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貴州 » 正文

2005年貴州引進水稻品種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19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308
 

品種名稱:準兩優527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1號

品種來源: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用準S與恢復系蜀恢527組配而成,2005年6月經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除銅仁地區外,不含我省其它區域),審定編號:國審稻2005026。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遵義市13個試點均比對照(Ⅱ優838)增產,平均畝產590.9公斤,較對照增產9.1%;安順市6個試點5增1減(比綜合對照),平均畝產634.9公斤,較綜合對照增產14.1%;黔南州12個試點均比對照(金優63)增產,平均畝產627.9公斤,較對照增產16.5%;黔東南州16個試點均比對照(金優725)增產,平均畝產626.94公斤,較對照增產15.03%;黔西南州8個試點7增1減(比對照Ⅱ優838),平均畝產590.9公斤,較對照增產6.7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適中,莖桿粗壯,長勢繁茂,抗倒性一般,結實率高,籽粒大。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5.8天(遵義市160.1天、安順市162.6天、黔南州149.9天、黔東南州148.25天、黔西南州158天),比對照(金優63)長3.9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強;國家武陵山區區試:株高116.0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7.5萬穗,穗長24.8厘米,每穗總粒數131.3粒,結實率88.3%,千粒重31.7克。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2.7%,長寬比3.2,堊白粒率29%,堊白度3.8%,膠稠度5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2%,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3級。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播種,秧田每畝播種量15公斤,大田每畝用種量1.5公斤。2、移栽:每畝插1.1~1.3萬穴、基本苗6~7萬苗。3、肥水管理:適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機肥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在水漿管理上,做到前期淺水,中期輕擱,后期采用干干濕濕灌溉,斷水不宜過早。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遵義市海拔950米以下遲熟中秈稻區,安順市海拔1000米以下遲熟中秈稻區,黔南州海拔1000米以下遲熟中秈稻區,黔東南州海拔900米以下遲熟中秈稻區,黔西南州海拔1150米以下遲熟中秈稻區。

 

