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薯1號
選育單位:隴東學院農科所。
審定情況:2004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甘審薯2004001
品種來源:以克新2號為母本,86-6-3為父本雜交,經實生苗培育,無性系選而成。原代號:93-6-16。
特征特性:莖葉綠色,茸毛中等,側小葉2-3對。株型半直立。株高58.6cm,莖粗1.1cm,分枝3-4個,花冠紫色,結薯集中,薯塊橢圓形,白皮白肉。芽眼月牙狀、少而淺,淺紅色。含粗蛋白2.39%,淀粉14.13%,維生素C29.2mg/100g。生育期112天。抗旱性強。中抗花葉病和晚疫病。在2001-2002年慶陽市馬鈴薯區試中,平均畝產1996.2kg,比對照會川161增產25.5%,比渭薯1號增產13.1%。
栽培要點:1. 4月中旬播種,畝留苗密度3200-3350株,行距60-70cm,株距30-33cm。2. 忌重茬,畝施農家肥3000-4000kg,尿素20kg,過磷酸鈣40kg,硫酸鉀30kg或草木灰200kg。
適宜范圍:適宜于慶陽市北部旱塬區種植。
天亞8號
選育單位: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審定情況:2004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甘審油2004001
品種來源:以列若特為母本,天亞6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系號:91-197-8。
特征特性:屬油纖兼用型。幼苗直立。株高59.72cm,工藝長度42.02cm,有效分枝4.86個,花紫色,單株蒴果16.44個,蒴果著粒數9.33粒。籽粒褐色,千粒重6.11g,含粗脂肪38.48%。生育期98天,早熟。熟相好,無貪青。高抗枯萎病。在1999-2001年全省胡麻品種區試中,平均畝產88.33kg,較隴亞8號增產10.2%。
栽培要點:畝播量山旱地3-4kg,二陰地4-5kg,水澆地5-6kg。
適宜范圍:適宜于隴東及天水等地種植。
成油1號
選育單位:成縣種子公司。
審定情況:2004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甘審油2004002
品種來源:以203A不育系為母本,1266C為父本配制的三系雜交種。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雙低冬油菜。幼苗半直立。株高170cm,分枝高45cm,一次有效分枝8-9個,單株結角400個左右,角粒數25.3粒。籽粒黑褐色、園形,千粒重3.9g,含粗脂肪42.14%,芥酸0.45%,硫苷22.79%。全生育期247天。抗倒伏,抗霜霉病、病毒病,耐菌核病。在2002-2004年全國黃淮區冬油菜品種區試中,平均畝產187.6kg,較對照秦油2號增產2.71%。2002-2004年在成縣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155.87kg,較對照秦油2號增產21.1%。
栽培要點:1. 9月8-18日播種,畝留苗密度川區1.0-1.2萬株,山區1.2-1.5萬株。2.一般畝施純氮10-12kg,過磷酸鈣50kg,或磷二銨20kg,硼肥0.5-1.0kg。3.返青后抽苔前,用4.5%甲敵粉或氧化樂果2000倍液防治莖象甲蟲,初花期和灌漿期用抗蚜威及時防治蚜蟲。
適宜范圍:適宜于隴南南部冬油菜區種植。
豐棉8號
選育單位:酒泉豐樂種業公司。
審定情況:2004年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審定編號:甘審棉2004001
品種來源:以岱字棉16號為母本, 955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FL05。
特征特性:屬陸地棉。葉色濃綠,掌狀五裂,莖桿紫紅。植株筒型 。株高62cm,Ⅰ-Ⅱ式果枝,棉鈴卵園型,吐絮暢。單株結鈴5.0-9.7個,鈴重4.5-6.4g,衣分39.2-44.9%,2.5%跨距長度31.8毫米,斷裂比強度28.0cN/tex,馬克隆值4.7,黃度9.5。全生育期146天。霜前花率83.5%。高抗枯萎病。在2003-2004年全省棉花區試中,平均畝產皮棉121.2kg,較酒棉2號增產10.3%。
栽培要點:1.在畝施農家肥5方的基礎上,再施純氮10.5-13.5kg,五氧化二磷6-7kg,氧化鉀3.0-5.0kg,其中底肥占60%,追肥占40%(隨頭水30%,二水10%追施)。2. 4月上中旬播種,每膜4-5行,畝保苗1.0-1.5萬株。3. 6月上中旬第一果枝明顯時及時脫褲腿,7月上中旬打頂。4.在苗期、蕾期、花鈴期,分別畝用50%的矮壯素2、4、6ml兌水45kg葉面噴施,進行化學控制。
適宜范圍:適宜于河西植棉區種植。











