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廣西 » 正文

2007年廣西審定水稻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506
 

1、優Ⅰ68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1號

品種名稱:優Ⅰ686

選育單位:廣西博士園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優ⅠA×R686(IR56//IR2061/R402)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兩年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直長、穗頸長、葉上禾、葉姿挺直、較難落粒,每畝有效穗數19.8萬,株高96.1厘米,穗長20.4厘米,每穗總粒數116.0粒,結實率80.5%,千粒重24.3克,稃尖紫色,無芒。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3.3%,長寬比2.5,堊白米率85%,堊白度17.7%,膠稠度8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5.9%;抗性:苗葉瘟5.3~5.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1;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早造參加桂中北稻作區早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7.6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0.2%;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08.6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0%;兩年平均畝產418.1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0.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1.9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7.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種,插植葉齡4~5葉,拋秧葉齡3~4葉。2、移栽:規格20厘米×13~15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每畝基本苗8萬,或畝拋秧2.2~2.5萬蔸。3、施肥方法:基肥為主,早施分蘗肥,后期看苗補肥。4、綜合防治病蟲鼠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南稻作區晚造秧田或低水田地區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青優11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2號

品種名稱:青優119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青A×119(測49×P4070F3-3-RH3-IBA)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金優463遲熟4天左右。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葉色淡綠,分蘗力強,穗大粒小,結實率稍低,較易落粒,每畝有效穗數22.2萬,株高102.3厘米,穗長21.2厘米,每穗總粒數141.0粒,結實率72.8%,千粒重22.1克。米質:糙米率82.0%,整精米率61.3%,長寬比2.8,堊白米率38%,堊白度5.0%,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5.0%;抗性:苗葉瘟4級,穗瘟6級,穗瘟損失率30%,綜合抗性指數6.0,稻瘟病的抗性評價為中感;白葉枯病5級。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桂中北稻作區早稻早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80.9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3.9%;2005年早稻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65.3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1.4%;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4.3公斤,比對照金優463增產4.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一般早稻3月中下旬、4月初播種,晚稻7月上旬播種;每畝大田用種量1.0~1.5公斤;插植葉齡4~5葉,拋秧葉齡3~4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畝拋秧2.2~2.5萬蔸。3、肥水管理:早施重施分蘗肥,做到前促、中控、后補;移栽時有水,淺水分蘗,夠苗露曬田,干濕交替到成熟。4、注意防治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南稻作區晚造秧田或低水田地區早稻種植。

3荊楚優20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3號

品種名稱:荊楚優201

選育單位:湖北省種子集團公司

品種來源:荊楚814A×R201(測64-7×晚三)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對照金優207遲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矮小、株型適中、穗型中等、結實好、米質較優,每畝有效穗數18.4萬,株高100.8厘米,穗長22.2厘米,每穗總粒數134.2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5.9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0%,整精米率68.2%,長寬比3.0,堊白米率23%,堊白度2.3%,膠稠度8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0.8%;抗性:苗葉瘟4.5~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8.2;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早造參加桂中北稻作區中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59.8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4%;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7.2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2.8%;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63.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6%;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6.2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10.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種,每畝大田用種量1.5~2.0公斤,每畝秧田播種15~20公斤。稀播勻播,用多效唑控苗育壯秧。2、施足基肥,適時移栽:基肥占總施肥量(相當于復合肥35公斤,尿素15公斤,鉀肥3公斤)的75%,返青肥占25%。秧齡30天以內,株行距13.3×2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3、水漿管理,病蟲防治:前期淺水分蘗,中期足苗曬田,后期干濕壯籽,成熟期保持田間濕潤。在病蟲防治上主要防治好稻薊馬、螟蟲、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特別是在稻瘟病的易發區,肥力過高,群體密度過大的田塊,應特別注意防好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4、金優78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4號

品種名稱:金優782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金23A×測782(桂99//IR661/明恢6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金優207遲熟4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穗長粒多、結實差,每畝有效穗數18.7萬,株高109.1厘米,穗長23.8厘米,每穗總粒數158.3粒,結實率70.2%,千粒重24.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7%,整精米率62.6%,長寬比3.0,堊白米率74%,堊白度8.5%,膠稠度7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5.9%;抗性:苗葉瘟4.5~4.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早造參加桂中北稻作區中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55.1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5%;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6.8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9%;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66.0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2%;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2.9公斤,與對照金優207平產。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3月中下旬、晚稻7月上旬播種,每畝大田用種量1.25~1.50公斤。2、培育壯秧:插植葉齡4~5葉,拋秧葉齡3~4葉,在秧苗一葉一心時每畝秧田用多效唑60~80克噴施一次,促進分蘗。3、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3厘米為宜,每蔸插2粒谷。4、肥水管理: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早施分蘗肥,后期看苗施肥;及時曬田控苗,后期宜采用干濕交替灌溉,不宜脫水過早。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5、連優611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5號

品種名稱:連優6118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連豐A×閩恢6118(IR36×明恢7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比對照金優207早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長勢繁茂、穗型中等、結實好,每畝有效穗數19.0萬,株高108.7厘米,穗長22.3厘米,每穗總粒數129.5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5.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54.2%,長寬比2.7,堊白米率86%,堊白度15.9%,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0%;抗性:苗葉瘟4.5~6.0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8.3;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早造參加桂中北稻作區中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70.2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8.3%;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0.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5%;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70.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5.9%; 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4.2公斤,與對照金優207平產。

栽培技術要點:1、培育壯秧適時移栽:注意稀播勻播,秧齡不超過25天。2、合理密植:一般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每畝插足1.6萬叢,每叢插2苗,注意淺插、勻插。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等肥力田塊每畝施純氮12 公斤,其中基肥占60~70%,追肥占20~30%,穗肥占10%,注意配合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4、科學管理:淺水促蘗,夠苗烤田,后期干濕交替,在病區栽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螟蟲,成熟時要注意防鼠,確保豐產豐收。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6、十優玉1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6號

品種名稱:十優玉1號

選 育 者:李福忠、黃民波、謝熙明

品種來源:十優A×玉恢1號,玉恢1號是桂99變異株系選。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4天;桂中、桂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4~5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葉色青綠,劍葉直立,穗長粒多,熟期轉色好,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8.6萬,株高114.5厘米,穗長24.8厘米,每穗總粒數148.6粒,結實率73.1%,千粒重26.4克。米質:糙米率79.4%,整精米率51.5%,長寬比3.3,堊白米率20%,堊白度1.6%,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9%;抗性:苗葉瘟4~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6.8~8.0;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早造參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7.3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3.7%;2006年參加桂中北晚造中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4.0公斤,比對照中優838增產2.5%;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65.7公斤。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9.3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0.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2月底至3月初,桂中3月中下旬播種;晚稻桂南7月15日前,桂中、桂北6月底至7月初播種。2、培育壯秧:每畝秧田播種量7~1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1.25~1.5公斤,早稻秧齡25~30天,晚稻15~18天。3、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3.2厘米或20厘米×16.5厘米;如用秧盤,每畝大田45~50個秧盤,4~4.5葉拋栽。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后期控制氮肥;淺水移栽,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干干濕濕到黃熟。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防倒伏和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7、培雜金康民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7號