品種名稱:標優2號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2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用不育系M52A與恢復系成恢19組配而成,2003年7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2003004。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遵義市13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10增3減,平均畝產574.2公斤,較對照增產6.0%;貴陽市7個試點均比對照金優207增產,平均畝產551.11公斤,比對照增產8.1%;銅仁地區11個試點與對照Ⅱ優58相比8增3減,平均畝產514.3公斤,較對照增產5.78%;黔南州12個試點與對照金優63相比7增5減,平均畝產534.2公斤,與對照相當;黔東南州16個試點與對照金優725相比11增5減,平均畝產547.71公斤,較對照增產3.9%;黔西南州8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5增3減,平均畝產610.36公斤,較對照增產4.4%。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株型適中,葉片長寬適中,劍葉直立,葉色深綠。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2.3天(遵義市156.2天、貴陽市161.0天、銅仁地區148.1天、黔南州146.6天、黔東南州146.88天、黔西南州155天),比對照(Ⅱ優838)短3.0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高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弱;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95.1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6~18萬穗,穗長24厘米,每穗總粒數157粒,結實率78.5%,千粒重23.95克。米質主要指標:精米率76%,整精米率71.7%,長寬比2.9,堊白率13%,堊白度2.4%,直鏈淀粉含量17.1%,達到國頒優質米二級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培養多蘗壯秧,合理密植,畝栽基本苗8~10,重底早追,氮、磷、鉀配合施用。增施有機肥;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遵義市,貴陽市海拔1100米以下,銅仁地區海拔900米以下,黔南州(都勻市、平塘縣、荔波縣、惠水縣、長順縣除外),黔東南州,黔西南州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C優725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3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用西南科技大學水稻所選育的不育系CA與恢復系綿恢725組配而成,2003年7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2003009。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黔東南州16個試點與對照金優725相比15增1減,平均畝產573.47公斤,較對照增產8.8%;黔南州12個試點與對照金優63相比7增5減,平均畝產553.1公斤,較對照增產2.6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較緊湊,葉片較大,繁茂性好,穗層整齊,成熟時轉色好。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48.2天(黔南州148.9天、黔東南州147.56天),比對照(金優63)長2.9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高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弱;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15.4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5.71萬穗,穗長25.8厘米,每穗總粒數172.5粒,結實率81.6%,千粒重29.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3%,精米率70.7%,整精米率49.9%。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培養多蘗壯秧,合理密植,畝栽1.5萬穴左右,重底早追,適時曬田;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黔南州(平塘縣、福泉縣、甕安縣、長順縣、羅甸縣除外),黔東南州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岡優177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4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用不育系岡46A與恢復系成恢177組配而成,2000年7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115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遵義市13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10增1平2減,平均畝產577.7公斤,較對照增產6.7%;黔東南州16個試點與對照金優725相比15增1減,平均畝產581.63公斤,較對照增產10.3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緊湊,分蘗力強,穗型較大, 抽穗整齊,后期轉色好,落粒性好。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3.8天(遵義市158.7天、黔東南州149.06天),比對照金優63長2.31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弱;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12.6厘米,畝有效穗15.79萬,穗長24.8厘米,穗粒數159.6粒,結實率86.3%,千粒重27. 7克。米質測試:糙米率80.6%,整精米率61.9%,粒長6.2毫米,長寬比2.4,堊白粒率59%,堊白度6%,膠稠度4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7%。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培養多蘗壯秧,秧齡50天左右,畝栽1.5萬穴左右,基本苗每畝10萬苗左右,有效穗16萬左右,畝施純氮10~12公斤,磷肥25~30公斤,鉀肥15~20公斤;因不抗稻瘟病,應加強稻瘟病防治。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遵義市,黔東南州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川豐5號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5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川豐種業育種中心用不育系金23A與恢復系江恢364組配而成,2001年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155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遵義市13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11增2減,平均畝產578.1公斤,較對照增產6.7%;銅仁地區11個試點均比對照Ⅱ優58增產,平均畝產561.31公斤,較對照增產10.5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緊湊適中,苗期長勢旺,分蘗力較強,成熟時轉色好,穗大粒多。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4.6天(遵義市158.8天、銅仁地區150.4天),與對照(Ⅱ優838)相當,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弱;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12.4厘米,穗長24.68厘米,每穗總粒數159.6粒,千粒重27.0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1%,精米率74.9%,整精米率57.1%,長寬比3:1,直鏈淀粉21.65%,蛋白質9.6%。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早播,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畝基本苗9萬左右,畝栽1.5萬穴左右為宜,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遵義市,銅仁地區海拔9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川豐6號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6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川豐種業育種中心、中國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中9A與恢復系江恢151組配而成,2002年3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2002013。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銅仁地區11個試點與對照Ⅱ優58相比10增1減,平均畝產567.45公斤,較對照增產14.0%;黔西南州8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7增1平,平均畝產631.04公斤,較對照增產7.9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緊湊,繁茂性好,葉色青綠,葉鞘和稃尖無色。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3天(銅仁地區149.6天、黔西南州156.37天),與對照Ⅱ優838相當,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強;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20.5厘米,每穗總粒數168.6粒,結實率76.3%,千粒重27.53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早播,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畝施純氮量不少于10公斤,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銅仁地區海拔800米以下,黔西南州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岡優906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7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農科所用不育系岡46A與恢復系蓉稻906組配而成,1997年5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65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遵義市13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10增3減,平均畝產573.8公斤,較對照增產5.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緊湊,苗期長勢旺,分蘗力較強,生長整齊。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6.0天(遵義市),與對照Ⅱ優838相當,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強;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14.0厘米,穗長23.4厘米,每穗總粒數144.0粒,結實率86.2%,千粒重26.8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2%,精米率70.6%。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早播,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畝基本苗9萬左右,畝栽1.4萬穴為宜,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遵義市(湄潭縣、鳳岡縣除外)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云光14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8號

