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早雜5號
選育單位: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早5-4×011W-8(其中早5-4系從耐熱2號中選出的優良單株,經多代自交選育出的自交不親和系;011W-8系利用游離小孢子培養方法從慶農601中培育出的一個純系)
特征特性:早熟、耐熱,疊抱,中長圓形,株高30厘米,開展度48×48厘米,球高20厘米,橫徑14厘米,單球重0.8公斤左右。外葉數8片,葉淡綠色,葉面光滑、無絨毛,葉柄綠白色,為結球、散葉兼用型品種。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品質檢測:可溶性總糖0.53%,粗纖維0.76%,維生素C 25.7毫克/100克。經福州市植保植檢站2006-2007年在福州地區田間調查,未發現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發病率低。
產量表現:經福州、寧德、龍巖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作散葉栽培,直播后30天左右采收,每畝產量1800-2000公斤;育苗移栽,定植后22天左右采收,每畝產量2000-2200公斤。作結球栽培,定植后40天采收,每畝產量1800-20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作散葉栽培,福州地區3-12月播種, 每畝種植4800株;作結球栽培,適宜播種期是7月中旬-8月下旬,山區可適當提早播種,每畝種植3000株。結球栽培注意防治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早雜5號”屬早熟耐熱型結球、散葉兼用大白菜品種,作散葉栽培,直播后30 天左右采收,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霜霉病、軟腐病發病率低,未發現病毒病。適宜福建省大白菜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