品種名稱:培雜金康民

選育單位:廣西科泰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培矮64S×金康民,金康民即96占,也稱康民18,是從泰國引進的優質材料中系選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7天;桂中、桂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2~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矮,株型適中,葉姿挺直,葉片厚,耐肥抗倒,有效穗較多,穗長粒多粒小,結實率稍低;每畝有效穗數18.8萬,株高104.9厘米,穗長23.0厘米,每穗總粒數164.3粒,結實率77.1%,千粒重21.3克,谷粒長寬比3.6。米質:糙米率81.7%,整精米率63.8%,長寬比3.2,堊白米率22%,堊白度2.6%,膠稠度7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4%;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8.5;白葉枯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造遲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78.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8%;2006年參加桂中北晚造中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5.8公斤,比對照中優838減產3.3%,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77.1公斤,比對照減產0.3%。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1.6公斤,比對照中優838減產2.6%。

栽培技術要點:1、早稻桂南2月底至3月初,桂中3月中下旬播種;晚稻桂南7月15日前,桂中、桂北6月底至7月初播種。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早稻秧齡25~30天,或4~4.5葉拋栽,晚稻15~18天。一般株行距20厘米×16.5厘米,雙株植,注意淺插、勻插。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等肥力田塊每畝施純氮12 公斤,其中基肥占60~70%,追肥占20~30%,穗肥占10%,注意配合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4、科學管理:淺水促蘗,夠苗曬田,后期干濕交替,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8、深優9723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8號

品種名稱:深優9723

選育單位:廣西百色兆農兩系雜交水稻研發中心

品種來源:深97A×R4023,深97A來源于金23A×{(BORO-2/珍汕97B)×(CYPRESS/V20B//孟加拉野生稻///福伊B)},引自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深圳龍崗研究所;R4023來源于R288/先恢207//明恢63/TETEP。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4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長直,每畝有效穗數16.0萬,株高100.6厘米,穗長23.3厘米,每穗總粒數135.5粒,結實率86.0%,千粒重26.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5%,整精米率63.3%,長寬比2.8,堊白米率8%,堊白度0.6%,膠稠度8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3.2%;抗性:苗葉瘟3~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5~8.0;白葉枯病Ⅳ型5~7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早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4.2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1.0%;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4.1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1.1%;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0.3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0.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播種,秧齡控制在20天以內。2、適當密植,每畝2萬蔸為宜。3、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干濕交替,夠苗曬田,后期切忌斷水過早。4、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9、里優660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09號

品種名稱:里優6601

選育單位:廣西桂穗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里A×R6601,R6601是測258變異株系選。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3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姿挺直,每畝有效穗數18.2萬,株高103.7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55.2粒,結實率80.7%,千粒重21.5克,谷粒長8.5毫米,長寬比3.3。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0%,整精米率62.6%,長寬比3.0,堊白米率21%,堊白度4.3%,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0%;抗性:苗葉瘟4~5.3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7~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6.3~8.1;抗性:苗葉瘟5~5.3級,穗瘟9級,抗性指數6.5~8.1;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晚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50.3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3.9%;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27.5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1.9%;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2.3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0.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疏播育壯秧,4~5葉齡移栽淺插,畝插足基本苗7~8萬,拋秧的在3葉左右時拋栽,畝拋1.8萬蔸左右。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進早分蘗,早夠苗,提高成穗率,畝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肥要合理搭配,宜1∶0.5∶1.1比例,增施農家肥,后期不施或少施攻胎肥和壯尾肥,以防后期貪青倒伏。3、科學用水,合理排灌,夠苗及時露曬田,抽穗后不宜斷水過早。4、注意綜合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10、里優660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0號

品種名稱:里優6602

選育單位:廣西桂穗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里A×R6602(R01/廣恢4480)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桂南、桂中北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谷殼褐色,每畝有效穗數19.2萬,株高95.1厘米,穗長22.6厘米,每穗總粒數160.5粒,結實率82.9%,千粒重20.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4%,整精米率68.6%,長寬比3.1,堊白米率12%,堊白度0.9%,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8%;抗性:苗葉瘟5~9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3~9.0;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晚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99.8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6.4%;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5.6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6.8%;兩年平均畝產517.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1.6%;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7.6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4.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疏播育壯秧,4~5葉齡移栽淺插,畝插足基本苗7~8萬,拋秧的在3葉左右時拋栽,畝拋1.8萬蔸左右。2、本田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進早分蘗,早夠苗,畝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肥要合理搭配,以1∶0.5∶1比例較好,中后期看苗施肥,以增強抽穗后勁,增加有效穗。3、科學用水,合理排灌,夠苗及時露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抽穗時保持水層,后期不宜斷水過早。4、注意綜合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11、十優1025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1號

品種名稱:十優1025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十優A×桂102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4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色淡綠,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8.4萬,株高103.8厘米,穗長22.9厘米,每穗總粒數162.2粒,結實率72.6%,千粒重21.7克,谷粒細長,粒長8.8毫米,長寬比3.6。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3%,整精米率66.3%,長寬比3.3,堊白米率26%,堊白度3.0%,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1%;抗性:苗葉瘟4~7級,穗瘟發病率8~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早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01.6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6.4%;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2.1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8.1%;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7.4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5.7%。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至7月初播種。2、本田每畝基肥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磷肥40~50公斤;回青肥尿素5公斤;分蘗肥尿素10公斤,鉀肥10~15公斤。3、該組合著粒密,后期應保持干干濕濕,以提高結實率及谷粒飽滿度,提高產量和品質。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12岡優607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2號

品種名稱:岡優607

選育單位:四川華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岡46A×華恢007(綿恢725×密陽46)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束、葉姿挺直、葉色濃綠、穗大粒重、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6.6萬,株高116.8厘米,穗長22.6厘米,每穗總粒數151.5粒,結實率81.9%,千粒重28.8克,谷粒長寬比2.4。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7%,整精米率61.1%,長寬比2.1,堊白米率98%,堊白度23.3%,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3%;抗性:苗葉瘟4.3~4.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5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09.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5%;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4.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8%;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7.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7%;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3.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2%。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掌握適時播種。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適時移栽葉齡5.5~6.5葉,一般插植規格26.4厘米×16.5厘米或29.7厘米×13.2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證畝基本苗8萬以上。3、合理施肥,足底早追:施肥采用前重、中輕、后補,氮、磷、鉀協調使用的策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一般每畝施純氮11~13公斤,基肥∶返青分蘗肥∶穗肥為5.5∶4.0∶0.5。基肥宜用復合肥加尿素或碳銨,追肥宜用尿素。4、科學管水:實行淺水灌溉,每畝總苗數達20萬時曬田,后期干干濕濕,防止斷水過早。5、及時防治稻曲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高寒山區稻作區作中稻或習慣種植中稻的地區種植,應特別注意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3、G優3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3號

品種名稱:G優3號

選育單位:北京中農種業有限公司,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G203A×中農03,中農03是用蜀恢527與R416(明恢63變異株系)雜交選育。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穗長粒大、劍葉寬長、披垂、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7.1萬,株高121.0厘米,穗長25.5厘米,每穗總粒數133.6粒,結實率81.4%,千粒重29.5克,谷粒長度9.8毫米、長寬比3.3。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1.0%,長寬比2.7,堊白米率30%,堊白度2.7%,膠稠度8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0.6%;抗性:苗葉瘟4.0~5.3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1;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81.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6%;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6.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5%;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4.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6%;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7公斤,比對照特優63減產1.6%。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根據當地氣候情況確定適宜播種期,浸種時要進行種子消毒,稀播,早造宜采用尼龍薄膜育秧。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作早稻栽培,一般可在秧苗4.5~5葉時移栽,插植規格23.2厘米×16.5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作中稻栽培與一般中秈雜交稻相同。3、肥水管理按當地大田生產習慣,施肥水平應在中等偏上,防止氮肥施用過量,同時,注意增施磷、鉀肥。4、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及其它自然災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高寒山區稻作區作中稻或習慣種植中稻的地區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4、兩優63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4號

