壯秧。2、每畝插(拋栽)10萬基本苗。3、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參照遲熟雜交稻品種特優63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3、吉優71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3號
品種名稱:吉優716
選育單位: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湖南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吉2A×蜀恢716,蜀恢716是用輻36-2號與蜀恢527雜交,再用蜀恢527回交1代后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6.5萬,株高118.2厘米,葉鞘、稃尖無色,谷殼黃色,穗長26.3厘米,每穗總粒數148.1粒,結實率80.0%,千粒重28.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9%,整精米率60.0%,長寬比3.1,堊白米率31%,堊白度5.3%,膠稠度4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0%。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5~7級,穗瘟損失指數22.0%~30.3%,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5.0~6.5;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9.19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1.13%(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18.71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68%(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3.95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1.91%。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4.91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57%。
栽培要點:1、播種期與播種量:適時播種,桂南作早稻栽培,3月上旬播種,每畝大田用種1.5-2千克,每畝秧田播種15?20千克。2、移栽:秧齡30天左右,一般5.5?6.5葉移栽,畝插(拋栽)8-10萬基本苗。3、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參照遲熟雜交稻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4、明兩優527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4號
品種名稱:明兩優527
選育單位:福建省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明香10S×蜀恢52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葉型適中,葉色綠,劍葉長33厘米、劍葉寬2.2厘米,劍葉豎直,葉鞘綠色;穗型長,著粒密度中,穎色深黃,稃尖無色,有少量芒,芒色白;谷粒長度10.6 毫米、長寬比3.9;每畝有效穗數16.8萬,株高119.9厘米,穗長26.5厘米,每穗總粒數154.5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5.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3%,整精米率61.4%,長寬比3.4,堊白米率19%,堊白度3.6%,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2.2%。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5~9級,穗瘟損失指數29.3%~64.3%,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5.0~8.3;白葉枯病致病Ⅳ型5~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0.73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16%(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95.65千克,比對照特優63減產1.88%(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08.19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0.14%。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0.23千克,比對照特優63減產3.96%。
栽培要點:1、適時稀播,培育壯秧。桂南作早稻種植,3月上旬播種,畝播種量10千克,秧齡宜控制在30天以內,秧田要施足基肥,稀播勻播。2、密植規格為20.0厘米×23.3厘米,叢插帶蘗秧2粒谷,畝插足基本苗6萬左右。3、明兩優527劍葉較寬長,后期切忌N肥過量,造成葉披。4、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參照遲熟雜交稻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5、錢優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5號
品種名稱:錢優1號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錢江1號A×浙恢7954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湊,劍葉較短、直立,葉姿挺拔、葉色淡綠色、葉鞘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09.1厘米,穗長21.7厘米,每穗總粒數151.3粒,結實率80.1%,穗型、著粒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色,部分穗頂籽粒有短芒,千粒重25.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3%,整精米率60.2%,長寬比2.5,堊白米率38%,堊白度6.0%,膠稠度5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4%。抗性:苗葉瘟6~7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指數53.7%~84.1%,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3~8.5;白葉枯病致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7.17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3.42%(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28.05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4.53%(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7.61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3.98%。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4.65千克,比對照特優63減產0.99%。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早稻播種期為3月上旬,每畝大田用種量1.5千克左右。2、適時移栽。早稻拋栽秧齡掌握在3.5葉左右。3、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參照遲熟雜交稻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桂中稻作區早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6、谷優1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6號
品種名稱:谷優18
選育單位:福建省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谷豐A×南恢18,南恢18是利用(桂32/IR54)F6作母本與明恢86雜交后經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2-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集散適中,葉色淡綠,劍葉寬中、豎直,葉鞘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6.3萬,株高117.3厘米,穗長25.6厘米,每穗總粒數138.7粒,結實率84.9%,著粒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色,有少量紫色短芒,千粒重29.5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1%,整精米率53.8%,長寬比2.6,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4.8%,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5%。