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四川 » 正文

2004年四川審定大豆、棉花、馬鈴薯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19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671
 

大  豆

1、富豆1號

    (1)品種來源富豆一號系茂縣富順鄉農技站于1994年從大豆白千成群體中發現的特早熟特大粒天然變異優株系選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02天,夏秋播生育期75-80天,屬特早熟類型品種。有限結莢習性,株型緊湊,株高35-45厘米,幼莖紫色,分枝2-3個,葉披針形,中偏小,紫花,灰毛,成熟莢呈灰褐色,種子圓形,種皮黃色、臍淺褐色,籽粒特大,百粒重35-38克。籽粒蛋白質含量39.3%,脂肪含量22.7%,屬高油品種。抗病毒病,抗倒伏。

(3)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四川省早熟組區試,平均畝產146.5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1%,比對照早熟13天;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118.6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0.8%;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32.6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1.0%,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對照早熟12天。百粒重35.3克,比對照高16.4克。2003年在南充、自貢、雅安、樂山、茂縣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44.4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1.78%。

    (4)栽培要點春播3月中、下旬播種,夏播5月中、下旬播種,秋播7月中、下旬播種,盆周山區秋播不遲于7月上旬。春、夏播畝植2.2萬株左右,秋播畝植2.5-3萬株。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適時補施花莢肥。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我省平壩、丘陵、低山區作菜用毛豆栽培或作多熟制間套或凈作,復種種植。

2、南豆6號

    (1)品種來源:南豆6號系南充市農科所用矮腳早作母本,齊黃22作父本有性雜交,經1992-1997年連續6年系譜選擇育成。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8天左右,春大豆早熟類型。有限結莢習性,植株直立,株型緊湊,株高41-46厘米,主莖13.5節,分枝3-4個,葉披針形,中等大小,白花,灰毛,種皮黃色,褐臍,籽粒橢圓形,單株結莢31.6個,平均每莢1.9粒,百粒重20-24克。籽粒蛋白質含量46.0%,脂肪含量20.6%。

    (3)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四川省早熟組區試,平均畝產162.3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2.0%;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136.7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6.2%;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49.5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3.9%。2003年生產試驗,五點平均畝產155.9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7.48%。

    (4)栽培要點:(1)播種期:春播3月中、下旬,夏播5月中、下旬,秋播7月上旬至下旬。(2)密度:凈作畝植1.5-1.7萬株,與紅苕、花生等作物間作畝植0.2-0.3萬株,旱三熟連作畝植2.5-3.5萬株。(3)施肥:重施底肥,看苗酌施提苗肥,秋季增施花莢肥。(4)田間管理:春播苗期注意防治土蠶、卷葉螟,秋播苗期注意防治蟋蟀、毛蟲,花莢期防蟲莢螟及鼠害,及時收獲。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我省平壩、丘陵坡臺地、低山區種植,間套凈作均可。

3、貢豆13

    (1)品種來源貢豆13系自貢市農科所1991年以浙江省農科院選育的浙春三號(浙春88-39)為母本,貢豆5號為父本雜交經多年選育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平均111.8天,比對照成豆8號早熟3天。有限結莢習性,植株直立生長,株高59.2厘米,主莖節數12.2節,分枝平均2.55個,株型收斂緊湊,葉卵圓形,葉片中等大小、綠色,紫花,棕毛,單株莢數33.4個,株粒數63.5粒,平均每莢1.9粒,莢彎鐮形,莢熟時呈深褐色,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黑臍,百粒重20克,完全粒率91.05%。籽粒蛋白質含量42.4%,脂肪含量20.8%,合計63.2%。抗病毒病(平均0.55級),抗倒伏(平均0.75級)。

(3)產量表現 2001年省區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154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6.3%,居第五位;2002年五個試點平均畝產160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36.1%,居第一位,點點增產,各點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57.1公斤,比對照成豆8號增產19.6%,居試驗第三位。2003年生產試驗,四點次平均畝產155.1公斤,較對照成豆8號增產14.29%。

(4)栽培要點(1)適宜耕作制度:該品種春播111.8天,秋播70-85天,可春播、夏播及秋播,可凈作也可間套,可收籽粒亦可作菜豆栽培,適宜南方多熟耕作制度。

(2)適宜播期:春播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中旬,地溫穩定在10℃以上,秋播以8月10日前為好,川南一般不遲于8月20日。

(3)適宜密度:春播畝植1.6-2萬株,秋播畝植3.5萬株左右。

(4)施肥要點:腐熟有機堆肥拌速效磷肥(每畝過磷酸鈣20-30公斤)作種肥,出苗兩周左右適當清糞水或速效氮肥(每畝尿素5公斤)促苗期生長,后期視苗情根外追肥(尿素和鉀肥)。

(5)中耕除草,防治蟲害(卷葉螟、豆莢螟)。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我省盆地及盆周廣大地區種植。可凈作或與菜地間套,也可于小麥收后夏播,中稻茬后秋季復種,可作菜用型大豆栽培,在有水源地區可采用菜毛豆?水稻栽培。