品種名稱:兩優638

選育單位: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廣占63S×豐恢8號(廣恢218×早恢46)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4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矮、株型緊湊、葉片挺直、粒大、后期轉色較好、較易落粒,每畝有效穗數17.4萬,株高108.8厘米,穗長22.8厘米,每穗總粒數135.2粒,結實率81.3%,千粒重29.3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0%,整精米率49.4%,長寬比2.9,堊白米率43%,堊白度6.4%,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8%;抗性:苗葉瘟4.5~4.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93.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9%;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7.9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8%;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0.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4%;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0.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早造宜3月上旬播種。可采用兩段育秧,培育多蘗壯秧,栽插時葉齡不超過7葉。2、合理密植,提高有效穗數:宜采用寬行窄株(20厘米×16.5厘米),每666.7米2栽1.8~2萬蔸。3、科學施肥,干濕灌溉:施肥原則是“重底肥、早施蘗肥、巧施穗肥”,移栽后5天內施用分蘗肥;實行淺水勤灌,后期干干濕濕。4、根據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和稻曲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5、準兩優120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5號

品種名稱:準兩優1202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廣西百色兆農兩系雜交水稻研發中心

品種來源:準S×R1202(測1018/測64-7),測1018為原廣西農業大學育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3~4天;桂中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中優838遲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松散、穗長粒重、莖稈軟、抗倒性稍差,株高116.5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8.0萬,穗長24.4厘米,每穗總粒數130.0粒,結實率84.7%,千粒重29.1克,谷粒長寬比3.6,深黃色,無芒。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0%,整精米率59.6%,長寬比3.2,堊白米率36%,堊白度5.0%,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0%;抗性:苗葉瘟4.5~5.3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8.1;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97.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1.1%;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2.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4%;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9.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8%。2006年晚造參加桂中北稻作區中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4.2公斤,比對照中優838增產3.0%。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6.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早播和移栽:早稻桂南宜3月上旬,桂中宜3月中、下旬播種;晚稻桂南宜7月上、中旬,桂中6月底至7月上旬,桂北6月下旬播種。早稻移栽秧齡5~6葉,晚稻秧齡16~20天。拋栽秧齡3~3.5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3厘米×16厘米,雙株植或拋栽17000蔸/畝。3、宜中偏上肥力栽培。施肥采用“前促、中穩、后補”的施肥方法,適當增施磷鉀肥,高產栽培宜高磷、鉀肥。4、科學用水:淺灌勤露,干濕交替,分蘗末期至分化初期適度曬田,控制基部節間伸長,后期干干濕濕成熟。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6、特優837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6號

品種名稱:特優837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R837,R837是從蜀恢527變異株系選。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穗長粒少粒重、結實好,每畝有效穗數16.9萬,株高119.5厘米,穗長23.6厘米,每穗總粒數121.0粒,結實率86.7%,千粒重30.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4%,整精米率52.6%,長寬比2.6,堊白米率100%,堊白度22.2%,膠稠度5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6%;抗性:苗葉瘟4.3~5.0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88.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9.1%;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8.9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0.2%;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08.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7%;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3.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2%。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特優63同期播種,秧齡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規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證畝基本苗8萬。3、肥水管理:重基肥早追肥,基肥占60%,蘗肥占30%,穗肥占10%;淺灌勤露,干濕交替,夠苗曬田。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7、粵優5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7號

品種名稱:粵優52

選育單位:湖南隆平高科農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粵泰A×R524(R228×蜀恢52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早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穗短粒多、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13.6厘米,穗長22.0厘米,每穗總粒數142.2粒,結實率80.3%,千粒重27.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8%,整精米率54.0%,長寬比3.0,堊白米率43%,堊白度4.4%,膠稠度7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2%;抗性:苗葉瘟4.0~5.3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1;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83.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8%;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54.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9%;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8.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9%;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8.2公斤,與對照特優63平產。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勻播育壯秧:桂南早造3月上旬播種,大田畝播種量1.5公斤,秧田畝播種量12公斤。2、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秧齡30天以內,一般插植規格2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苗,畝插基本苗6~8萬。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時曬田控苗,后期看苗追肥。4、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8、青優99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8號

品種名稱:青優998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青A×廣恢99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矮、株型緊束、葉姿挺直、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穗型大、粒小、米質優、熟期轉色好、較易落粒,每畝有效穗數21.4萬,株高112.2厘米,穗長22.7厘米,每穗總粒數142.5粒,結實率85.0%,千粒重20.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8%,整精米率57.8%,長寬比2.9,堊白米率14%,堊白度2.4%,膠稠度6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8.8%;抗性:苗葉瘟5.0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5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53.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5%;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5.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4%;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94.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0%;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2.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2.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桂南早造3月上旬到中旬播種,疏播、勻播,培育壯秧。2、適齡移栽,合理密植:一般4.5~5葉移栽,插植規格20厘米×16.5厘米,雙株植。3、科學管理水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做到前促、中控、后補。深水回青,淺水分蘗,夠苗露田,干濕交替到成熟。4、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9、D優61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9號

品種名稱:D優618

選育單位:湖南隆平高科農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D62A×R618(R2188×蜀恢52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葉色濃綠、穗長粒重、熟期轉色好、較難落粒,每畝有效穗數17.8萬,株高120.0厘米,穗長23.9厘米,每穗總粒數134.3粒,結實率81.1%,千粒重28.6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1%,整精米率43.1%,長寬比3.0,堊白米率54%,堊白度8.7%,膠稠度5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0%;抗性:苗葉瘟4.7~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9;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8.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5%;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3.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1%;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16.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4.8%;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1.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勻播育壯秧:桂南早造3月上旬播種,大田畝播種量1.5公斤,秧田畝播種量12公斤。2、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秧齡30天以內,一般插植規格2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苗,畝插基本苗6~8萬。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時曬田控苗,后期看苗追肥。4、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0、特優505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0號

品種名稱:特優5058

選育單位:廣西南繁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R5058(桂99/多系一號//廣12/明恢6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穗粒協調、熟期轉色好、結實率高,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16.7厘米,穗長22.9厘米,每穗總粒數129.3粒,結實率85.5%,千粒重29.0克,谷粒長寬比2.9。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6.1%,長寬比2.9,堊白米率96%,堊白度19.7%,膠稠度4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1%;抗性:苗葉瘟4.0~4.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7~7.9;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2.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9%;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54.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4%;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8.3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2%;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0.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3.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特優63同期播種。移栽葉齡5~6葉,拋秧葉齡3~4葉。2、合理密植:?植規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或畝拋栽1.8~2.0萬蔸。3、施肥采用前促、中穩、后補的施肥的方法,適當增施磷鉀肥。一般畝施純氮11.5~12.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6:1,以有機肥為主,重施基肥,避免過量過遲施用氮肥。4、科學管水。淺灌勤露,干濕交替,中期適度曬田,后期干干濕濕成熟,不宜斷水過早。5、綜合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1、K優2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1號

