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1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農棉1號
選育單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P115×P48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品種,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3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綠色,莖稈光滑粗壯,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在第5節左右。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2.2個,單鈴籽棉重6.2克,衣分42.8%,子指11.3克,衣指8.4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1.36,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8.17,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5毫米,斷裂比強度29.4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43,整齊度指數85.5%,紡紗均勻性指數138.2。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3.84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6.38%,增產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0.60公斤,比對照增產4.28%,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7.2公斤,比對照增產5.33%。
栽培要點:4月上、中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200~1500株,行距100~11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補施“蓋頂”肥,施肥要根據苗情做到少量多次。病害以預防和農業綜合防治為主,減輕苗病、鈴病的發生。苗蕾期及時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2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農雜棉68
選育引進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湘B-96×JX013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8天左右。株高130厘米左右,株型呈塔型,根系發達,莖桿粗壯。第一果枝座果節位為7節左右,果枝的第一節間較長,果枝披散,植株清爽,贅芽少,通風透光好。葉片中等大小,葉色較淡,葉片較厚、向陽性好,鈴卵圓形。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4.7個,單鈴籽棉重6.3克,衣分41.6%,子指11.1克,衣指7.9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2.14,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30.00,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39毫米,斷裂比強度31.95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33,整齊度指數84.91%,紡紗均勻性指數148.2。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0.18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減產2.02%,減產不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8.88公斤,比對照增產14.53%,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9.5公斤,比對照增產6.3%。
栽培要點:4月中、下旬搶晴天播種,育苗移栽。5月上、中旬移栽。行距110~130厘米,每畝定植1200株左右。施足基肥,多施有機肥,增施鉀肥,花鈴肥要重,補施“蓋頂”肥。初花期后適量施用縮節安。苗蕾期及時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棉鈴蟲、斜紋夜蛾等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3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農大棉1號
選育單位:湖南農大金農種業有限公司、湖南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Y-03×X-82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9天左右。株高125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莖稈粗壯挺立,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為5~8節,果枝節間長短屬中等偏短類型,果枝與主莖夾角小于80度。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4.1個,單鈴籽棉重5.9克,衣分42.1%,子指11.1克,衣指8.1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4.52,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34.14,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毫米,斷裂比強度29.1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29,整齊度指數84.8%,紡紗均勻性指數135.4。
產量表現:2007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4.87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9.80%,增產極顯著;2008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6.20 公斤,比對照增產11.92%,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0.5公斤,比對照增產10.86%。
栽培要點:4月上、中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100~1300株,行距100~11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份補施“蓋頂”肥,施肥要根據苗情做到少量多次。苗蕾期及時防治棉蚜蟲、棉鈴蟲和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 湘審棉2009004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豐棉6號
選育單位:湖南省安鄉縣經作站
品種來源:57-9×AP13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20天左右。植株生長穩健,節間距適中;植株呈塔型,株高中等;葉片中等大小、葉功能期長,不易早衰;花藥黃色;結鈴性較強,鈴卵圓形,鈴較大。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39.8個,單鈴籽棉重6.0克,衣分43.0%,子指11.1克,衣指8.7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1.84,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18.98,抗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5毫米,斷裂比強度30.2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9,整齊度指數85.4%,紡紗均勻性指數146.6。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0.59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6.04%,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06.65公斤,比對照減產0.18%,不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3.6公斤,比對照增產2. 93%
栽培要點:4月中、下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育苗,5月中下旬移栽。每畝定植1200株左右,行距100~120厘米。7月底至8月初及時打頂。肥料施用要掌握“基肥足、苗肥輕、蕾肥穩、桃肥重、蓋頂肥靈活多次補”的原則。化調應掌握前輕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則。前期重點防治棉盲蝽蟓、棉葉螨、棉蚜蟲,中后期重點防治斜紋夜蛾,棉鈴蟲及棉葉螨。枯萎病、黃萎病重病地應注意開溝瀝水,并增加有機肥和磷、鉀肥的施用量。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5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科棉5號
選育單位:湖南希望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319 × W選207-7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7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株型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中綠,莖桿粗壯。第一果枝著生節位適中,果枝節間長短屬中間類型。鈴卵圓形,較大,鈴殼薄。吐絮暢,易采摘,花色潔白有絲光。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8.0個,單鈴籽棉重6.2克,衣分41.6%,子指10.7克,衣指7.6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4.17,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30.88,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3毫米,斷裂比強度30.6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17,整齊度指數85.5%,紡紗均勻性指數147.4。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44.32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11.10%,增產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4.52公斤,比對照增產7.99%,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9.4公斤,比對照增產9.54%。