品種來源: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用蜀光612S與恢復系云恢808組配而成,2000年8月經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滇雜秈1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貴陽市7個試點均比對照金優207增產,平均畝產569.03公斤,較對照增產11.4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抗倒伏,抽穗整齊,性狀穩定,易脫粒,成熟時轉色好。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7天(貴陽市),比對照金優207長3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強;在云南省區試中:株高100厘米,每穗總粒數162粒,結實率90%,千粒重2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精米率63%,整精米率56.3%,直鏈淀粉14.95%,膠稠度膠長104毫米,蛋白質8.3%,達部頒1~2級優質米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播種,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貴陽市海拔12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N優69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09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內江雜交稻中心用不育系N5A與恢復系內恢97-69組配而成,2001年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148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黔南州12個試點與對照金優63相比6增6減,平均畝產540.9公斤,與對照相當。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緊湊適中,苗期長勢旺,分蘗力強,谷粒長型帶短芒,后期轉色好。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0.1天(黔南州),比對照金優63長4.1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弱;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15~120厘米,每穗粒數160.5粒,結實率80~90%。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早播,培養多蘗壯秧,畝栽1.2~1.5萬穴,重底早追,注意氮、磷、鉀肥合理搭配,切忌偏施氮肥。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黔南州(平塘縣、荔波縣、甕安縣、惠水縣、長順縣、羅甸縣除外)海拔10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岡優615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10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不育系岡46A與恢復系R615組配而成,2000年7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120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赤水市引種試驗中,平均畝產600.3公斤,較對照岡優151增產16.0%。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較緊湊,繁茂性好,葉直立、中長寬,長勢旺,分蘗力強。2005年貴州省赤水市引種試驗中全生育期153天,與對照汕優63相當,株高110厘米,穗長25.6厘米,每穗總粒數254.38粒,結實率87.21%,千粒重28.5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早播,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是稻瘟病防治。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赤水市海拔8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

 

品種名稱:富優4號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11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嘉陵農作物品種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A與恢復系嘉恢978組配而成,2004年5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2004001。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赤水市引種試驗中,平均畝產608.3公斤,較對照岡優151增產17.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適中,葉色濃綠,長勢旺,分蘗力強。2005年貴州省赤水市引種試驗中全生育期154天,與對照汕優63相當,株高109厘米,穗長24.6厘米,每穗總粒數202.27粒,結實率92.19%,千粒重28.3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播種,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畝栽基本苗8~13萬,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是稻瘟病防治。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赤水市海拔8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

 

品種名稱:川豐3號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5012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川豐種業育種中心、江油市種子公司用不育系Ⅱ-32A與恢復系JB885組配而成,2002年7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121號。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赤水市引種試驗中,平均畝產510.3公斤,與對照岡優151相當。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適中,苗期長勢中等,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弱。2005年貴州省赤水市引種試驗中全生育期154天,與對照汕優63相當,株高110厘米,穗長24.4厘米,每穗總粒數220.7粒,結實率93.57%,千粒重27.2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早播,培養多蘗壯秧,適齡移栽,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是稻瘟病防治。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赤水市海拔8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

 

品種名稱:中優838

引種編號:黔引稻 2004004號

品種來源:中國水稻研究所、鐘山縣種子公司用不育系中9A與恢復系輻恢838組配而成,2000年經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桂審稻200044號;2004年貴州省農業廳批準在貴陽市、安順市引進種植。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遵義市12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10增2減,平均畝產571.3公斤,較對照增產8.0%;銅仁地區11個試點與對照Ⅱ優58相比7增4減,平均畝產547.38公斤,較對照增產10.45%;黔南州12個試點與對照金優63相比8增4減,平均畝產555.9公斤,較對照增產3.15%;黔東南州16個試點均比對照金優725增產,平均畝產560.18公斤,較對照增產6.28%;畢節地區4個試點與綜合對照相比3增1減,平均畝產624.45公斤,較對照增產11.0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較長,穗大粒多。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0.4天(遵義市156.4天、銅仁地區146.73天、黔南州146.1天、黔東南州141.9天、畢節地區161天),比對照Ⅱ優838短3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強;株高110厘米左右,每穗總粒數170粒左右,結實率85%,千粒重28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中等肥力栽植,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每畝栽插1.2~1.5萬穴,增施磷、鉀肥,切忌后期氮肥過多。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貴陽市,安順市,遵義市,銅仁地區海拔500~900米,黔南州(平塘縣、惠水縣、長順縣、羅甸縣除外),黔東南州,畢節地區海拔1300米以下遲熟中秈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金優117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4005號