品種名稱:K優28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北京中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K22A×瀘恢8258(圭630//HR615/N4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矮、株型適中、葉姿挺直、分蘗力較強、長勢繁茂、穗長粒少粒重、結實率高、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8.3萬,株高111.3厘米,穗長23.9厘米,每穗總粒數116.7粒,結實率84.5%,千粒重31.9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0%,整精米率46.5%,長寬比3.1,堊白米率76%,堊白度11.8%,膠稠度4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5%;抗性:苗葉瘟4.0~4.3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11.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9.9%;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3.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1%;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37.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5%;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0.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5.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特優63同期播種。畝用種量1~1.5公斤。2、栽插密度:栽插規格16.7厘米×20厘米,每穴栽2粒谷秧苗,畝栽1.5萬穴左右。3、重底早追,氮磷鉀配合施肥:一般畝施純氮 8~10公斤,過磷酸?20公斤,鉀肥5公斤作底肥,栽后7天施3公斤純氮作追肥。4、及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等主要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2、十優52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2號

品種名稱:十優521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十優A×桂521(明恢63//廣恢128/桂9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株型適中、葉姿披垂、穗長粒多、抗倒性稍差、結實率稍低,株高121.9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7.6萬,穗長25.3厘米,每穗總粒數147.0粒,結實率76.8%,千粒重26.4克,谷粒長寬比3.2。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0%,整精米率62.9%,長寬比3.0,堊白米率14%,堊白度1.5%,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2.2%;抗性:苗葉瘟4.0~5.0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52.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1%;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9.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5%;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96.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8%;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6.1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0.9%。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早播,畝用種量1.5公斤,雙株植。2、本田每畝基肥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磷肥40~50公斤;回青肥尿素5~7公斤;分蘗肥尿素10~12.5公斤,鉀肥10~15公斤;穗肥尿素3~4公斤,鉀肥4~5公斤。3、后期應保持足夠的水、肥,以提高結實率及谷粒飽滿度,提高產量和品質。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3、瀘優57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3號

品種名稱:瀘優578

選育單位:四川川種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品種來源:LF308A×川種恢578,LF308A系用K17A與(K19B//瀘紅早一號/10411)F6代優良單株雜交,并經多代回交轉育而成;川種恢578系用多恢57作母本,綿恢725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高大、株型適中、葉片挺直、抽穗整齊、穗粒協調、后期轉色好、偶爾穗頂有芒、較難落粒、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7.5萬,株高126.3厘米,穗長23.3厘米,每穗總粒數132.8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9.1克,谷粒長度7.1 毫米、長寬比3.0。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7%,整精米率37.8%,長寬比3.0,堊白米率76%,堊白度12.3%,膠稠度5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8%;抗性:苗葉瘟4.0~5.0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1.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7.4%;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81.4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0.5%;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6.6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9.0%;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8.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1%。

栽培技術要點:1、每畝本田用種量1~1.5公斤。2、適時早播,采用濕潤或保溫育秧,培育多蘗壯秧,秧齡35天以內。3、本田16.5厘米×26.5厘米規格栽插,每穴插2粒谷帶蘗秧,基本苗8~10萬。4、施肥采用重底早追,氮肥畝總用量控制在8~10公斤,并配施磷、鉀肥。5、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4、特優984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4號

品種名稱:特優9846

選育單位:容縣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龍特甫A×容恢9846(多恢1號//明恢63/桂3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穗長粒重、后期轉色好、結實率高、有效穗較少,每畝有效穗數16.4萬,株高117.7厘米,穗長24.2厘米,每穗總粒數136.7粒,結實率87.1%,千粒重31.1克,谷粒長寬比2.6。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51.1%,長寬比2.6,堊白米率90%,堊白度13.7%,膠稠度5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0.9%;抗性:苗葉瘟4.0~4.3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56.8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0%;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9.5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2%;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63.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8.1%;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4.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6.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疏播育壯秧。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特優63同期播種,早造秧齡30天以內,晚造秧齡25天以內適宜;拋栽的,秧齡可適當縮短5~7天。2、合理密植,爭足穗數,栽植密度為26厘米×13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3、促前控中,配方施肥。施肥上以“基肥足、追肥速、中期控、尾肥穩”的方法,做到施足基肥,早追早耘,注意氮、磷、鉀結合,配方施肥,中期控肥,達到成穗率高,爭粒增重,獲得高產。4、科學用水,合理排灌,控制分蘗過多,夠苗曬田。5、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5、粵優735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5號

品種名稱:粵優735

選育單位:湖北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粵泰A×R735(明恢63×蜀恢52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對照特優63遲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株型較緊湊、葉片挺直、穗粒協調、較難落粒,每畝有效穗數18.3萬,株高116.6厘米,穗長22.3厘米,每穗總粒數129.0粒,結實率81.7%,千粒重27.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3%,整精米率37.7%,長寬比3.0,堊白米率58%,堊白度13.6%,膠稠度8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2%;抗性:苗葉瘟4.0~4.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6~7.8;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72.2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3.6%;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5.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1.8%;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04.0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2.7%;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5.7公斤,比對照特優63增產0.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掌握適時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10~12.5公斤,每畝本田用種量1公斤,稀播培育帶蘗壯秧。2、寬行窄株,合理密植:移栽一般秧齡25~30天或5~5.5葉齡,插植規格一般16.7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每畝栽插1.6萬~2萬穴,基本苗6萬~8萬苗。3、肥水管理:做到氮、磷、鉀合理搭配,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生長中期看苗情補施穗肥。水分管理做到淺水移栽,寸水活苗,薄水分蘗,夠苗曬田,后期干干濕濕。4、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稻,高寒山區稻作區作中稻或桂中稻作區作單季早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26、中優3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6號

品種名稱:中優36

選育單位:中種集團綿陽水稻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中九A×榮恢36(瀘恢602//巾國/明恢6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高寒山區稻作區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15.5萬,株高113.5厘米,穗長26.3厘米,每穗總粒數165.6粒,結實率83.8%,千粒重29.3克。米質:糙米率79.8%,整精米率55.0%,長寬比3.2,堊白米率11%,堊白度2.1%,膠稠度8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3%;抗性:苗葉瘟2級,穗瘟發病率5級,穗瘟損失率5級,稻瘟病抗性指數4.3,稻瘟病的抗性評價為中感。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高寒山區稻作區中稻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81.8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產11.9%;2006年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2.2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產8.7%;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72.0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產10.3%。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0.8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產6.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按當地中稻種植習慣適時播種。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5~5.5葉移栽,畝栽1.5萬蔸,雙株植。3、合理施肥:氮、磷、鉀合理施肥,肥力中等田塊,畝施水稻專用復合肥40~50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畝施2.5~3公斤尿素作追肥。4、及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高寒山區稻作區作中稻或其他習慣種植一季中稻的地區種植。

27、博優1102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7號

品種名稱:博優1102

選育單位:湖南隆平高科農平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博A×R1102(蜀恢527/AG)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劍葉長直,谷粒有芒,每畝有效穗數16.8萬,株高113.9厘米,穗長23.6厘米,每穗總粒數140.9粒,結實率90.0%,千粒重26.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0%,整精米率68.7%,長寬比2.6,堊白米率78%,堊白度10.3%,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0%;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7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0~7.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24.7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7%;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59.8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4%;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42.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6%;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5.5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6.5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畝拋秧1.8~2.2萬蔸。3、肥水管理:基蘗肥占總施肥量的60%左右,一般每畝用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注意施用農家肥;淺水回青,薄水分蘗,中期夠苗曬田,穗期保持水層,后期干濕交替到成熟,切忌斷水過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28博優8305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8號