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7級,穗瘟損失指數31.1%~35.9%,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5;白葉枯病致病Ⅳ型7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6.20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4.51%(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09.27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2.07%(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7.74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3.29%。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1.53千克,比對照特優63增產0.05%。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根據當地習慣適時播種,一般大田畝用種量1.5千克,秧齡30天左右。2、合理插植,插足基本苗。插植規格17厘米×24厘米,每叢插2粒谷秧,插足基本苗8~10萬。3、合理施肥,保證品種對肥料養份的需求。施肥應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鉀肥配施用,后期防止偏施氮肥。4、科學管水,適時曬田,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或其他稻作區中造因地制宜種植,應注意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7、泰豐優桂9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7號
品種名稱:泰豐優桂99
選育單位:廣西象州黃氏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泰豐18A×桂99(參加試驗代號:泰豐優991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奏,葉片濃綠直立,葉鞘紫紅色,每畝有效穗數17.4萬,株高119.5厘米,穗長24.1厘米,每穗總粒數162.5粒,結實率80.5%,谷粒淡黃色,細長粒型,穗頂粒有短芒,千粒重23.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2%,整精米率72.1%,長寬比3.2,堊白米率7%,堊白度0.7%,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5%。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49.3~71.0%,稻瘟病抗性指數7.5~8.0;白葉枯病Ⅳ型5~9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0.70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4.64%(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81.45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76%(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1.08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70%。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7.24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95%。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和移栽。宜在7月10日前播種,8月初拋插秧。移栽后及時進行田間管理。2、抽穗時若遇寒露風,可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2千克,九二O兩克兌水60千克噴施,能加快抽穗和提高結實率。3、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8、博優539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8號
品種名稱:博優5398
選育單位:廣西百色兆農兩系雜交水稻研發中心
品種來源:博A×R5398,R5398源于測253/廣恢99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較短窄挺舉,劍葉長40厘米左右,寬1.2厘米左右,直立、內卷;葉片顏色深綠,葉鞘、葉耳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8.4萬,株高110.0厘米,穗長24.0厘米,每穗總粒數148.8粒,結實率86.3%,谷粒淡黃色,中長粒型,稃(谷)尖紫色、無芒,千粒重22.0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70.8%,長寬比2.6,堊白米率12%,堊白度2.0%,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4%。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34.2~55.3%,稻瘟病抗性指數7.5~8.5;白葉枯病Ⅳ型5~9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7.97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6.05%(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87.54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4.06%(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7.76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5.06%。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6.24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22%。
栽培要點:1、適時早播種。宜七月上旬播種,移栽秧齡5?5.5葉,拋栽秧齡2.5?3.5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4厘米×16厘米,雙株植或拋栽17000-20000蔸/畝。3、宜中上肥力栽培,適當增施磷鉀肥。4、其他參照博優253等感光型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9、寶豐優007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19號
品種名稱:寶豐優007
選 育 者:羅敬昭 羅光福
品種來源:寶豐A×R007,R007用測53(田東香/明恢63)與桂99雜交后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葉型適中,葉色綠、葉鞘淺紫,每畝有效穗數18.0萬,株高116.6厘米,穗長24.1厘米,每穗總粒數159.6粒,結實率78.8%,著粒密度中,稃尖紫色,無芒,谷粒長度8.0毫米,長寬比3.1,谷粒黃色,千粒重23.4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8%,整精米率71.5%,長寬比3.0,堊白米率12%,堊白度3.0%,膠稠度7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4%。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5~9級,穗瘟損失指數28.8%~68.1%,稻瘟病抗性指數5.0~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4.64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5.40%(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72.95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21%(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08.80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81%。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3.42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78%。
栽培要點:1、桂南晚稻7月15日前播種。2、每畝大田用種量1.25-1.5千克,秧齡15-18天。 3、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3厘米或20厘×17厘;如用秧盤,每畝大田秧盤45-50只,4-4.5葉時拋秧。4、其他參照博優253等感光型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0、百優83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0號
品種名稱:百優838