品種來源:常德市農科所和湖南金鍵種業公司用不育系余23A與恢復系R117組配而成,2003年經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XS012-2003。2004年貴州省農業廳批準在黔南州、遵義縣、鳳岡縣、綏陽縣、湄潭縣、平壩縣、凱里市引進種植。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安順市5個試點與綜合對照相比4增1減,平均畝產608.8公斤,較對照增產11.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較緊湊,莖桿粗壯,葉色淡綠,劍葉長挺,分蘗力中等偏上,穗呈弧形,成熟時轉色好。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6.5天(安順市),比綜合對照短8.2天,2004貴州省區試抗逆性鑒定試驗,高感稻瘟病,耐冷性較弱;株高105厘米,穗長27厘米,畝有效穗19萬,穗粒數125粒,結實率79.4%,千粒重31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適時移栽,中后期控制氮肥用量,注意防倒,后期不止脫水過早。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黔南州,遵義縣,鳳岡縣,綏陽縣,湄潭縣,凱里市,安順市海拔12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岡優2009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4006號

品種來源:四川省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科學校用岡46A與恢復系綿恢2009組配而成,2000年7月經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川審稻118號。2004年貴州省農業廳批準在遵義市(道真縣、綏陽縣除外)海拔950米以下、羅甸縣引進種植。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黔東南州16個試點與對照金優725相比14增2減,平均畝產568.41公斤,較對照增產7.84%;黔西南州8個試點與對照Ⅱ優838相比7增1減,平均畝產657.5公斤,較對照增產12.4%;荔波縣平均單產619.8公斤,較對照汕優63增產14.3%;三都縣平均單產664.0公斤,較對照Ⅱ優多系一號增產13.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型緊湊,繁茂性好,莖桿粗壯抗倒。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3.88天(黔東南州149.88天、黔西南州157.87天),比對照金優63長3.07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感稻瘟病,耐冷性弱;在四川省區試中:株高112厘米,畝有效穗19萬,穗粒數152粒,結實率83%,抽穗整齊,后期轉色好,落粒性好。千粒重27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早播,培育多蘗壯秧,插足基本苗,畝基本苗8萬以上,重底早迫,適時曬田。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遵義市(道真縣、綏陽縣除外)海拔950米以下,羅甸縣,荔波縣,三都縣,黔東南州,黔西南州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中9優838選

引種編號:黔引稻2004008號

品種來源:中國水稻研究所和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9A與恢復系838選組配而成,2001年經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國審稻2001019。2004年貴州省農業廳批準在銅仁地區引種種植。

產量表現:在2005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安順市6個試點與綜合對照相比5增1減,平均畝產621公斤,較對照增產13.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遲熟雜交水稻。株葉型好、劍葉直立,稈硬不易倒伏,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2005年貴州省引種試驗全生育期156.5天(安順市),比綜合對照短4.3天,經貴州省統一組織的抗逆性鑒定試驗,高感稻瘟病,耐冷性強;株高99厘米,平均穗長22.8厘米,每穗總粒數105粒,結實率78.8%,千粒重27.49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早播,培育多蘗壯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畝基本苗6~7萬,施足底肥,早施追肥,科學用水。因不抗稻瘟病,應重點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銅仁地區,安順市海拔1100米中秈遲熟稻區。稻瘟病常發區慎用。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