品種名稱:博優8305

選育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博A×華恢305,華恢305是以光溫敏核不育系N18S為母本,與秈稻品種華航一號雜交系選育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穗型大,粒重較小,每畝有效穗數16.1萬,株高113.8厘米,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93.9粒,結實率87.6%,千粒重20.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2%,整精米率70.4%,長寬比2.8,堊白米率22%,堊白度3.5%,膠稠度6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8%;抗性:苗葉瘟6~9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9.0;白葉枯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15.6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9%;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43.6公斤,對照博優253增產1.5%;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9.6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2%;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0.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20~25天。2、適當密植,每畝插(拋)2萬蔸左右。3、注意施足前、中期肥。本田重施底肥,早施分蘗肥,夠苗后多露輕曬控苗,適施中期肥。4、后期宜適施磷鉀肥,并保持田間濕潤。5、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29、博優35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29號

品種名稱:博優358

選育單位:廣西大學

品種來源:博A×測358(R5759/桂9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6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4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松散,抗倒性稍差,粒重較小,每畝有效穗數19.8萬,株高112.4厘米,穗長23.3厘米,每穗總粒數160.1粒,結實率80.1%,千粒重21.4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9.9%,長寬比3.0,堊白米率16%,堊白度1.6%,膠稠度7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1%;抗性:苗葉瘟5~9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9.0;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21.9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4.0%;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1.0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0%;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6.0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3.9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畝秧田播種量為20公斤。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齡為18~22天,插植規格23厘米×16.5厘米,每蔸插2粒谷。3、合理施肥:每畝施純氮12公斤左右,氮磷鉀比例為1∶0.5∶0.7。4、科學管水:要求做到深水返青,淺水促蘗,寸水揚花,后期以干濕交替為主,防止過早斷水。5、及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0、博優76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0號

品種名稱:博優768

選育單位:廣西南繁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博A×R768(明恢86//R175/廣恢12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差,穗型大,每畝有效穗數14.7萬,株高117.1厘米,穗長24.0厘米,每穗總粒數171.6粒,結實率87.0%,千粒重24.2克,谷粒長寬比2.6。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9%,整精米率71.3%,長寬比2.5,堊白米率24%,堊白度3.6%,膠稠度4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5%;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8.3;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09.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6%;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1.5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8%;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0.4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4.2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18~22天。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20厘米×16.5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或畝拋秧1.8~2.2萬蔸。3、肥水管理:一般每畝用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注意施用農家肥;淺水回青,薄水分蘗,中期夠苗曬田,穗期保持水層,后期干濕交替到成熟,忌斷水過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1、博Ⅲ優967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1號

品種名稱:博Ⅲ優9678

選育單位:博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博ⅢA×R9678(08//桂99/測64~7)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7.2萬,株高119.8厘米,穗長24.0厘米,每穗總粒數137.4粒,結實率90.3%,千粒重26.6克,谷粒長寬比3.2。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6%,整精米率70.5%,長寬比2.7,堊白米率4%,堊白度0.6%,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4.8%;抗性:苗葉瘟5~6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8.3;白葉枯病Ⅳ型9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07.0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2%;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6.0公斤,與對照博優253平產;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1.5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8.1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20~25天,拋秧葉齡3.5~4葉。2、合理密植:視肥力情況,按23厘米×13厘米或26×13厘米雙本插植,每畝插基本苗8~10萬,拋秧畝拋55~60托秧盤或每畝拋2.2萬蔸左右。3、肥水管理。基蘗肥占總施肥量的60%左右,一般每畝用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結合,注意施用農家肥。在用水方面,堅持淺水插秧,當畝有效穗達到20萬苗時開始露曬田,幼穗分化至孕穗期濕潤灌溉,抽穗揚花后保持淺水層,后期干干濕濕到成熟。4、做好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2博優323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2號

品種名稱:博優323

選育單位:廣西瑞恒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博A×R323(IR36/明恢63)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1~2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長勢繁茂,抽穗整齊,每畝有效穗數18.3萬,株高116.2厘米,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49.1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3.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1%,整精米率70.0%,長寬比2.5,堊白米率31%,堊白度5.6%,膠稠度5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2%;抗性:苗葉瘟5~9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9.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03.2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5.8%;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9.7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7%;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1.5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3.3%;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6.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20~25天。2、適當密植,每畝插(拋)2萬蔸左右。3、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鉀肥合理搭配,注意補施花肥和粒肥,中后期增施鉀肥。4、夠苗曬田,孕穗期淺水灌溉,抽穗揚花期灌淺水,干濕交替到成熟。5、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3、博紅優95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3號

品種名稱:博紅優958

選育單位:廣西綠宇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博A×R958(桂99//先恢05/G08~58),先恢05系從柬埔寨引進,G08~58為自有中間材料。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與對照博優25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劍葉長直,粒重較小,谷殼褐色,米皮赤紅色,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13.4厘米,穗長22.2厘米,每穗總粒數156.6粒,結實率92.4%,千粒重21.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1%,整精米率70.3%,長寬比2.4,堊白米率30%,堊白度3.9%,膠稠度6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5.4%;抗性:苗葉瘟5~9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9.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07.4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2%;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35.1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0.1%;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1.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6.8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20~25天。2、畝插8~10萬基本苗。3、采用前足、中控、后補的施肥分法,氮、磷、鉀合理搭配,促進禾苗早生快發。4、及時露曬田和綜合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特用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4、萬金優136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4號

品種名稱:萬金優136

選育單位:廣東海洋大學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萬金A×HR136(R122//桂99/HR15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束,劍葉長披,抗倒性稍差,每畝有效穗數17.1萬,株高111.0厘米,穗長24.0厘米,每穗總粒數155.5粒,結實率81.5%,千粒重25.7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4%,整精米率61.5%,長寬比3.1,堊白米率76%,堊白度8.7%,膠稠度8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6%;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20.2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8%;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60.6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6%;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40.4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2%;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3.7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0.6%。

栽培技術要點:1、桂南7月15日前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至7月初播種,秧田畝播種量9~11公斤,秧齡控制在18~22天以內,注意淺插,畝插6萬苗為好,直播或拋秧的注意適時適齡進行。2、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注意淺水回青,薄水分蘗,夠苗露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后期干干濕濕到成熟,不要斷水過早;肥田防倒伏。3、及時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5、龍優26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5號

品種名稱:龍優268

選育單位:岑溪市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龍A×岑恢268(粵香占/桂9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6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葉姿挺直,谷殼深褐色,每畝有效穗數17.7萬,株高117.3厘米,穗長22.8厘米,每穗總粒數146.2粒,結實率90.6%,千粒重23.8克,谷粒長寬比3.1。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0%,整精米率71.2%,長寬比2.7,堊白米率14%,堊白度2.5%,膠稠度6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1%;抗性:苗葉瘟6~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3~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520.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1.8%;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25.9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8%;兩年試驗平均畝產523.1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1.0%; 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8.1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和移栽:桂南7月15日前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至7月初播種,秧齡控制在18~22天以內,畝插基本苗7~8萬。2、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巧施攻胎肥,后期看苗補施穗施,氮、磷、鉀比例為1∶0.5∶1。3、適時露曬田,干干濕濕到黃熟,后期不宜斷水過早。4、及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6、百優1025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6號

品種名稱:百優1025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百A×桂1025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對照博優253早熟1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束,葉色淡綠,劍葉短直,粒重較小,每畝有效穗數19.1萬,株高108.3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55.2粒,結實率86.3%,千粒重20.0克,谷粒長寬比3.5。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5%,整精米率63.3%,長寬比3.5,堊白米率16%,堊白度4.5%,膠稠度7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0%;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77.1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6%;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13.3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4.2%;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95.2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9%; 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4.9公斤,比對照博優253增產2.9%。

