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福建 » 正文

2008年福建認定蔬菜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1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107
 

1.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1

作物種類:蠶 豆

品種名稱:沁后本1號

選育單位:福建省莆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沁后本自然變異群體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80-85厘米,主莖粗0.86厘米左右,主莖18-20節,單株分枝2-3個,始莢節位5-6節,從出苗到采收青莢85天,全生育期125-144天,平均單株結莢8.3個,每莢2.3粒,鮮籽百粒重200-240克,干籽百粒重107-114克。鮮籽粒綠白色黑臍,有光澤,商品性好。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測定:鮮籽粒含粗蛋白13.0%,粗纖維0.56%,脂肪0.45%,水分65%,淀粉18.1%,維生素C3.4毫克/100克。根據莆田市農業局植保站田間調查,輕感枯萎病。

產量表現:經莆田、福州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每畝青莢產量550-65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在莆田適宜播種時間為10月上中旬,高海拔山區可適當提早播種。每畝用種量14-16公斤,播種后灌足出苗水,中后期灌好初花水和鼓粒水,整個生育期防止田間積水。注意防治枯萎病、赤斑病等病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沁后本1號”屬早中熟菜用蠶豆品種,全生育期125-144天,豐產性、穩產性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輕感枯萎病。適宜福建省蠶豆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2.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2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圣亞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6-5-6×16-9-4 (其中16-5-6系從福州本地征集的品種中選育的自交系;16-9-4系從臺灣引進的櫻桃番茄品種中選育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屬有限生長型早熟品種,始花節位6-7節,定植至初收50-60天。植株生長勢強,莖綠色,株高90-125厘米;葉片薯葉型,綠色;成熟果紅色,果實長橢圓形,果頂略尖,果面光滑有光澤。耐貯運,不易裂果,單果重12-15克,品質佳,肉質甜脆。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含維生素C 30.94毫克/100克鮮重, 總糖含量4.60%;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田間調查,未發現青枯病,其他病害與對照亞蔬1號相當。

產量表現:經福州、南平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畝產35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福州市春季栽培11月至12月播種,秋季栽培7月至8月上旬播種,其他地區可參照當地氣候條件及栽培習慣,選擇適宜播種期。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圣亞”屬有限生長型早熟櫻桃番茄品種,定植至初收50-60天,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未發現青枯病。適宜福建省番茄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3.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3

作物種類:番茄

品種名稱:富丹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6-6-1×16-10-6(其中16-6-1系從印尼引進櫻桃番茄品種中選育的自交系;16-10-6系從臺灣引進櫻桃番茄16-10中選育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屬無限生長型早熟品種,始花節位7-8節,定植至初收50-60天。植株生長勢強,莖綠色,株高180-200厘米;葉片薯葉型,綠色;成熟果紅色,果實長橢圓形,果面光滑有光澤。耐貯運,不易裂果,單果重12-16克,品質佳,肉質甜脆。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含維生素C31.96毫克/100克鮮重, 總糖含量4.83 %;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田間調查,未發現青枯病,其他病害與對照圣女相當。

產量表現:經福州、南平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畝產40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福州市春季栽培11月至12月播種,秋季栽培7月至8月上旬播種。其他地區可參照當地氣候條件及栽培習慣,選擇適宜播種期。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富丹”屬無限生長型早熟櫻桃番茄品種,定植至初收50-60天,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未發現青枯病。適宜福建省番茄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4.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4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夏福2號

選育單位: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YM33×001-3-1(其中,YM33系用“夏珍白一號”的自交后代材料與中晚熟雄性不育材料多代回交轉育而成的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001-3-1系從“耐熱1號”中選出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早熟,疊抱圓頭,卵圓形,株高25 厘米,開展度42×42厘米,球高17 厘米,橫徑13 厘米,葉色深綠,葉近圓形,葉面微皺、絨毛少,葉柄白色,球葉黃白色,單球重0.6公斤左右。從定植到采收42天左右。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品質檢測:可溶性總糖0.19%,粗纖維0.62%,維生素C 25.6毫克/100毫克。經福州市植保植檢站2006-2007在福州地區田間調查,霜霉病、軟腐病發病率低,未發現病毒病。

產量表現:經福州、寧德、龍巖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每畝產量1500-20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前茬為非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福州平原地區7-8月播種,推廣育苗盤或營養杯育苗,苗齡20天左右,每畦種3行,行距45-5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畝定植3500-3800株。注意防治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夏福2號”屬早熟耐熱型大白菜品種,從定植到采收42天左右,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霜霉病、軟腐病發病率低,未發現病毒病。適宜福建省大白菜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5.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5

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早雜5號

選育單位: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早5-4×011W-8(其中早5-4系從耐熱2號中選出的優良單株,經多代自交選育出的自交不親和系;011W-8系利用游離小孢子培養方法從慶農601中培育出的一個純系)