選育單位: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百A×輻恢83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5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色淡綠,葉片、劍葉短直,葉鞘綠色,每畝有效穗數17.4萬,株高113.5厘米,穗長24.7厘米,每穗總粒數134.5粒,結實率80.1%,著粒密度中等,谷粒細長,粒長8.5毫米,長寬比3.3,谷粒穎殼黃色,穎尖無色,千粒重25.9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78%,整精米率68.5%,長寬比3.1,堊白米率6%,堊白度0.6%,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6%。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34.7%~67.5%,稻瘟病抗性指數7.3~8.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0.06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23%(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44.06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5.92%(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72.06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4.58%。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6.57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2.13%。
栽培要點:1、適合中高水肥條件田塊種植,桂南應在7月15前播種。2、本田每畝基肥施農家肥1000-1500千克,磷肥40-50千克;回青肥尿素5-7千克;分蘗肥尿素10-12.5千克,鉀肥10-15千克,復合肥10千克;穗肥尿素3-4千克,鉀肥4-5千克。3、綜合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1、龍優13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1號
品種名稱:龍優131
選育單位:廣東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南寧華優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A×R131,R131來源于(廣恢122/恢968)×(桂99/廣恢12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集散適中,葉色濃綠,前期葉片稍披,劍葉較長,直立,葉鞘、稃尖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6.9萬,株高114.1厘米,穗長23.3厘米,每穗總粒數154.9粒,結實率85.4%,穗型、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深黃,無芒,千粒重22.9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4%,整精米率71.3%,長寬比2.7,堊白米率12%,堊白度1.4%,膠稠度5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8%。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35.7%~80.4%,稻瘟病抗性指數7.5~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3.57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26%(不顯著);2008年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89.18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4.41%(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1.38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84%。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3.48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77%。
栽培要點:1、適時早播,培育多蘗壯秧。7月15日前播種,秧田要下足基肥,稀播勻播;一葉一心時每畝秧田噴多效唑80克,培育好多蘗壯秧。2、適當密植。宜雙株植,畝插足8萬基本苗,拋秧的每畝要多拋8?10盤秧。3、增施鉀肥,每畝要施鉀肥15千克以上。4、其他參照博優253等感光型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2、蘭優197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2號
品種名稱:蘭優1972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蘭A×R1972,R1972源于廣恢998/R27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 黃熟期稍散,前期葉片披,中后期上舉,劍葉直立、稍內卷,葉色淺綠,葉鞘、稃尖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18.3厘米,穗長23.8厘米,每穗總粒數148.0粒,結實率82.3%,谷色淡黃,細長型,千粒重23.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6%,整精米率70.9%,長寬比3.4,堊白米率8%,堊白度0.6%,膠稠度6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5%。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38.6%,稻瘟病抗性指數7.3;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91.23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22%;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2.03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96%(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1.63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3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3.12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84%。
栽培要點:1、適時早播種。宜七月上旬播種。移栽秧齡5?5.5葉,拋栽秧齡2.5?3.5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4厘米×16厘米,雙株植或拋栽17000-20000蔸/畝。3、不耐氮肥,適宜中低肥力水平栽培。4、其他參照博優253等感光型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3、博優35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3號
品種名稱:博優359
選育單位:廣西支農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博A×測359,測359源于[(IR24×桂99)F2×廣西巴馬大莢粳稻]F10。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6天左右,與對照博優253相當。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葉型集散適中,葉色綠,劍葉長35.5厘米、寬1.7厘米,葉鞘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5.8萬,株高116.8厘米,穗長24.7厘米,每穗總粒數171.1粒,結實率85.4%,穗型密,著粒密,穎色淡黃色,稃尖紫色,無芒,谷粒長度8.8毫米,長寬比3.3,千粒重22.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5%,整精米率69.5%,長寬比2.6,堊白米率28%,堊白度2.2%,膠稠度6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5%。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49.8%~91.1%,稻瘟病抗性指數7.5~8.5;白葉枯病Ⅳ型7~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500.03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5.05%;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98.52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52%(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99.28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7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5.732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25%。
栽培要點:1、插秧規格。23厘米×13厘米或者20厘米×17厘米,肥田稀植,?田密植,畝插基本苗5-6萬苗。2、施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6∶1,基肥和分蘗肥占總施肥量的90%左右;中后期占10%左右,中后期以鉀肥為主。3、其他參照博優253等感光型品種進行。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4、西優2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4號
品種名稱:西優2號