栽培技術要點:1、桂南7月15日前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至7月初播種,每畝大田用種量0.75~1.0公斤。2、小苗移植,畝插2萬~2.5萬穴,雙株植;拋秧每畝用561型秧盤40~45盤。3、每畝面肥尿素5公斤、磷肥25公斤;回青肥尿素7.5公斤;分蘗肥尿素10公斤,鉀肥10公斤;穗肥尿素3~4公斤,鉀肥5公斤。4、淺水回青、分蘗,夠苗曬田,后期保持干干濕濕,切忌斷水過早。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7、寶豐優001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7號

品種名稱:寶豐優001

選 育 者:羅敬昭

品種來源:寶豐A×R001(測253/桂9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與對照博優25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緊束,劍葉短,粒重較小,每畝有效穗數17.6萬,株高107.5厘米,穗長22.4厘米,每穗總粒數167.1粒,結實率88.1%,千粒重20.0克,谷粒長寬比3.3。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8%,整精米率70.7%,長寬比3.0,堊白米率13%,堊白度2.4%,膠稠度5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2%;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0~8.5;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晚造感光組試驗,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97.6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1.7%;2006年晚造續試,四個試點平均畝產496.2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7.4%;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96.9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4.6%, 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9.4公斤,比對照博優253減產3.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7月上旬播種,桂中南部6月底播種,秧齡20~25天。2、按20厘米×13厘米或20×16.5厘米雙本插植,畝插8~10萬基本苗。3、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后期控制氮肥。4、淺水移栽,夠苗露曬田,干干濕濕至黃熟,并注意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種植博優桂99的地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8、金優358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8號

品種名稱:金優358

選育單位:廣西大學

品種來源:金23A×測358(R5759/桂9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桂中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8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劍葉較長、熟期轉色一般,每畝有效穗數16.0萬,株高112.9厘米,穗長25.4厘米,每穗總粒數176.5粒,結實率75.8%,千粒重24.8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70.2%,長寬比3.3,堊白米率21%,堊白度2.2%,膠稠度6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7%;抗性:苗葉瘟6~9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3~9.0;白葉枯病Ⅳ型9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晚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0.0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6.3%;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509.3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0.1%;兩年平均畝產484.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3.2%;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0.5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5.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桂南7月15日前、桂中6月底至7月初播種,秧齡20天左右,大田畝用種量1.5公斤。2、移栽:栽插密度26.5厘米×13厘米,每穴插2粒谷秧。3、施肥:每畝施純氮10公斤左右,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4、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39、玉豐占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39號

品種名稱:玉豐占

選育單位: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香引1號×八桂香,香引1號自廣東引進。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常規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9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粒多、結實較差,每畝有效穗數16.5萬,株高107.1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85.7粒,結實率73.7%,千粒重22.7克,谷粒長8.9毫米,長寬比3.5。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5%,整精米率70.8%,長寬比3.1,堊白米率4%,堊白度0.8%,膠稠度9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7.9%;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7~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6.8~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晚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1.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3.3%;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89.9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5.1%;兩年平均畝產475.8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9.2%;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2.0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9.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疏播勻播。7月1日~5日播種,畝播種量20~25公斤,秧齡18天左右。2、適時插秧,合理密植。插秧的規格為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3苗。3、合理施肥,科學管水。施足基肥,插后早施回青肥,重施攻蘗肥,后期看苗施幼穗肥;前期薄水分蘗,中期露曬田,后期干濕交替到成熟。4、病蟲防治。苗期防治稻薊馬、三化螟,中期防治卷葉蟲,后期防治稻飛虱等。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和桂中稻作區南部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40力源占2號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0號

品種名稱:力源占2號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桂林市力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長絲占×桂713,長絲占是從廣東引進。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5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2~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莖桿細,谷粒細長,每畝有效穗數21.8萬,株高102.7厘米,穗長22.5厘米,每穗總粒數122.0粒,結實率82.7%,千粒重18.9克,谷粒細長,谷粒長9.9毫米,長寬比5.5。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8.9%,整精米率49.7%,長寬比4.6,堊白米率5%,堊白度0.8%,膠稠度79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2.6%;抗性:苗葉瘟4~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7.8~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早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361.1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0%;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11.8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5.2%;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7.9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5.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播種,秧齡控制在20天以內。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植規格20厘米×13厘米或23厘米×10厘米,每蔸插3~4粒谷苗,畝插足基本苗7.5~10萬,或畝拋秧2.2萬蔸左右。3、科學運籌肥水: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夠苗曬田,貫徹薄、淺、濕、曬的科學灌溉技術。在曬田回水,禾苗幼穗分化時,應補施一次肥,一般畝施復合肥10~15公斤。4、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41、百香139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1號

品種名稱:百香139

報審單位:南寧百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IR36//早香18/包選2號,早香18系泰國引進的優質材料。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3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短直,著粒密,粒重小,每畝有效穗數19.9萬,株高100.1厘米,穗長21.8厘米,每穗總粒數164.8粒,結實率75.8%,千粒重17.0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9%,整精米率57.0%,長寬比3.0,堊白米率14%,堊白度2.1%,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0.4%;抗性:苗葉瘟4.0~5.7級,穗瘟發病率5~9級,穗瘟損失率5~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4.5~8.2;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晚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43.2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8.8%;2006年參加早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360.0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7%;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65.8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2.2%。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播種,并注意稀播培育多蘗壯秧。2、插足基本苗:插植規格13×20厘米,每兜插3~4粒谷秧或拋秧密度每平方米34蔸,基本苗7.5~10萬。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磷鉀肥,巧施穗肥,畝施尿素20~25公斤,鉀肥20~30公斤,磷肥40~50公斤;注意及時露曬田,每畝苗數達20萬時,開始露曬田;不宜偏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以防胡麻葉斑病和倒伏;抽穗灌漿期噴施0.4%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3次。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及胡麻葉斑病和鼠害等。5、及時收割,避免穗上芽現象。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

42、金香糯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2號

品種名稱:金香糯

選育單位: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桂香糯系選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糯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5天;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7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植株較高、劍葉短直,谷殼褐色,結實好,每畝有效穗數16.9萬,株高107.7厘米,穗長22.9厘米,每穗總粒數130.4粒,結實率91.5%,千粒重23.8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9%,整精米率61.1%,長寬比2.5,陰糯率0%,白度1%,膠稠度1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抗性:苗葉瘟5~7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8.1~8.5;白葉枯病Ⅳ型5級,Ⅴ型7~9級。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早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00.2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4.1%;2006年晚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68.2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9.6%;2006年晚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4.4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0.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播種,大田畝用種量1.5~2公斤。2、移栽:適宜移栽葉齡50~5.5葉,栽插密度20厘米×13厘米,每穴插3粒谷秧,每畝基本苗6萬以上。3、施肥:每畝施純氮11公斤,磷(P2O5)6公斤,鉀(K2O)10公斤為宜,以基肥為主,早施分蘗肥,后期注意施穗肥。4、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特用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但應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43、科香糯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3號

