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海662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1號
育種者: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DH382/DH371。母本DH382是國外雜交種選株自交選育,父本DH371是自交系5003雜株選系。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0片,幼苗葉鞘淺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5天,株高280厘米,穗位100厘米,倒伏率0.4%、倒折率2.0%,大斑病和銹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均為7級、粗縮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30.0%。果穗筒形,穗長17.7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7厘米,穗行數平均15.7行,穗粒數586粒,紅軸,黃粒、馬齒型,出籽率86.4%,千粒重301克,容重701克/升。2008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高感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高抗莖腐病和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2008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1.9%,粗脂肪4.1%,賴氨酸0.37%,粗淀粉69.27%。
產量表現:在2007-2008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3處試點16點增產7點減產,平均畝產669.7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5.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重發區慎用。
2. 德利農98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2號
育種者:德州市德農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萬73-1/明518。母本萬73-1是以鄭58/掖478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明518是以Lx9801/昌7-2變異株為基礎材料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2片,幼苗葉鞘綠色,花絲淺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5天,株高260厘米,穗位107厘米,倒伏率0.5%、倒折率0.6%,銹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為7級。果穗筒形,穗長16.3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0.4厘米,穗行數平均15.1行,穗粒數533粒,白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7.7%,千粒重330克,容重731克/升。2008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和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2008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0.4%,粗脂肪4.6%,賴氨酸0.37%,粗淀粉72.32%。
產量表現:在2007-2008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6處試點22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畝產660.2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7.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3.登海701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3號
育種者: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W917/DH382。母本W917是以鄭58/9046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DH382是國外雜交種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黃色帶紫。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69厘米,穗位100厘米,倒伏率2.9%、倒折率2.0%,粗縮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28.0%。果穗長筒形,穗長18.1厘米,穗粗4.7厘米,禿頂0.6厘米,穗行數平均13.4行,穗粒數487粒,紅軸,黃粒、馬齒型,出籽率86.8%,千粒重351克,容重726克/升。2008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高感大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莖腐病和瘤黑粉病,感矮花葉病。2008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0.7%,粗脂肪4.5%,賴氨酸0.40%,粗淀粉70.28%。
產量表現:在2007-2008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3處試點15點增產8點減產,平均畝產640.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1%;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5.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大斑病重發區慎用。
4. 津北28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4號
引種者: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從遼寧省北票市興業玉米高新技術研究所引進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BX144/BX143。母本BX144是以鄭58/掖478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BX143是自交系昌7-2變異單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粉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2天,株高255厘米,穗位111厘米,倒伏率6.4%、倒折率3.9%,粗縮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30.0%。果穗長筒形,穗長15.7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5厘米,穗行數平均15.3行,穗粒數493粒,白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6.4%,千粒重301克,容重701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高抗莖腐病和瘤黑粉病,感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0%,粗脂肪4.0%,賴氨酸0.26%,粗淀粉72.69%。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1處試點16點增產5點減產,平均畝產595.5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6%;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1.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5. 德瑞66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5號