栽培要點:營養缽育苗,4月中旬播種。中等肥力棉田,每畝定植1100~1300株。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花鈴肥宜早施、重施,注重增施鉀肥。為防早衰,應及時追施壯桃肥,堅持補施葉面肥。因其生長較穩健,化控上以輕量多次為主,塑造理想的豐產株型,提高結鈴率,減少爛鈴。加強田間管理,搞好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6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銀雜棉8號
選育個人:王仁祥
品種來源:X選10×J18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8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株型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中綠,莖桿粗壯。第一果枝著生節位適中,果枝節間長短屬中間類型。鈴卵圓形,較大,鈴殼薄。結鈴集中,上桃快,爛鈴少。吐絮暢,易采摘。霜前花率88%以上。花色潔白有絲光,纖維品質優良。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3.6個左右,單鈴籽棉重6.2克,衣分41.0%,子指11.1克,衣指7.8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7.24,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2.75,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9毫米,斷裂比強度30.3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2,整齊度指數84.7%,紡紗均勻性指數141.6。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32.74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3.85%,不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07.41公斤,比對照增產3.47%,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0公斤,比對照增產3. 66%。
栽培要點:營養缽育苗,4月中旬播種;中等肥力棉田,每畝定植1100~1300株。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花鈴肥宜早施、重施,注重增施鉀肥。為防早衰,應及時追施壯桃肥,堅持補施葉面肥。因其生長較穩健,化控上以輕量多次為主,塑造理想的豐產株型,提高結鈴率,減少爛鈴。加強田間管理,搞好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7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大唐1號
選育單位:湖南大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鄂抗棉10號×湘89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9天左右。株高135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莖稈粗壯挺立,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為5~8節,果枝節間長短屬中等類型,果枝與主莖夾角小于80度。花藥白色,鈴長卵圓形,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3.2個,單鈴籽棉重6.8克,衣分42.5%,子指11.7克,衣指8.9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4.52,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4.17,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毫米,斷裂比強度30.3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25,整齊度指數85.5%,紡紗均勻性指數143.2。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44.01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13.44%,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1.58公斤,比對照增產7.49%,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7.8公斤,比對照增產10.46%。
栽培要點:4月上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000~1200株,行距100~11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補施“蓋頂”肥,施肥要根據苗情做到少量多次。苗蕾期及時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8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禾盛棉66
選育單位: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66253×R93-3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9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莖稈粗壯挺立,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為7~8節,果枝節間長短屬中等偏短類型,果枝與主莖夾角小于75度。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4.5個,單鈴籽棉重5.7克,衣分42.2%,子指11.0克,衣指7.96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8.38,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7.33,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8毫米,斷裂比強度29.8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19,整齊度指數85.0%,紡紗均勻性指數141.3。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5.27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10.16%,增產極顯著;2008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08.55公斤,比對照增產2.36%,增產不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6.9公斤,比對照增產6.26%。
栽培要點:4月上、中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600~1800株,行距90~10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份補施“蓋頂”肥,施肥要根據苗情做到少量多次。苗蕾期及時化學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09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金華棉009
選育單位:湖北金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優系98-4×金華-18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非轉基因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8天左右。株高135厘米左右,植株塔型,株型清秀,透光性好,莖桿光滑。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為5~7節。鈴卵圓形,鈴較大,結鈴性較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2.0個,單鈴籽棉重6.3克,衣分42.4%,子指10.7克,衣指8.1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2.5,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7.6,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3毫米,斷裂比強度30.5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1,整齊度指數84.8%,紡紗均勻性指數143.4。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2.83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0.14%,增產不顯著;2008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09.93 公斤,比對照增產3.67%,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6.4公斤,比對照增產1.9%。
栽培要點:4月上、中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100~1500株,行距100~11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普施“蓋頂”肥,并輔以根外追肥。要根據苗情適時化調,遵循“前輕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則。苗蕾期及時化學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和棉盲蝽蟓。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10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雜棉17號