品種名稱:科香糯

選育單位:桂林市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刷把糯×巨峰糯,“刷把糯”系廣西全州縣紹水鎮農家糯稻,“巨峰糯”為農民自留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糯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與對照七桂占相仿;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比對照七桂占遲熟3天。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株型適中、劍葉長直,部份谷粒有芒,每畝有效穗數16.9萬,株高104.6厘米,穗長21.2厘米,每穗總粒數133.1粒,結實率108.1%,千粒重26.0克,谷粒長9.3厘米,長寬比3.0。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0%,整精米率55.9%,長寬比3.1,陰糯率4%,白度1%,膠稠度1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抗性:苗葉瘟4~6級,穗瘟發病率5~9級,穗瘟損失率5~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5.3~8.2;白葉枯病Ⅳ型7級,Ⅴ型9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晚造優質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458.7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2.5%;2006年早造續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362.6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3.4%;2006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89.2公斤,比對照七桂占增產10.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種、桂北早稻3月底4月初播種,秧齡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至7月初播種,秧田畝播種量15公斤,大田用種量1.5~2公斤,稀播勻播,播種時每公斤種子拌2克多效唑,培育多蘗壯秧。2、插適齡秧,半水育秧秧齡20~25天,葉齡4.1~4.5葉,拋秧栽培葉齡2.5~3.1葉拋栽。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手插秧16.5厘米×20厘米,畝插基本苗8萬苗,拋秧栽培密度28蔸/m2,每蔸插2粒谷秧。4、科學肥水管理。中等肥力土壤,一般畝施純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鉀6.5公斤;采用施足基肥為主,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方法,即耙田時施入25%水稻專用配方肥40公斤,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再追施尿素7.5~10公斤;分蘗期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及時露曬田,孕穗期以濕為主,抽穗期田間保持有淺水,灌漿期干濕壯籽,保持根系活力到成熟。5、加強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特用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桂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

44、青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4號

品種名稱:青A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博A//(博B×汕B)F1/(博B×桂2)F1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73厘米左右,株葉型較緊湊,分蘗力較強,葉鞘、葉耳、穎尖、柱頭為無色。南寧早造種植,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12葉;晚造7月初播種,播始歷期55天。主穗每穗粒數約191粒,穎殼黃色,谷粒長7.9mm,長寬比3.0,千粒重15.6克。開花高峰在10:30~12:00之間,柱頭外露率82.0%,其中雙邊外露率為31.6%。花粉不育度100%,其中典敗99.31%,圓敗0.465%,染敗0.225%;套袋自交不育度99.985%。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青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8.5%,長寬比3.0,堊白粒率4%,堊白度0.5%,膠稠度68mm,直鏈淀粉含量25.1%。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稻瘟病抗級1~3級,白葉枯病抗級7~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青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99.985%,可在生產上應用。

45、桂科-2S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5號

品種名稱:桂科-2S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GD-1S//(KS-14/02428)F4

特征特性:屬秈型溫敏型兩系不育系。株高75厘米左右,株葉型較緊湊,分蘗力較強,葉鞘、葉耳、穎尖、柱頭為無色;每穗粒數約150粒,穎殼黃色,谷粒長9.2毫米,長寬比3.0 ,千粒重22.0克。南寧早造種植,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14~15葉,晚造7月初播種,播始歷期71天。開花高峰在10∶30~12∶00之間,柱頭外露率83.9%,其中雙邊外露率為51.4%,自然異交結實率達61.7%。花粉不育度100%,其中典敗99.96%,圓敗0.04%;套袋自交不育度為99.994%。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桂科~2S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34.1%,長寬比2.6,堊白粒率7%,堊白度0.5%,膠稠度4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4%。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7級,白葉枯病5級。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鑒定,在光周期≥13.5小時條件下,不育起點溫度23.0℃。

審定意見:經審核,桂科-2S不育期不育株率達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99.994%,達到兩系不育系標準,可在生產上應用。

46百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6號

品種名稱:百A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秋A//秋B/浙農8010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55~60厘米,株葉型集散適中,分蘗力強,葉鞘、葉片綠色,葉片短小直立,莖稈較細,穎尖、柱頭無色,無芒,每穗粒數120~130粒,谷粒細長形,千粒重14~15克,粒長8.0毫米,長寬比3.5。南寧早造2月底至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數約13葉;晚造7月上中旬播種,播始歷期58~60天。抽穗整齊,花時早,晴天始花時間為9∶30,開花高峰為11∶00~12∶00。開穎角度大,不閉穎率達10~20%。柱頭外露率約80%,其中雙邊外露率為34%。花粉不育度100%,其中,典敗98.635%,圓敗1.36%,染敗0.005%;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9%。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檢驗報告,百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5.2%,長寬比3.3,堊白米率18%,堊白度3.6%,膠稠度78mm,直鏈淀粉含量13.1%。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7級,穗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百A不育株率達100%,花粉不育度達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可在生產上應用。

47蘭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7號

品種名稱:蘭A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九A//H27/秋B,H27為自選保持材料。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84.0厘米,葉色濃綠,葉耳呈綠色,葉鞘呈紫色,有極短芒。穗長為24厘米右,穗平均著粒160粒左右。谷粒長9.4毫米,長寬比4.2,千粒重21.0克。南寧種植, 2月底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數12~13葉;6月底7月初播種,播始歷期61天左右。花期相對集中,花時早,晴天9∶50左右始花,10∶30~11∶50為盛花期。柱頭發達,呈紫色,柱頭外露為率85.3%,其中雙邊外露率69.7%,異交結實率50%以上。花粉不育度100.0%,其中,典敗98.93%,圓敗1.07%;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85%。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蘭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3.4%,長寬比3.1,堊白粒率10%,堊白度0.9%,膠稠度65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6%。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蘭A不育株率達100%,花粉不育度達10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85%,可在生產上應用。

48佳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8號

品種名稱:佳A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金23A//H27/秋B,H27為自選保持材料。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70厘米左右,分蘗力中等,株型較緊湊,葉耳、葉鞘呈綠色,著粒密,穎殼、稃尖均呈稈黃色,部分谷粒有短芒,穗長24厘米左右,穗平均著粒167.5粒。谷粒長9.4毫米,長寬比3.9,千粒重21.9克。南寧種植,2月底或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數11~12葉;6月底7月初播種,播始歷期56天左右。抽穗整齊,柱頭發達,無色,開穎角度適中,柱頭外露率達83.1%,其中雙邊外露率60.3%,異交結實率50%以上。花粉不育度99.90%,其中,典敗98.08%,圓敗0.25%,染敗1.57%,正常0.10%;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38%。 根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佳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 65.2 %,長寬比3.2,堊白粒率8 %,堊白度0.8 %,膠稠度46 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4.8 %。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佳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38%,可在生產上應用。

49、發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49號

品種名稱:發A(768A)

選 育 者:李丁民,覃惜陰

品種來源:金23A//早細米B/博B,早細米B為農家種。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86.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葉色淡綠,分蘗力較強,劍葉短較寬直,葉鞘紫色,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色,無芒,平均每穗粒數163.3粒,千粒重19克,谷粒長9.4毫米,長寬比3.8。南寧種植,早造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3葉;晚造8月1日播種,播始歷期61天。穎殼張開角度較大,柱頭外露率達91%,其中雙邊外露率達53%,異交結實率達58.3%以上,穎殼閉合好。花粉不育度100.0%,其中,典敗98.85%,圓敗1.14%,染敗0.01%;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根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分析,發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8.7%,長寬比3.1,堊白粒率27%,堊白度3.2%,膠稠度84mm,直鏈淀粉含量為15.23%。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7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發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可在生產上應用。

50、松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50號

品種名稱:松A(380A)

選 育 者:李丁民,覃惜陰

品種來源:金23A//早細米B/博B,早細米B為農家種。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87厘米左右,株型集散適中,葉色綠,劍葉較窄直,葉鞘紫色,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紫色,無芒,平均每穗粒數161.3粒,千粒重18克,谷粒長9.4毫米,長寬比4.1。南寧種植,早造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2葉;晚造8月1日播種,播始歷期59天。開花張穎角度較大,花時較集中,晴天盛花時間為10.00~12.00,柱頭單邊外露為47.0%,雙邊外露率達42.0%,異交結實率為53.3%。花粉不育度99.979%,其中,典敗98.899%,圓敗0.88%,染敗0.2%,正常0.021%;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根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分析:松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為61.8%,長寬比3.1,堊白粒率為30%,堊白度為3.6%,膠稠度為5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為21.32%。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7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松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79%,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可在生產上應用。