育種者:臨沂市金大慶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L01/L02。母本L01是自交系178雜株自交選育,父本L02是以黃C/H21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淡紫色,花絲粉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72厘米,穗位121厘米,倒伏率5.0%、倒折率2.4%,小斑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為7級。果穗筒形,穗長17.8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1.0厘米,穗行數平均16.6行,穗粒數575粒,白軸,黃粒、半硬粒型,出籽率86.5%,千粒重297克,容重720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高感小斑病,抗大斑病,高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2%,粗脂肪3.6%,賴氨酸0.23%,粗淀粉73.20%。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3處試點19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畝產626.5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6%;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5.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0%。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小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重發區慎用。
6.奧玉12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6號
育種者: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OSL099/OSL102。母本OSL099是以掖478/熱帶雜交種P3012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OSL102是以K12/昌7-2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2片,幼苗葉鞘淺紫色,花絲綠色,花藥淺紫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2天,株高258厘米,穗位113厘米,倒伏率5.4%、倒折率1.5%。果穗長筒形,穗長17.3厘米,穗粗4.8厘米,禿頂0.7厘米,穗行數平均13.9行,穗粒數494粒,白軸,黃粒、馬齒型,出籽率88.5%,千粒重362克,容重740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和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瘤黑粉病和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3%,粗脂肪3.6%,賴氨酸0.23%,粗淀粉72.66%。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4處試點17點增產6點減產1點平產,平均畝產598.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4%;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8.5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7.魯單6041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7號
育種者: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Lx1124/Lx9311。母本Lx1124是國外雜交種選株自交選育,Lx9311是以魯原92/吉853//Lx9801為基礎材料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1-22片,幼苗葉鞘紅色,花絲紅色,花藥紅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91厘米,穗位122厘米,倒伏率2.9%、倒折率4.2%,小斑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為7級、莖腐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45.2%。果穗筒形,穗長17.9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4厘米,穗行數平均15.1行,穗粒數536粒,白軸,黃粒、半硬粒型,出籽率86.3%,千粒重335克,容重749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瘤黑粉病和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3%,粗脂肪3.9%,賴氨酸0.27%,粗淀粉73.42%。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3處試點17點增產6點減產,平均畝產611.6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8%;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3.7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6%。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彎孢菌葉斑病和莖腐病重發區慎用。
8.天泰33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8號
育種者:平邑縣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PC58/PC68。母本PC58是以掖107/齊319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PC68是國外雜交種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0-22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藥淡紫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81厘米,穗位115厘米,倒伏率1.9%、倒折率3.6%。果穗筒形,穗長18.4厘米,穗粗5.2厘米,禿頂0.9厘米,穗行數平均16.6行,穗粒數596粒,白軸,黃粒、馬齒型,出籽率84.8%,千粒重319克,容重688克/升。2005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抗莖腐病,感瘤黑粉病,抗矮花葉病。2005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0.8%,粗脂肪4.4%,賴氨酸0.25%,粗淀粉69.45%。
產量表現:在2005-2006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18處試點14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畝產600.9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2.9%; 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3.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9.振杰5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9號
育種者:聊城市華豐玉米育種研究所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L0206/L958。母本L0206是以鄭58/掖3189//聊112(選自掖3189/78599)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L958是以Lx9801/85-308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0-21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紅色,花藥淡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69厘米,穗位105厘米,倒伏率4.9%、倒折率2.9%。果穗筒形,穗長17.6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0.4厘米,穗行數平均15.4行,穗粒數542粒,白軸,黃白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5.5%,千粒重344克,容重712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瘤黑粉病和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8.2%,粗脂肪3.8%,賴氨酸0.23%,粗淀粉75.82%。粗淀粉含量達到高淀粉玉米2級標準。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4處試點17點增產7點減產,平均畝產610.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2.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6.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0%。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0.德玉四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0號