選育單位: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湘329×湘E231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18天左右。株高13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莖稈粗壯挺立,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為5~8節,果枝節間長短屬中等類型,果枝與主莖夾角小于80度。花藥黃色,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5.2個,單鈴籽棉重6.0克,衣分42.6%,子指10.3克,衣指8.0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8.55,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8.92,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9毫米,斷裂比強度30.3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34,整齊度指數85.2%,紡紗均勻性指數142.0。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38.7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9.26%,增產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6.08公斤,比對照增產8.65%,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7.39公斤,比對照增產8.95%。
栽培要點:4月上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000~1200株,行距100~11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份補施“蓋頂”肥,施肥要根據苗情做到少量多次。苗蕾期及時化學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11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雜棉21號
選育單位: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8891×L41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127厘米左右,株型呈塔型,長勢穩健,茸毛較少,果枝節間長短為中間類型,株型舒展,通透性好,莖桿堅硬,第一果節位著生較高,爛鈴輕;葉片中等大小,向陽性強;鈴卵圓形,鈴殼薄。結鈴性強,結鈴集中,吐絮暢,易采摘,皮棉乳白有絲光。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1.3個,單鈴籽棉重6.61克,衣分42.03%,子指11.56克,衣指8.37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5.44,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33.84,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2毫米,斷裂比強度29.3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19,整齊度指數85.0%,紡紗均勻性指數138.4。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33.09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 4.12%,增產不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6.80公斤,比對照增產10.14%,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4.9公斤,比對照增產7.13%。
栽培要點:4月中、下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200~1300株,行距90~11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份補施“蓋頂”肥。苗蕾期及時防治棉蚜蟲、棉紅蜘蛛,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防治蕾鈴期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12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雜棉19號
選育引進單位: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湖北中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Z2073×Z99-8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20天左右。莖稈粗壯,整個生育期長勢健壯,后期不早衰。葉片中等大,莖桿多毛,鈴卵圓形,鈴大,吐絮暢,花色潔白有絲光,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0.3個,單鈴籽棉重6.3克,衣分41.6%,子指11.1克,衣指7.8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6.82,抗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32.27,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4毫米,斷裂比強度29.8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05,整齊度指數85.2%,紡紗均勻性指數144.7。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7.81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1.20%,增產不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25.00公斤,比對照增產9.15%,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7.2公斤,比對照增產5. 17%。
栽培要點:在薄膜覆蓋育苗條件下,4月上、中旬抓住“冷尾暖頭”搶晴天播種,每畝定植1100株左右。施足底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追施“蓋頂”肥,并注重氮、磷、鉀、有機肥配合施用。前期以磷肥、鉀肥、有機肥為主,適當搭配氮肥,花鈴期以氮肥為主,并搞好葉面噴施微量元素。苗期要注意防治地老虎、薊馬;整個生育期要防治棉蚜蟲,斜紋葉娥;干旱高溫天氣要注意防治棉紅蜘蛛;特別要注意中后期棉盲蝽蟓的防治。同時要加強對棉鈴蟲等鱗翅目昆蟲防治。根據天氣和苗情,一般要噴2~3次縮節安,現蕾期每畝噴0.5~1克,花期每畝噴2~3克。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13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湘雜棉20號
選育單位: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湘棉17號與中12雜交后代選系×湘K046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21天左右。株高137厘米左右,株型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莖稈粗壯挺立,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較高,鈴卵圓形,結鈴性強。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47.2個,單鈴籽棉重6.1克,衣分41.1%,子指11.1克,衣指8.0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0.7,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2.1,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5毫米,斷裂比強度30.1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0,整齊度指數84.8%,紡紗均勻性指數146.8。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30.5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4.21%,增產顯著;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24.68公斤,比對照增產3.31%,增產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27.6公斤,比對照增產3.8%。
栽培要點:4月選“冷尾暖頭”播種,苗到3葉1心時選晴好天氣上午移栽,中等地力以上田塊,每畝定植1000~1200株。科學施肥,基肥可多施農家肥和有機肥,花鈴期要重施鉀肥,輔之以氮肥,生育后期要防止棉花脫肥早衰。化控掌握前輕后重,少量多次原則。注意加強蟲害的防治,要加強葉面害蟲及4、5代棉鈴蟲的防治。成熟后及時采摘。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湘審棉2009014
作物種類:棉花
品種名稱:亞華棉11號
選育單位:湖南亞華棉花種子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102×H7180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雜交一代種。中熟,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28厘米左右,株型較松散,呈塔型。葉片中等大小,葉色稍淡,莖稈粗壯,不易倒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為5~8節,果枝節間長短屬中等類型,果枝與主莖夾角小于80度。鈴卵圓形,結鈴性強,且上中下分布均勻。省區試結果:單株成鈴39.5個,單鈴籽棉重6.6克,衣分40.6%,子指12.2克,衣指8.2克。抗性:枯萎病相對病指12.54,耐枯萎病;黃萎病相對病指28.36,耐黃萎病。主要品質指標: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5毫米,斷裂比強度30.9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04,整齊度指數85.6%,紡紗均勻性指數152.1。
產量表現:2007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6.06公斤,比對照湘雜棉8號減產2.01%,減產不顯著;2008續試平均畝產皮棉115.04 公斤,比對照增產7.68%,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115.5公斤,比對照增產2. 8%。
栽培要點:4月上旬搶晴天播種,營養缽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每畝定植1100~1300株,行距100~110厘米,株距45~50厘米。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硼、鋅肥等微肥,重施花鈴肥,8月份補施“蓋頂”肥,施肥要根據苗情做到少量多次。及時防治棉蚜蟲、棉盲蝽蟓、棉紅蜘蛛、棉鈴蟲、斜紋夜蛾等害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于我省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