51、林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51號

品種名稱:林A(462A)

選 育 者:李丁民,覃惜陰

品種來源:金23A//IR58025B/RTN24B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96.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葉色綠,分蘗力中等,劍葉直角度中,葉鞘綠色,穗型及著粒密度一般,穎色淡黃,稃尖桿黃色,無芒,平均每穗粒數162.9粒,千粒重19克左右,谷粒長8.8毫米,長寬比3.7。南寧種植,早造2月下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6葉;晚造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73天。穎殼張開角度較大,柱頭外露率達89.3%,其中雙邊外露率為54.9%,異交結實率達62.4%,穎殼閉合好。花粉不育度99.99%,其中,典敗96.55%,圓敗2.14%,染敗1.30%,正常0.01%;套袋自交不育度99.97%。根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分析,林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2.4%,長寬比3.2,堊白粒率10%,堊白度0.5%,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12%。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林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9%,套袋自交不育度99.97%,可在生產上應用。進一步加強不育系的提純保純,同時在應用過程中注意環境條件對該不育系育性的影響。

52富4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52號

品種名稱:富4A

選育單位:廣西南寧中正種業有限公司,四川省嘉陵農作物品種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岡46B//優ⅠB/福尹B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葉色綠,分蘗力強,主莖劍葉較長,葉鞘、葉緣均為紫色,谷粒黃色,千粒重25.6克,長寬比2.6,平均著粒110粒左右,稃尖紫色,無芒。南寧種植,早造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為13.5葉。花時較早,9∶00~12∶00為開花高峰期。柱頭紫色,外露率約51%。花粉不育度99.975%,其中,典敗99.39%,圓敗0.16 %,染敗0.425 %,正常0.025 %;套袋自交不育度達99.96 %。根據四川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報告,富4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8.5%,長寬比2.2,堊白粒率71%,堊白度15.6%,膠稠度5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3.7%。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5級,穗瘟7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富4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75 %,套袋自交不育度99.96%,可在生產上應用。

53寶豐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53號

品種名稱:寶豐A

選 育 者:羅敬昭

品種來源:博A//金23B/博B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60厘米左右,株葉型集散適中,分蘗力強,葉鞘、稃尖、柱頭紫色,谷殼黃色,平均每穗粒數140粒,千粒重17.5克,谷粒細長,長8.0mm,長寬比3.2。南寧種植,早造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3葉;晚造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60~62天。花時集中,睛天開花時間9∶30~12∶00,高峰期10∶00~11∶00,柱頭外露率約75%,其中雙邊外露率30%。花粉不育度100.0%,其中,典敗98.28%,圓敗1.49%,染敗0.23%;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寶豐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6.2%, 長寬比3.9, 堊白米率8%, 堊白度1.1%,膠稠度77毫米, 直鏈淀粉含量9.7%。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5級,穗頸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寶豐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可在生產上應用。

54信豐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54號

品種名稱:信豐A

選 育 者:羅敬昭

品種來源:金23A//金23B/粵豐B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70厘米左右,株葉型集散適中,分蘗力強,葉鞘、稃尖、柱頭紫色,谷殼黃色,無芒,平均每穗粒數150粒,千粒重18.5克,谷粒細長,長9.0毫米,長寬比3.8。南寧種植,早造3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3葉;晚造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55~58天。花時集中,睛天開花時間9∶30~12∶00,高峰期10∶00~11∶00,柱頭外露率約80%,其中雙邊外露率35%。花粉不育度100.0%,其中,典敗92.54%,圓敗7.41%,染敗0.05%;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信豐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5.8%,長寬比3.3, 堊白米率30%, 堊白度7.0%,膠稠度46毫米, 直鏈淀粉含量23.9%。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苗葉瘟6級,穗頸瘟9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信豐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可在生產上應用。

55先豐A

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55號

品種名稱:先豐A

選 育 者:莫科生,胡早德

品種來源:優Ⅰ//優ⅠB/IR49B

特征特性:屬野敗型不育系。株高70~75厘米,分蘗力強,株葉形態適中,葉片細長稍披,劍葉直立,葉鞘、葉色淡綠,稃尖無色,穗長23.5厘米,著粒較密,穗平均著粒133粒,穎色淡黃,粒長9.2毫米,長寬比3.8,千粒重23.3克。桂林4月20日播種,主莖葉片數12.5~13葉;7月2日播種,播始歷期54天,主莖葉片數12葉。花時早而不太集中,春制晴天9∶40始花,10∶50~11∶40盛花;秋制晴天10∶30始花,11∶10~12∶10盛花。柱頭外露率82.3%,其中雙邊外露53.8%,開裂穎少。花粉不育度100%,其中典敗99.65%,圓敗0.30%,染敗0.05%;套袋自交不育度為99.85%。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先豐A的保持系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3%,長寬比3.2,堊白粒率12%,堊白度2.0%,膠稠度6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7%。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葉瘟7級,穗瘟7級。

審定意見:經審核,先豐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85%,可在生產上應用。

56、旱優3號

認定編號:滬農品審(2006)第006號

品種名稱:旱優3號

選育單位: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

品種來源:滬旱A×旱恢3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中旱3號遲熟6天。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比對照中旱3號遲熟5天。每畝有效穗數14.2萬,株高119.8厘米,穗長22.4厘米,每穗總粒數106.6粒,結實率81.4%,千粒重28.1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5%,整精米率52.0%,長寬比3.3,堊白米率2%,堊白度0.1%,膠稠度7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0%;抗性:苗葉瘟8級,穗瘟發病率5級,穗瘟損失率3級。抗旱性3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國家旱稻長江中下游組試驗,柳州試點畝產420.0公斤,比對照中旱3號增產23.5%,比對照汕優63增產16.7%;2006年早造,南寧、柳州進行品比試驗,平均畝產450.8公斤,比對照中旱3號增產32.3%;晚造南寧點續試,畝產435.5公斤,比對照中旱3號增產38.9%;2006年南寧、柳州、融安、興賓等地進行生產試種,一般畝產4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1、水插旱管。①適時播種:早稻桂南2月底3月初播種,桂中3月下旬播種;晚稻桂南7月上旬播種,秧齡20~25天。②移栽時采用插秧,不宜拋秧。插后3~5天一次性追肥或前重后補,追肥畝施純氮10公斤以上,第一次追肥連同水田除草劑施用,水層自然落干后依靠自然降雨,晚造后期降雨減少,如遇嚴重干旱,灌水1~2次。③及時防治蟲害及鼠害。

2、旱播旱管。①旱整地,耙碎耙平,開行條播,行距23~25厘米,以復合肥及磷肥作基肥,施于行溝,畝播種量1.5公斤,浸種催芽露白,播種后用耙沿行溝直耙;使種子入土2~3厘米以防鼠鳥為害。②播后灌水或噴水,使土壤充分濕潤但無水層,并施用旱地專用除草劑。③早追肥,出苗后15天畝施尿素15公斤,氯化鉀8公斤。肥力差的旱地孕穗期畝施尿素3公斤作壯尾肥,追肥時土壤必須濕潤,可在雨后進行。④及時防治蟲害及鼠害。

認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于2006年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予以認定,可在桂南稻作區作早、晚稻,桂中稻作區作單季早稻或習慣種植旱稻的地區種植。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