育種者:德州市種業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D85/D35。母本D85是自交系8001的變異單株自交選育,父本D35是以5237-196/Lx9801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粉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1天,株高252厘米,穗位112厘米,倒伏率4.3%、倒折率4.9%,銹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為7級。果穗筒形,穗長16.5厘米,穗粗4.8厘米,禿頂0.5厘米,穗行數平均15.3行,穗粒數550粒,白軸,紅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8.7%,千粒重298克,容重730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7.8%,粗脂肪4.2%,賴氨酸0.24%,粗淀粉75.12%。粗淀粉含量達到高淀粉玉米2級標準。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2處試點11點增產11點減產,平均畝產574.5公斤,比對照鄭單958減產0.2%;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1.5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6%。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1.美鋒080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1號
育種者: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TW-8/417-72。母本TW-8是自交系掖478的變異單株自交選育,父本417-72是以黃莫417/昌7-2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1片,幼苗葉鞘紅色,花絲淺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2天,株高248厘米,穗位105厘米,倒伏率3.6%、倒折率4.5%,銹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為7級。果穗筒形,穗長15.5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4厘米,穗行數平均15.0行,穗粒數500粒,白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7.2%,千粒重311克,容重739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高抗莖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8.1%,粗脂肪4.1%,賴氨酸0.18%,粗淀粉74.39%。粗淀粉含量達到高淀粉玉米2級標準。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21處試點11點增產10點減產,平均畝產565.3公斤,比對照鄭單958減產0.7%;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1.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2.豐玉4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2號
引種者:萊州市永安豐華種苗研究所
河北華豐種業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HY389/昌7-2。母本HY389是以掖3189/掖478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昌7-2引自河南安陽農科所。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深紫色,花絲紫色,花藥淡紫色。引種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6天,株高251厘米,穗位104厘米,倒伏率1.4%、倒折率2.2%,銹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病級為7級、莖腐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40.5%、瘤黑粉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12.6%。果穗筒形,穗長16.1厘米,穗粗4.8厘米,無禿頂,穗行數平均14.0行,穗粒數517粒,白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8.7%,千粒重310克,容重731克/升。2007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2007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4%,粗脂肪4.7%,賴氨酸0.22%,粗淀粉71.48%。
產量表現:在2007-2008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引種試驗中,兩年22處試點16點增產6點減產,平均畝產622.0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5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莖腐病重發區慎用。
13.登海661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3號
育種者: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DH351/DH372。母本DH351是以DH158/107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DH372是自交系5003雜株選系。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根系發達,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黃綠色,花藥淺紫色。2008年品比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10天,比鄭單958長5天左右,株高232厘米,植株較矮,穗位93厘米,倒伏率0.5%、倒折率1.1%,抗倒伏。果穗筒形,穗長19.9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2.5厘米,穗行數平均14.8行,穗粒數530粒,紅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4.9%,千粒重343克,容重700克/升。2007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莖腐病,高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
產量表現:2007、2008年連續兩年作為山東省“十、百、千、萬”夏玉米高產創建活動選用雜交種,2007年在泰安市岱岳區大汶口鎮實收畝產達到1127.5公斤;在兗州市農科所實收畝產達到1029.58公斤,均創當地玉米畝產最高紀錄。2008年16個高產創建縣(市、區)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達到904.81公斤。
2008年全省多點夏玉米品比試驗,11處試點10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745.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5%。
栽培技術要點:畝產700-900公斤種植密度3500-4000株/畝,畝產1000公斤左右種植密度4800株左右。按照每增加100公斤干籽粒需增加3公斤純氮、1.5-2公斤純磷、3公斤純鉀的要求全量施肥,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高產大田。
審定意見:作為高產攻關品種在高肥高水條件下利用。
14. 威玉30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4號
育種者:威海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U7A/B124。母本U7A是美國雜交種78599選系,父本B124是自選系B120變異單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18-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淡紫色,花藥淡紫色。區域試驗結果:春播生育期121天,株高277厘米,穗位122厘米,倒伏率1.1%、倒折率0.5%。果穗筒形,穗長19.5厘米,穗粗5.3厘米,禿頂2.1厘米,穗行數平均17.0行,穗粒數556粒,白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5.8%,千粒重373克,容重728克/升。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抗大、小葉斑病,中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莖腐病,感瘤黑粉病,抗矮花葉病。2006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含量4.3%,賴氨酸含量2.41%,粗淀粉含量71.93%。