選育單位:博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西A×R2號,R2號來源于廣恢998/R97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9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8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7.1萬,株高111.0厘米,穗長24.0厘米,每穗總粒數155.5粒,結實率81.5%,千粒重25.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5%,整精米率67.2%,長寬比2.9,堊白米率21%,堊白度3.2%,膠稠度5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4%。抗性:苗葉瘟6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48.3%,稻瘟病抗性指數7.3;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稻感光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66.53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5.08%;2007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1.76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2.90%(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84.15千克,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99%。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7.90千克,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15%。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宜7月上旬播種,秧田播種量7.5千克/畝,大田用種量1.25千克/畝。秧齡20天左右。2、雙本插植,畝插基本畝5-6萬苗左右或畝拋秧50-55托,拋2萬蔸左右。3、肥水管理。畝施碳銨、磷肥各25千克作基肥。分蘗肥畝施尿素15千克,鉀肥10千克。根據生長情況,畝施幼穗肥尿素4千克,氯化鉀3千克。4、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5、柳豐香占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5號
品種名稱:柳豐香占
選育單位: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從豐八占優良自然變異單株按育種目標經8代系統選育而成。豐八占(豐矮占×28占)是從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引進。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與對照柳沙油占202相當。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集散適中,葉色綠,葉姿一般,劍葉長直,葉鞘綠色;每畝有效穗數18.5萬,株高105.2厘米,穗長21.8厘米,每穗總粒數138.9粒,結實率81.3%,穗型一般,穗中等大,著粒密,谷殼黃色,稃尖無色,少量谷粒有短芒,粒形細長,谷粒長9.1毫米,長寬比3.6,千粒重22.8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2%,整精米率67.6%,長寬比3.1,堊白米率8%,堊白度1.2%,膠稠度8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3.2%。抗性:苗葉瘟6~7級,穗瘟發病率7~9級,穗瘟損失指數42.8%~79.6%,稻瘟病抗性指數6.8~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常規水稻優質組晚稻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9.55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6.00%(極顯著);2008年早稻續試,六個試點均畝產455.28千克,比對照七桂占(CK1)增產10.05%(顯著),比對照柳沙油占202(CK2)增產10.47%(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52.42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3.03%。200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1.23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7.86%。
栽培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多蘗壯秧,早造3月中、下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造7月中旬播種,秧齡15~20天。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一般田、中等施肥水平插植2.2~2.5萬穴,2粒谷秧。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適施穗粒肥。4、適時露曬,活根壯桿,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利灌漿充實。5、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6、桂井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6號
品種名稱:桂井1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南寧市儲備糧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桂絲占”為母本,“馬壩銀占”為父本,經過6年8代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與對照柳沙油占202相當;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葉片寬、長,略卷曲,后期熟色好,谷粒淡黃色;每畝有效穗數15.8萬,株高116.9厘米,穗長25.6厘米,每穗總粒數145.5粒,結實率88.1%,千粒重23.5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4.1%,長寬比3.5,堊白米率5%,堊白度0.4%,膠稠度77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3.3%。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96.7%,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5~9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常規水稻優質組晚稻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19.84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8.34%(不顯著);2008年早稻續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422.91千克,比對照七桂占(CK1)增產2.23%(不顯著),比柳沙油占202(CK2)增產2.62%(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21.38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5.29%。200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85.87千克,比七桂占(CK)減產3.49%。
栽培要點:1、畝用種量,手插秧2.25-2.5千克,塑盤育秧1.8-2.0千克;畝播種量15千克左右,畝用秧盤60片左右。2、插秧規格以20厘米×13厘米或23厘米×10厘米,每蔸插3-4苗(含分蘗),拋秧畝拋2-2.2萬蔸。3、不宜偏施氮肥。4、注意病、蟲、鼠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7、桂紅一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7號
品種名稱:桂紅一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湖南農家傳統紅米”為母本,“廣東農家傳統紅米”為父本,經過6年8代選育而成的紅米品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與對照七桂占相當,比對照柳沙油占202早熟3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1天左右,與對照七桂占相當。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葉片寬、長,略卷曲,后期熟色好,谷粒細長,淡黃色,種皮朱紅色,糙米深紅色;每畝有效穗數19.1萬,株高104.1厘米,穗長21.9厘米,每穗總粒數118.4粒,結實率88.9%,千粒重24.9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8%,整精米率58.6%,長寬比3.6,堊白米率5%,堊白度0.6%,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5%。抗性:苗葉瘟6~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51.2~95.8%,稻瘟病抗性指數8.3~8.5;白葉枯病Ⅳ型5~7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常規水稻優質組晚稻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2.05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1.81%(極顯著);2008年早稻續試,六個試點均畝產474.34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14.66%(顯著),比柳沙油占202(CK2)增產15.09%(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73.20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18.24%。2008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8.04千克,比七桂占(CK)增產12.06%。
