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天津 » 正文

2009年天津審定冬小麥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21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795
 

1輪選519(試驗用名:中麥22)

審定編號:津審麥2008001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1994年以太原768為母本,京冬8號為父本進行雜交,歷經多年定向選擇于2003年選育而成。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天津科潤津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冬性,中晚熟。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7.0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紅粒,硬質。平均畝穗數40.4萬,穗粒數29.4粒,千粒重50.2克。2006年薊縣抗寒鑒定結果:抗寒性二級,越冬莖90.2%,死莖率9.8%。2007年薊縣抗寒鑒定結果:抗寒性二級,越冬莖100%,死莖率0%。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感白粉病(S),成株期中抗葉銹病(MR),感條銹病(S)。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808克/升,粗蛋白質12.68%,濕面筋24.4%,沉降值24.5毫升,吸水率60.1%,形成時間2.8分鐘,穩定時間2.1分鐘,軟化度124F.U,評價值43,最大抗延阻力130E.U,延伸性13.0厘米,面積23.1平方厘米,為中筋小麥品種。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420.0 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0.8公斤/畝)增產2.2%,不顯著,三個試點增產,兩個點減產,居15個品種第七位。2006-2007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B組,平均畝產為422.4 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391.1公斤/畝)增產8.01%,增產極顯著,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11個參試品種第二位。2007-2008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65.6公斤,較對照品種京冬8號(424.0公斤/畝)增產9.8%,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5個參試品種第一位。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為9月25-10月10日,畝基本苗25-30萬;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地塊畝施磷酸二銨25公斤,尿素7.5公斤作底肥,澆好凍水,春季小麥拔節追施尿素10-15公斤。澆好返青、拔節、灌漿水。

適宜種植地區: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塊做冬小麥種植。

2薊冬3097

審定編號:津審麥2008002

品種來源:天津市薊縣良種繁育場1999年以農大3197為母本,京冬6號為父本進行雜交,歷經多年定向選擇于2005年選育而成。

選育單位:天津市薊縣良種繁育場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冬性,中早熟。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1.0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紅粒,硬質,平均畝穗數28.6萬,穗粒數36.2粒,千粒重51.0克。2007年薊縣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2+,越冬莖100%,死莖率0%。2008年薊縣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2+,越冬莖94.3%,死莖率5.7%。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感白粉病(S),成株期感葉銹病(S),中抗條銹病(MR)。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826克/升,粗蛋白質15.29%,濕面筋33.4%,沉降值40.0毫升,吸水率68.1%,形成時間3.9分鐘,穩定時間2.9分鐘,軟化度101F.U,評價值51,最大抗延阻力235E.U,延伸性16.0厘米,面積52.0平方厘米,為中筋小麥品種。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度參加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A組,平均畝產為424.2 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389.9公斤/畝)增產8.8%,增產顯著,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11個品種第二位。田間表現:武清試點倒伏程度3級,面積16%,作物所試點倒伏程度2+級,面積50%。2007-2008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462.1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31.3公斤/畝)增產7.1%,增產極顯著,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16個品種第八位。2007-2008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50.2公斤,較對照品種京冬8號(424.0公斤/畝)增產6.2%,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5個參試品種第三位。

栽培技術要點:1.天津地區10月1日-10月5日期間播種,基本苗25-30萬為宜。2.該品種苗期分蘗力較低,可結合澆凍水施尿素5公斤。3.起身后生長發育較快,拔節期應重施肥水。4.視天氣情況澆好孕穗、灌漿水 。

適宜種植地區: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塊做冬小麥種植。

3中麥12

審定編號:津審麥2008003

品種來源:2000年用京411作母本,煙中144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后經花粉選育而成。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冬性,中晚熟。幼苗半匍匐,幼苗期弱,但返青后苗壯,分蘗力強;成穗率較高,株高77.0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平均畝穗數40.4萬,穗粒數28.2粒,千粒重43.7克。2006年薊縣抗寒鑒定結果:抗寒性二級,越冬莖96.6%,死莖率3.4%。2007年薊縣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2-,越冬莖100%,死莖率0%。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中感白粉病(MS),成株期感葉銹病(S),中抗條銹病(MR)。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818克/升,粗蛋白質13.26%,濕面筋28.4%,沉降值28.0毫升,吸水率65.1%,形成時間3.3分鐘,穩定時間2.8分鐘,軟化度140F.U,評價值44,最大抗延阻力190E.U,延伸性15.4厘米,面積41.5平方厘米,為中筋小麥品種。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421.6 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0.8公斤/畝)增產2.6%,不顯著,兩個試點增產,三個試點減產,居15個品種第六位。2006-2007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B組,平均畝產為422.0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391.1公斤/畝)增產7.92%,增產極顯著,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11個參試品種第三位。2007-2008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49.7公斤,較對照品種京冬8號(424.0公斤/畝)增產6.1%,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5個參試品種第四位。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9月28日-10月10日,畝基本苗23-25萬為宜;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地塊畝施磷酸二銨25公斤,尿素10公斤做底肥,澆好凍水,春季注意澆好拔節水,隨拔節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畝,生育后期控制水肥,以免貪青晚熟。

適宜種植地區: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塊做冬小麥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