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棉研22號(魯農審字[2005]027號)
系原代號魯99R08,系山東省農科院山東棉花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中棉所19號為母本,GK-12初始系A系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該品種參加了2000-2001年全省抗蟲棉區域試驗,2000年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205.5公斤、84.1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號增產1.6%、7.0%;2001年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275.77公斤、115.80公斤,分別比對照新棉33B增產4.4%、22.1%。2003年生產試驗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166.42公斤、68.92公斤,分別比對照新棉33B減產6.36%和增產5.77%。
該品種出苗勢較弱,前期生長發育速度較慢,中、后期生長發育速度較快,長勢強;莖稈堅韌,抗倒伏,抗旱性強,葉片功能好,不早衰。生育期132天,株型半緊湊,呈塔形,葉片中等偏小,葉色深綠,第一果枝節位7.5個,株高99.4厘米,莖稈茸毛稀;果枝數14.0個,單株結鈴17.8個,鈴重5.9克,卵圓形,衣分41.7%,籽指10.5克,霜前花率90.2%,僵瓣花率3.2%。山東省農科院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植保室抗病、蟲性鑒定結果:抗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2000年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ICC校準水平):2.5%纖維跨長31.3mm,整齊度50.5%,比強度24.7cN/tex,伸長率5.95%,馬克隆值4.95,反射率76.1%,黃度8.35,環縷紗強139Ibf,氣紗品質197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15-25日,適宜密度2500-3000株左右;重施有機肥作底肥,增施磷、鉀肥,重施花鈴肥,施好蓋頂肥,結合追施花鈴肥,揭膜培土防倒伏;一般情況下于初花和盛花期分兩次化控即可;注意防治蚜蟲、棉葉螨、盲椿象、煙飛虱等非靶標害蟲。 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中熟品種推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