4、貢豆14

    (1)品種來源貢豆14系自貢市農科所1991年5月以貢豆7號為母本,組合(齊黃22×貢豆2號)F2代遲熟株為父本有性雜交選育的中熟大豆品種。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春播120.5天,比對照西豆3號早熟1.2天。有限結莢習性,植株直立生長,株型收斂緊湊,株高61.6厘米,底莢高12.7 厘米,主莖節數12.4節,分枝2.7個,葉卵圓形,葉片中等大小,深綠色,紫花,棕毛,單株莢數42.2個,單株粒數80.8個,單株粒重17.5克,平均每莢1.9粒,莢鐮形、成熟時呈黃褐色,籽粒橢圓形,種皮綠色,深褐臍,百粒重20.8克,完全粒率93.4%。籽粒蛋白質含量47.8%,脂肪含量20.66%,籽粒外觀品質好。抗病毒病,抗倒伏。

    (3)產量表現 2001-2002年參加四川省中熟組區試。2001年6個試點平均畝產176.8公斤,比對照西豆3號減產0.71%。2002年5個試點平均畝產163.0公斤,比對照西豆3號增產4.6%,兩年11點次平均畝產169.9公斤,較西豆3號增產1.7%。2003年生產試驗,五點平均畝產160.64公斤,比對照西豆3號145.2公斤,增產10.63%。

    (4)栽培要點:(1)播種期: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上旬最為適宜。川南可早至3月初,川北及盆周高海拔地區可遲至麥收后夏播,川南8月上旬秋播復種。(2)種植密度:凈作春播畝植1.3萬株左右,0.5m×0.2m,雙苗。夏秋播畝植1.6-1.9萬株,0.3-0.4m×0.2m,雙苗。(3)施肥:腐熟有機堆肥拌速效磷肥作種肥。畝施清糞水或加尿素8公斤追苗促生長。(4)管理:做好間定苗,中耕除草,防止病蟲鼠害,保證墑性。(5)收貯:黃熟及時收獲,小把掛曬,及時脫粒,充分干燥后貯藏,注意防潮和象甲、鼠害。

(5)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我省盆地及盆周廣大地區(雅安等多雨區除外)種植。

 

棉  花

1、川彩棉1號

    (1)品種來源引進川農大棕桑棉種YS-2為父本,選系棕桑棉215為母本,于1999年通過雜交后定向系統選育而成。

    (2)特征特性植株塔型,較緊湊,生長穩健,葉綠色,生育期137天,株高80.7厘米,鈴卵園,中等大,結鈴性強,吐絮暢,纖維棕色,色素穩定一致,衣分37.9%,衣指6.1g。2.5%跨長26.26mm,比強度27.39CN/tex,麥克隆值5.15。田間表現抗枯,耐黃萎病。

    (3)產量表現省區試結果:籽棉產量198.75公斤/畝,皮棉產量73.93公斤/畝,皮棉產量為對照種川棉56的76.05%。

    (4)栽培要點:(1)播種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移栽,畝用種量1.2-1.5公斤。(2)畝密度:壩地3000-3200株,臺地3500-4000株,坡地4000-4500株。(3)重施底肥(有機肥),早施追肥,N、P、K配合施用。(4)種植時應與白棉隔離種植。

    (5)適宜種植地區在四川棉區種植,企業訂單生產。

2、川彩棉2號

    (1)品種來源金213×綿60093雜交后代,經F2至F6代定向系統選育而成。

    (2)特征特性植株塔形,較松散。生長穩健,葉綠色,中等大小。株高88厘米,果枝12.7臺,單株結鈴18.5個,鈴卵園,中等大小。結鈴性強、吐絮暢。纖維綠色,色素穩定一致。種子顏色深綠,衣分29.4%,衣指4.0g,籽指10.3g,生育期138天。2.5%跨長27.8mm(HVICC標準,下同),比強度23.94CN/tex,麥克隆值2.7。田間表現抗枯萎,耐黃萎病。

    (3)產量表現區試畝產籽棉235.17公斤,皮棉67.54公斤,分別為對照種川棉56的101.07%和67.13%。

    (4)栽培要點:(1)3月下旬至4月5月播種。畝用種量1.2-1.5公斤。采用“雙膜”覆蓋方格育苗。(2)畝密度3000-4000株,實行地覆規范化種植。(3)重施底肥,早施重施見花肥,適時追施保桃肥。N、P、K比例適合。(4)及時防治棉紅蜘蛛、棉鈴蟲等害蟲。

(5)適宜種植地區四川棉區種植,并應大力發展訂單生產。

 

馬鈴薯

1、川芋6號

    (1)品種來源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1990年用自育材料44-4作母本,涼薯3號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2)特征特性中早熟。株型直立,植株矮,復葉大小中等,白花、花量中等。塊莖圓形,薯皮黃色,薯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深度中等,結薯集中,單株結薯4-6個,大中薯率81.0%,休眠期較長,耐貯藏。干物率20.6%,淀粉含量14.9%,維生素C含量28.75毫克/百克,還原糖0.069%,抗晚疫病,抗病毒病PVX、PVY。

    (3)產量表現2002-2003年省區試平均,鮮薯畝產1641.28公斤,比對照川芋56增產56.54%,2003年生產試驗,鮮薯畝產1932.88公斤,比對照川芋56增產22.36%。

    (4)栽培要點:(1)選擇排、透水性好,中等肥力的田塊種植。(2)密度:采用30-50克健康整薯作種,凈作畝植4000-6000株。(3)肥水管理:與生產上大面積栽培種相同。

    (5)適宜種植地區我省山區、丘陵及平壩地區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