特征特性:早熟、耐熱,疊抱,中長圓形,株高30厘米,開展度48×48厘米,球高20厘米,橫徑14厘米,單球重0.8公斤左右。外葉數8片,葉淡綠色,葉面光滑、無絨毛,葉柄綠白色,為結球、散葉兼用型品種。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品質檢測:可溶性總糖0.53%,粗纖維0.76%,維生素C 25.7毫克/100克。經福州市植保植檢站2006-2007年在福州地區田間調查,未發現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發病率低。

產量表現:經福州、寧德、龍巖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作散葉栽培,直播后30天左右采收,每畝產量1800-2000公斤;育苗移栽,定植后22天左右采收,每畝產量2000-2200公斤。作結球栽培,定植后40天采收,每畝產量1800-20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作散葉栽培,福州地區3-12月播種, 每畝種植4800株;作結球栽培,適宜播種期是7月中旬-8月下旬,山區可適當提早播種,每畝種植3000株。結球栽培注意防治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早雜5號”屬早熟耐熱型結球、散葉兼用大白菜品種,作散葉栽培,直播后30 天左右采收,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霜霉病、軟腐病發病率低,未發現病毒病。適宜福建省大白菜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6.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6

作物種類:絲瓜

品種名稱:農福絲瓜601

選育單位: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從福州南嶼地方品種“福州肉絲瓜”中經多年多代提純,并采用單株選擇法與混合采種相結合選出

特征特性:生長勢強,側枝較少,主蔓結瓜為主,連續結瓜力強。春播主蔓第一雌花節位10節左右,夏秋播主蔓第一雌花節位16節左右,單株結果數7個左右。春季種植從播種至始收60-70天,夏秋種植從播種至采收45天左右。瓜長30-40厘米,橫徑6-7厘米,皮色綠,刺瘤明顯且分布均勻。瓜型圓筒形、勻稱,味清甜。單瓜重0.5-0.7公斤。經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干物質含量5.4%,總糖含量2.0%,維生素含量3.9毫克/100克,蛋白質含量0.9%,維生素含量0.2%。經福州市植保植檢站田間病害調查病毒病發病率較低。

產量表現:經福州、廈門、漳州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每畝產量35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春、夏秋均可種植,福州地區春季種植3月下旬播種,夏秋季種植7月中旬-8月上旬播種。一般每畝種植800-1000株。注意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等。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農福絲瓜601”屬肉絲瓜類型,早熟,從定植到始收春播60-70天,秋播45天左右,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病毒病發病率較低。適宜福建省絲瓜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7.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7

作物種類:淮山

品種名稱:安砂大葉薯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永安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三明市種子站、永安市種子管理站

品種來源:從福建永安地方品種“安砂小薯”系選而來

特征特性:為纏繞藤本植物,莖蔓長3.5-3.8米,莖直徑0.18-0.22厘米;單株莖基部分枝3-4條,莖圓形、綠色,左旋;葉片箭形,葉基戟形,葉長8-9厘米、寬5-6厘米,頂葉綠色,成葉濃綠色,葉脈綠色;雄花紫紅色、為穗狀花序,雌花黃色、為穗狀花序,少結朔果,無珠芽;單株結薯數1-3個,薯塊棒形,長25.6厘米左右,徑粗3.6厘米左右,表面光滑,無條溝,單薯鮮重320克左右;薯皮黃褐色,薯肉淡黃色,食味粉香。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心試驗室品質檢測:薯塊粗纖維1.17%、粗蛋白1.99%、烘干率34.8%、粗脂肪0.4%、維生素C14.7毫克/100克、氨基酸4.18%(干基)、水分65.2%、淀粉28.22%。經永安市植保站等單位田間調查,炭疽病發病率最高為7.2%,最低為1.3%;根結線蟲發病率最高為2.2%,最低為1.1%。

產量表現:經三明、南平等地多年多點試種示范,一般畝產1300-19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在永安市適宜播種期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前15-20天進行種薯催芽;種植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地塊,每畝定植4000-4200株;種植過程中注意防治炭疽病、根結線蟲病和病毒病。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安砂大葉薯”屬中熟淮山品種,生育期180-200天,豐產性、穩產較好,品質優。田間調查發現有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發生。適宜福建省淮山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8.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8

作物種類:淮山

品種名稱:安砂小葉薯

選育單位:永安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三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永安市種子管理站

品種來源:從福建永安地方品種“安砂小薯”系選而來

特征特性:為纏繞藤本植物,莖蔓長3.8-4.1米,莖直徑0.18-0.22厘米;單株莖基部分枝4-5條,莖圓形、綠色,左旋;葉片箭形,葉基戟形,葉長6-7厘米、寬3-4厘米,頂葉綠色,成葉濃綠色,葉脈綠色,未見花序,無珠芽;單株結薯數1-3個,薯塊長棒形或者下扁長棒形,長32.1厘米左右,徑粗3.9厘米左右,表面光滑,無條溝,單薯鮮重370克左右;薯皮黃褐色,薯肉白色,食味糯香。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心試驗室品質檢測:薯塊粗纖維1.14%、粗蛋白1.62%、烘干率27.7%、粗脂肪0.39%、維生素C12.9毫克/100克、氨基酸3.84%(干基)、水分72.3%、淀粉22.63%。經永安市植保站等單位田間調查,炭疽病發病率最高為6.6%,最低為1.3%;根結線蟲發病率最高為3.8%,最低為0.8%。