產量表現:在2006-2007年膠東春播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9處試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593.27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9.2%;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2.1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8.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37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春玉米大田。
審定意見:在膠東地區作為春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5. 山農202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5號
育種者:山東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JS118/JS188。母本JS118是雜交種蘇玉糯1號選株自交選育,父本JS188是雜交種白馬王子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8片,幼苗葉鞘綠色,花絲綠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鮮穗采收期74天,株高263厘米,穗位113厘米,倒伏率5.2%、倒折率0.6%。果穗筒形,商品鮮穗穗長20.8厘米,穗粗4.4厘米,禿頂1.3厘米,穗粒數534粒,商品果穗率89.6%,白軸,籽粒白色,果皮中偏薄,風味品質與對照魯糯6號相當。2008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感小斑病,高感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莖腐病,中抗瘤黑粉病,抗矮花葉病。2008年鮮穗籽粒(授粉后25天取樣)品質分析(干基):粗蛋白質含量12.96%,粗脂肪含量2.66%,賴氨酸含量0.30%,淀粉含量56.81%,可溶性固形物(濕基)含量9.83%。
產量表現:在2007-2008年全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收商品鮮穗數3464個,比對照魯糯6號增收4.8%。
栽培技術要點:可春播或夏直播。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保證鮮穗商品質量,應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或錯期種植,并及時防治蟲害。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鮮食專用糯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6. 三北8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6號
育種者:三北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S412/B412。母本S412是以鄭58改良系回交蘇玉糯1號選系/鄭58改良系后,自交選育;父本B412是以昌7-2回交廣西農家種/昌7-2選糯粒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粉紅色,花藥淡紫色。區域試驗結果:鮮穗采收期74天,株高237厘米,穗位88厘米,倒伏率2.2%、倒折率0.5%,粗縮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22.3%。果穗筒形,商品鮮穗穗長18.7厘米,穗粗4.8厘米,禿頂1.5厘米,穗粒數569粒,商品果穗率85.6%,穗軸白色,籽粒黃色,果皮中偏厚,風味品質略差于對照魯糯6號。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2008年鮮穗籽粒(授粉后25天取樣)品質分析(干基):粗蛋白質含量10.50%,粗脂肪含量3.53%,賴氨酸含量0.32%,淀粉含量60.21%,可溶性固形物(濕基)含量12.05%。
產量表現:在2006-2008年全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收商品鮮穗數3501個,比對照魯糯6號增收2.9%。
栽培技術要點:可春播或夏直播。適宜密度為每畝3500-4000株。為保證鮮穗商品質量,應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或錯期種植,并及時防治蟲害。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鮮食專用糯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7. 山農201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7號
育種者:山東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Wny-1/yn-6。母本Wny-1是以WXn/魯糯6號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yn-6是雜交種煙糯6號選株自交選育。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片,幼苗葉鞘綠色,花絲綠色,花藥紫紅色。區域試驗結果:鮮穗采收期76天,株高242厘米,穗位101厘米,倒伏率1.5%、倒折率0.03%。果穗筒形,商品鮮穗穗長20.5厘米,穗粗4.5厘米,禿頂2.6厘米,穗粒數550粒,商品果穗率88.1%,穗軸白色,籽粒黃白,果皮中偏厚,風味品質略差于對照魯糯6號。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感彎孢菌葉斑病和莖腐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2008年鮮穗籽粒(授粉后25天取樣)品質分析(干基):粗蛋白質含量11.03%,粗脂肪含量4.86%,賴氨酸含量0.44%,淀粉含量60.15%,可溶性固形物(濕基)含量9.83%。
產量表現:在2006-2008年全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收商品鮮穗數3476個,比對照魯糯6號增收2.4%。
栽培技術要點:可春播或夏直播。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保證鮮穗商品質量,應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或錯期種植,并及時防治蟲害。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鮮食專用糯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18. 萊農糯3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18號
育種者:青島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糯LT123/黃糯478。母本糯LT123和黃糯478分別是由普通玉米自交系LT123、掖478選育的糯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1片,幼苗葉鞘綠色,花絲淺紅色,花藥淺紅色。區域試驗結果:鮮穗采收期74天,株高237厘米,穗位90厘米,倒伏率0.5%、倒折率1.2%,大斑病最重發病試點為7級,粗縮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率為23.0%。果穗筒形,商品鮮穗穗長19.9厘米,穗粗4.5厘米,禿頂1.1厘米,穗粒數518粒,商品果穗率84%,穗軸白色,籽粒紫花色,果皮中偏厚,風味品質與對照魯糯6號相當。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高感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彎孢菌葉斑病和莖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感矮花葉病。2008年鮮穗籽粒(授粉后25天取樣)品質分析(干基):粗蛋白質含量12.21%,粗脂肪含量4.37%,賴氨酸含量0.30%,淀粉含量59.2%,可溶性固形物(濕基)含量9.00%。
產量表現:在2006-2008年全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收商品鮮穗數3466個,比對照魯糯6號增收1.9%。
栽培技術要點:可春播或夏直播。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保證鮮穗商品質量,應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或錯期種植,并及時防治蟲害。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鮮食專用糯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