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認定編號:閩認油2008001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泉花6號(原名泉花726)
選育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泉花327/泉花10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珍珠豆型,株型直立松散,生長勢較強,葉色偏濃綠。主莖高45.5厘米,側枝長50.6厘米,單株總分枝數5.8條,結果枝數5.0條,單株結果數16.0個,飽果率81.6%,雙仁果率70.5%,百果重187.8克,百仁重72.5克,公斤果數668個,公斤仁數1500個,出仁率68.9%。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粗蛋白含量25.0%,粗脂肪含量53.46% ,油酸含量41.0%,亞油酸含量36.3%,油亞比1.13。區試田間調查,葉斑病2.9級,銹病2.4級。青枯病人工接種鑒定平均發病率44.4%,比對照泉花10號平均發病率29.6%高14.8個百分點。
產量表現: 2005年參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種區域試驗,莢果平均畝產248.65公斤,比對照泉花10號增產8.11%,達極顯著水平;籽仁平均產量172.18公斤,比對照增產7.86%,增產極顯著。2006年續試,莢果平均畝產255.98公斤,比對照增產9.66%,增產極顯著;籽仁平均畝產176.04公斤,比對照增產9.65%,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莢果畝產252.31公斤,比對照增產8.89%,籽仁平均畝產174.11公斤,比對照增產8.76%。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選擇中等肥力以上,有灌溉條件,土質較為疏松的田塊種植。春植以3月上中旬播種為宜,秋播以7月底8月初播種為宜。春植畝播種1.0-1.1萬穴,每穴兩粒,秋播1.1-1.2萬穴。重施基肥,及早追肥,視苗情酌施花肥,生育后期根外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N、P、K配合施用,適當增施鈣、硼肥。生育期間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和清溝培土,遇旱時灌水防旱,多雨季節和低洼地注意排水防漬。注意病蟲害防治。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該品種屬珍珠豆型花生品種,全生育期126天,豐產性、穩產性好,含油量較高,青枯病人工接種鑒定平均發病率比泉花10號高14.8個百分點,適宜福建省春花生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2.品種認定編號:閩認油2008002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龍花163
選育單位:福建省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油256種子經鈷60-γ輻射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 該品種株型直立松散,葉色淡綠,長勢較強,主莖高54.3厘米,側枝長57.8厘米,單株總分枝數6.4條,結果枝數5.7條,單株結果數15.7個,飽果率79.5%,雙仁果率69.5%,莢果大小中等,網紋較粗,百果重184.8克,百仁重72.3克,公斤果數677.9個,公斤仁數1525.0個,出仁率68.6%。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蛋白質含量29.76%,粗脂肪含量48.05%,油酸含量41.5%,亞油酸含量37.6%,油亞比1.10。區試田間調查葉斑病2.6級,銹病1.9級,青枯病人工接種鑒定平均發病率35.2%,比對照泉花10號平均發病率29.6%高5.6個百分點。
產量表現: 2005年度參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種區域試驗,莢果平均畝產265.7公斤,比對照泉花10號增產15.5%,達極顯著水平;籽仁平均畝產179.8公斤,比對照增產12.6%,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續試,莢果平均畝產271.38公斤,比對照增產16.25%,達極顯著水平;籽仁平均畝產189.98公斤,比對照增產18.3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莢果畝產268.55公斤,比對照增產15.9%,平均籽仁畝產184.88公斤,比對照增產15.48%。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田塊種植。春播宜在3月中、下旬,秋播宜在7月下旬至8月初。畦溝寬0.9米,雙行穴播,穴距15厘米,穴播3粒種,畝播0.89萬穴。采用一次性全層施肥,即播種前畝施三元復合肥50公斤;株高近30-35厘米時,畝用15%多效唑15克兌水50公斤噴施以防倒伏。下針期畝用0.2%硼砂、0.1%-0.2%鉬肥和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50公斤噴施。注意防治病、蟲、鼠、草為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該品種屬珍珠豆型花生品種,全生育期126天,豐產性、穩產性好,抗倒性偏弱,青枯病人工接種鑒定平均發病率比泉花10號高5.6個百分點,適宜福建省春花生產區種植,栽培上注意水肥調控防止倒伏。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