產量表現:經三明、南平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畝產1400-20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在永安市適宜播種期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前15-20天進行種薯催芽;種植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地塊,每畝定植4200-4500株;種植過程中注意防治炭疽病、根結線蟲病和病毒病。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安砂小葉薯”屬中熟淮山品種,生育期180-200天, 豐產性、穩產較好,品質優。田間調查發現有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發生。適宜福建省淮山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9.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09

作物種類:苦瓜

品種名稱:農優1號

選育單位:福建省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利用臺灣苦瓜品種“月華”經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 生長勢強,主蔓第一雌花著生于第16節左右,瓜呈紡錘狀,平均瓜長30厘米、瓜徑7.0厘米、肉厚1.0厘米;瓜皮淡綠色、具光澤,棱間斷、光滑,瘤狀突起,粗圓粒、粗短條狀,單瓜重450克左右;種子呈盾形,黃褐色,千粒重180-190克。據漳州市農業檢驗監測中心品質測定:每100克鮮重粗蛋白含量為1.03克、維生素C116.4毫克、水分92.54克。經漳州市龍文區、平和縣、南靖縣等植保站田間調查,“農優1號”比“白玉”、“麗華”品種較抗枯萎病。

產量表現:經平和、南靖、龍文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每畝產量20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在漳州地區春季栽培2月中旬到3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7月上旬到8月上旬播種;春季棚架栽培畝植150株、秋季畝植200-250株;春季“人”字架栽培畝植800-1000株、秋季畝植1000株左右;注意防治枯萎病和瓜實蠅等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 “農優1號” 屬中早熟苦瓜品種,從定植到始收春季約65天,秋季約55天,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農優1號”較抗枯萎病。適宜福建省苦瓜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10.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10

作物種類:淮山

品種名稱:明溪淮山1號

選育單位:明溪縣種子管理站、三明市種子站

品種來源:明溪縣淮山地方品種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 纏繞藤本植物,植株生長勢強,莖蔓長4.2-4.6米,莖直徑0.35-0.4厘米,分枝4-5條,莖圓形,青綠色;葉片三角形,葉基戟形,頂葉綠色,成葉深綠色,葉脈綠色,葉長8-12厘米,葉寬5-6厘米,穗狀花序,無珠芽。單株結薯數1-2個,薯塊長棒形,單薯重500克左右,薯長70厘米左右,薯塊粗3.0-3.5厘米,無條溝。薯皮光滑,黃褐色,肉白色,肉質粉質細膩,糯香。經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品質檢測:薯塊粗纖維0.9%、粗蛋白3.0%、粗脂肪?0.1%、維生素C13.2毫克/100克、天門冬氨酸等17種氨基酸總量30.8克/千克、水份65%、淀粉25%。經明溪縣植保植檢站等單位田間病蟲害調查,炭疽病發病率最高為4.3%,最低為2.3%;根結線蟲發病率最高為5.2%,最低為1.2%。

產量表現:經三明、南平等地多年多點試種,一般畝產1800-25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在明溪縣種植適播期為3月中旬-4月上旬,畝種植4200-4500株。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明溪淮山1號屬遲熟淮山品種,生育期219天左右,豐產性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發現有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發生。適宜福建省淮山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11.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08011

作物種類:蘿卜

品種名稱:瑞雪

引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2003年從韓國現代種苗株式會社引進

特征特性: 播種后60-90天采收。葉片半直立,株高40-45厘米,開展度50-60厘米,葉數20-22片。葉色綠,葉緣深裂。肉質根呈長圓筒形,表面光滑,須根少,潔白,約30%露出地面,長30-35厘米,橫徑6-8厘米,單重1.0-2.0公斤。肉質清脆,口感佳,不易糠心。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每100克鮮重含水份95.2克,可溶性總糖2.91克,維生素C14.6毫克,粗纖維0.51克。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2006年10月在福州市長樂金峰示范點田間調查,該品種田間輕微發生病毒病、軟腐病。

產量表現:經福州、南平、寧德等地試種,一般畝產50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平原地區種植一般在10月至12月播種,山區反季節種植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播種。每畝定植5000-6000株。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瑞雪”屬冬春蘿卜品種,播種后60-90天采收,豐產性、穩產較好,品質優。田間病害調查,輕微發生病毒病、軟腐病。適宜福建省蘿卜產區種植。經審核,該品種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