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寧夏 » 正文

2007年寧夏審定大豆、馬鈴薯、糜子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12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840
 

大豆

邯豆7號(邯348

品種審定編號  寧審豆2007001
品種來源 河北省邯鄲市農科院以美4550/冀豆11雜交選育而成。2004年寧夏種子管理站引入我區。
    特征特性 株高87cm,主莖14.8節,株型收斂,生長直立,卵圓葉,紫花、棕毛,無限結莢,不裂莢,落葉性較好,單株結莢35.1-47.9,每莢2-3粒,橢圓粒,黃皮、褐臍、子粒有光澤,單株產量20.5-21.5g , 百粒重21.5-26g。經品質測定:籽粒含粗脂肪20.72%,粗蛋白31.50%。
    生育期124-146天,屬中晚熟品種。抗倒伏,中抗花葉病毒病,外觀商品性好。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夏灌區單種或套種。
    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48.48kg,較對照寧豆4號增產29.8%;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75.28kg,較對照寧豆4號增產23.86%;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61.88kg,較對照寧豆4號增產26.9%;2006年套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6.5kg,較對照寧豆4號增產0.01%。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4月25日前。(2)播量:單種5kg/畝,套種2.5-3.5kg/畝,單種畝密度1.2-1.5萬株左右,套種畝密度1-1.2萬株左右,密度過大、肥水過高易倒伏。(3)田間管理:保證全苗、壯苗,適時灌水,N、P、K肥配合施用,及時中耕除草,摘除菟絲子,中后期及時用殺螨劑防治紅蜘蛛。避免重茬和迎茬。(4)適時收獲:當田間70%的豆莢出現成熟色時即可收獲,過早、過晚均會影響產量和品質。
 
寧薯12號(G001-8 )
品種審定編號  寧審薯2007001
品種來源 固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中心22號/寧88-8-306有性雜交,選擇實生苗單株,后經無性多代篩選培育而成。
    特征特性 出苗整齊,株形直立,莖綠色,葉色淺綠色,復葉大小中等,枝葉繁茂,長勢強,株高30-50cm,聚傘花序,花冠白色。主莖2-3個,分枝6個,單株結薯4-5個,薯塊大小中等且整齊,匍匐莖較短,結薯集中,商品率81%。薯塊圓形,淺黃皮色,薯肉淺黃色,薯皮類型中等,芽眼淺。經品質檢測:淀粉含量14.9%,粗蛋白3.96%,Vc11.92mg/100g。
    生育期106天,屬中熟品種。花繁茂,天然果少,抗旱耐瘠薄,中抗晚疫病、環腐病,輕感花葉病毒和卷葉病毒。薯塊休眠期長,耐貯藏。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南山區干旱、半干旱、陰濕區種植。
    2005年寧南山區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29.80kg,較對照寧薯8號增產13.99%;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437.75kg,較對照寧薯8號增產11.58%;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33.75kg,較對照寧薯8號增產12.79%。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69.84kg,較對照寧薯8號增產16.77%。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干旱區4月上旬播種,半干旱區4月中旬播種,陰濕區4月下旬播種,不宜遲播。(2)播量:一般采用整薯30-35g播種,若切塊種植,每個種塊必需帶1-2個芽眼,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65-75cm,窄行20-25cm,株距40cm,保苗3500-4000株/畝。(3)施肥:播前基施農家肥3000kg/畝,磷酸二銨10-15kg/畝,現蕾期結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5-7.5kg/畝。(4)田間管理:株高15-20cm時進行第一次培土,現蕾時第二次培土起壟,及時拔除大草和病株劣株,視田間情況防蟲治病。
 

寧糜16號(固97S143

品種審定編號  寧審糜2007001
品種來源 系固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從固糜5號變異材料中,經過多年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莖桿、葉鞘、葉片、穎殼均為綠色,成熟后莖桿、葉鞘、葉片、穎殼均為紫色,主莖高115.1 cm,主莖直徑0.6 cm,主莖節7.1節,次生根24條。籽草比0.81,葉下披、茸毛較多。側穗型,穗長42 cm,穗莖長17 cm,穗粒數750粒,穗粒重5.6g,單株粒重5.4g。籽粒小,紅粒,千粒重7.4g,米色淡黃,出米率82%,米質粳性。經品質測定:籽粒含粗蛋白15%,粗脂肪4.97%,粗淀粉3.41%。
生育期104天,屬中早熟品種。幼苗階段耐旱能力較強,抗倒伏,豐產性較好,穩產性好。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南山區旱地種植。
2003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4.2kg,較對照寧糜9號減產1.28%;2004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29.2 kg,較對照寧糜9號增產13.24%;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42.1kg,較對照寧糜9號增產12.66%;三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8.5kg,較對照寧糜9號增產9.11%;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46.8kg,較對照寧糜9號增產23.15%。
    栽培技術要點 (1)施肥:以底肥為主,一般畝施農家肥2000kg,磷酸二銨7kg -10 kg/畝。種肥尿素2.5kg/畝,先播種肥,后播種子,以防止燒苗。(2)播種:年均溫6-7℃半干旱區5月中旬至6月中旬等雨搶墑播種,年均溫≥7℃地區5月中旬至7月上旬有雨均可播種。畝播量1.5kg,畝保苗8萬株-10萬株。(3)合理輪作:輪作周期應控制在2-3年以上為宜。(4)田間管理:及時破除土壤表層板結,確保全苗。松土除草,防治麻雀危害。(5)及時收獲:注意把握成熟期,早霜來臨前及時收獲,以防落粒。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