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特糯優321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特糯A×東南糯恢321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兩年區試平均139.5天,比對照汕優63遲熟2.1天。群體整齊、分蘗力中等、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14.92萬,株高115.7厘米,穗長23.8厘米,每穗總粒數170.6粒,結實率80.9%,千粒重27.5克。福州市兩年稻瘟病室內抗性鑒定為感稻瘟病。米質檢測結果:糙米率80.0%,精米率72.7%,整精米率52.1%,粒長6.6毫米,長寬比2.9,陰糯米率1%,白度1級,堿消值6.5級,膠稠度1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蛋白質含量7.7%。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福州市中稻區試,平均畝產452.2公斤,比對照汕優63減產7.09 %,減產顯著;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480.5公斤,比對照汕優63減產3.13 %,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福州市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0.6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74%。
栽培技術要點: 作中稻種植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種,秧齡在30天左右。插植規格以22厘米×22厘米,叢插2粒谷。一般每畝施純氮15公斤,氮、磷、鉀比例1.0:0.5:0.7,基肥:分蘗肥:穗肥:粒肥比例3.5:5.5:0.5:0.5。水管采取“薄水插秧、深水返青、淺水促蘗、適時烤田、后期干濕交替”。及時防治病蟲害,注意稻瘟病防治。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 特糯優321屬秈糯三系雜交稻新品種,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比對照汕優63遲熟2天;豐產性一般;室內鑒定感稻瘟病;米質達部頒一等優質食用秈糯稻品種標準。適宜福州市稻瘟病輕發區作中稻種植。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