栽培要點:1、畝用種量,手插秧2.25-2.5千克,塑盤育秧1.8-2.0千克;畝播種量15千克左右,畝用秧盤60片左右。2、插秧規格以20厘米×13厘米或23厘米×10厘米,每蔸插3-4苗(含分蘗),拋秧畝拋2-2.2萬蔸。3、不宜偏施氮肥。4、注意病、蟲、鼠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8、桂香3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8號
品種名稱:桂香3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萬家香”為母本,“聞香占”為父本,經過6年8代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1天,比對照柳沙油占202早熟1天;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2天左右,與對照七桂占相當。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7.4萬,株高111.2厘米,穗長23.0厘米,每穗總粒數128.4粒,結實率87.2%,千粒重24.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9%,整精米率66.1%,長寬比3.4,堊白米率2%,堊白度0.2%,膠稠度7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9%。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指數77.3~86.1%,稻瘟病抗性指數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常規水稻優質組晚稻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31.97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1.47%(顯著);2008年早稻續試,六個試點均畝產440.39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6.45%(顯著),比柳沙油占202(CK2)增產6.86%(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36.18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8.96%。2008年晚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2.66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1.57%。
栽培要點: 1、畝用種量,手插秧2.25-2.5千克,塑盤育秧1.8-2.0千克;畝播種量15千克左右,畝用秧盤60片左右。2、插秧規格以20厘米×13厘米或23厘米×10厘米,每蔸插3-4苗(含分蘗),拋秧畝拋2-2.2萬蔸。3、不宜偏施氮肥。4、注意病、蟲、鼠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9、家福香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29號
品種名稱:家福香1號
選育單位: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廣西農科院育成的桂絲占作母本,廣東省農科院育成的豐華占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品種,桂南、桂中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8天,比對照柳沙油占202遲熟6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葉型適中,葉片、葉鞘綠色,穎色、稃尖淡黃;每畝有效穗數17.5萬,株高112.3厘米,穗長23.7厘米,每穗總粒數137.2粒,結實率80.5%,穗型、著粒度一般,谷粒長9.2?,長寬比3.0,穗頂谷粒有黃色長芒,千粒重24.4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9%,整精米率69.1%,長寬比2.9,堊白米率12%,堊白度1.2%,膠稠度7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6%。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發病率5~9級,穗瘟損失指數18.5~84.3%,稻瘟病抗性指數5.0~8.3;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常規水稻優質組晚稻初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3.78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4.51%(極顯著);2008年晚稻續試,六個試點均畝產409.52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5.09%(不顯著),比柳沙油占202(CK2)減產5.67%(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26.65千克,比七桂占(CK1)增產9.80%。2008年晚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5.54千克,比對照七桂占增產9.69%。
栽培要點:1、桂南晚稻7月10日左右、桂中6月下旬至7月初播種。2、秧齡15天、秧苗4葉左右即可拋栽,每畝拋2.5-2.8萬蔸。3、基肥每畝施碳銨30千克、普鈣30千克;拋后5天施立苗肥,每畝用尿素5千克,鉀肥7千克;拋后12天施攻蘗肥,每畝用鉀肥10千克,復合肥10千克;拋后20天壯蘗肥,每畝用復合肥15千克;后期看苗酌施壯尾肥。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30、順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30號
品種名稱:順A
選育單位:廣西大學
品種來源:優IA///優IB//優IB/中九B
特征特性:株高65厘米左右,株型集散適中,分蘗力中,葉色綠,葉型一般,穗型中偏大,葉鞘、稃尖、柱頭紫色,谷粒黃色,谷粒(順B)千粒重22g,谷粒長5.8毫米,長寬比2.5。在南寧種植,早稻3月中旬播種,主莖葉片數 13葉左右;晚稻7月中下旬播種,播始歷期53-55天。花時早且集中,晴天上午9∶00始花,開花高峰期10∶30?12∶00,柱頭黑色發達,外露率為91.4%,其中雙邊外露率為53.1%,單邊外露率為38.3%。2008年10月7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順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100.0%,其中,典敗99.49%,圓敗0.51%;套袋自交不育度達100.0%。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順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0.2%,長寬比2.5,堊白粒率2%,堊白度0.4%,膠稠度4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3%。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6級,穗瘟7級,損失率43.3%,抗性綜合指數6.8,抗性水平為感。
審定意見:經審核,順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100%,達到水稻三系不育系標準,通過審定,可在生產上應用。
31、芳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9031號
品種名稱:芳A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SP134//中9B/秋B,SP134是經高空氣球搭載進行空間誘變的粳稻品種“秋光”種植后代分離的新質源不育株。
特征特性: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適中,分蘗力強,葉色淡綠,柱頭、葉鞘紫色。穗型、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紅色,頂有短紅芒,平均穗粒數141粒,千粒重20.7克。在南寧種植,早稻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 14葉;晚稻7月中旬播種,播始歷期60天左右。花時早,晴天上午9∶30始花,單穗花期3~5天,單株花期7~10天;柱頭外露率78%,其中雙邊外露率41.9%,單邊外露率36.1%。2008年10月8日,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芳A進行田間技術鑒定的結果,花粉不育度99.99%,其中,典敗99.39%,圓敗0.44%,染敗0.16%,正常0.01%;套袋自交不育度達100.0%。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芳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9.7%,長寬比3.5,堊白粒率32%,堊白度5.5%,膠稠度4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2%。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5-6級,穗瘟7-9級,抗性指數8.3,抗性水平為高感。
審定意見:經審核,芳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9%,套袋自交不育度100%,可在生產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